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251节

第25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安定殿上,文官武将、勋贵内监俱在。

由于首辅韩爌等人还留在京师,这次排在文官首位的是王在晋,武将头一个站着勇卫营的总督戚金。

作为定远戚氏的正统后人,戚金自幼就曾随戚继光南征备战,战功卓著,今日迈上安定殿时,已经是一个满脸褶皱,须发皆白的老怪物了。

满朝武将望向这边的眼神之中,没有一个不对他尊敬有加。

武将第二位,自然就是威望逊色于戚金,但正值四十壮年的副总督陈策,西南大捷时他的从容定策,给朱由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谁都知道,如果戚金归乡养老,陈策就会是下一任勇卫营总督,天启皇帝嫡系军队的统领。

这次将要留在金陵统带江南大营其中一万五千名新军的黄得功,还有即将赶赴大同边关上任的周遇吉,随从回京的小将刘元斌等人,亦都站在十名靠后。

至于江南勋贵,按例明年将要袭魏国公爵的徐文爵,自然当仁不让的站在首位。

随从南巡的官员照例以军机房、内阁、六部九卿的排序班列,之后才是金陵巡抚王永光这一批新晋的两省官员。

兹事体大,地方官员这次也被允许上朝。

谁都知道,这次大规模的朝会,既是南巡以后皇帝在江南召开的第一次,也将是回京前的最后一次。

人事安排,以及地方新官制的最终确立,全都是这次朝会的主要议题。

御案前,朱栩正襟危坐,望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神色冷峻,目光厉然,淡淡扫视一圈。

下面的众人也都知道,到南京以后发生了诸多大事。

先是抚宁候朱国弼造反,再又是支持改革的魏国公徐宏基及张氏被奸贼赵之龙所害。

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可这次对赵之龙的惩处似乎有些过于轻了,只是将他斩首于市,这会不会是皇帝另有安排,还很难说。

下面这些人,尽管都是各地的军政大拿,可是在这安定殿上,他们就是天启皇帝的臣子。

谁都没有妄自尊大,去开口建议什么,包括王在晋。

朱由校心里对徐宏基和张氏的死,始终有个心结,表面上结案,三法司和厂卫不再有动作,就是为了麻痹真凶。

较事府一直在暗中查访,果然收获颇丰。

一名较事昨晚来报,说是在魏国公府的一处花园池塘中,发现了面目全非,身形很像府中前管家的尸体。

很明显,管家知道的太多了,也被神不知鬼不觉的灭了口。

冷冷的扫过一圈以后,朱由校放下心中郁结,沉声道:

“魏国公和忻城伯爵位处置的怎么样了?”

这种事情,本地官员是无权处置的,只有军机房和内阁随驾南巡的重臣才有资格过问。

王在晋见无人应答,站出来说道:

“回陛下,照例该是赵之龙长子赵勇可以袭爵,但是后来田都督来报,说那赵勇平日作风乃一纨绔子弟,强抢民妻,无恶不作。”

“这几日臣也私下走访许多百姓家中,发现田尔耕都督所报属实,会同阁老们商议了一下。”

“我们觉得,让赵之龙第三子赵平安承袭爵位最为合适,只是…”

朱由校问:“只是什么?”

“只是赵平安乃是侍妾所生,于赵氏宗族之中威望、地位远不及长子赵勇,臣担忧…”

朱由校望着他,冷笑:“你担忧什么?”

“就说是朕下旨,让赵平安袭爵!”

“就赵之龙的罪过,这次应该剥夺他家的爵位,贬为庶民!若不是赵平安愿意为国效力,请愿到江南大营做一小兵,朕定惩不饶!”

听到皇帝不容置喙的口气,王在晋也知多说无益,随手取来一份奏疏,继续说道:

“陛下,这是京师礼部昨日发来,对徐宏基的死后奉赠。”

朱由校接到手上,只淡淡一扫,便就蹙起眉头,问道:

“张氏的呢?”

王在晋一摊手,表示礼部并没有上奏对这个女人的死后封赠。

“张氏出身寒微,礼部官员可能是有所遗漏…”

“遗漏?”

朱由校眼皮一跳,沉声说道:

“张氏出身再怎么低微,那也是魏国公府明媒正娶的夫人,为国而死,礼部为什么不给封赠?”

“礼部的堂官是谁?”

王在晋道:“原本是顾秉谦,顾秉谦反对改革而辞官归乡,眼下还没有堂官,要等陛下回京以后,再行定夺。”

礼部远在京师,朱由校却是近在咫尺,张氏为了给自己送信被人截杀在路上,也是尽忠而死,不给死后封赠,这实在说不过去。

“朕做主了,赠张氏一品诰命夫人,赠魏国公徐宏基太师,谥壮武,长子徐文爵天启四年六月袭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