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186节

第186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了朝廷的护佑,他可以堂而皇之脱离李旦,独自发展!”

这一点阎鸣泰也看出来了,他望着正在议论的兵部众官,待他们逐渐安静下来,道:

“唯今之计,要是想尽快击退红毛番,发展朝廷自己的水师力量,就要倚靠郑家在海上的势力。”

“叫他尝点甜头也好,这次招安,郑一官怕是就要与李旦决裂,到时候他们两虎相争,我等得利!”

“是这个道理!”刘诏点头,探头殷殷道:

“那现在就拟个本子递上去,叫圣上定夺?”

语落,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首位上的兵部尚书崔呈秀。

后者虽说老是被东林大贤们喷成除了给魏忠贤拍马屁啥也不是,可本身在兵部能服众,却也是个果断狠辣的主。

他眼珠在眼眶中转了转,抚掌笑道:

“就这么办,你们拟个奏疏,标本部堂的名儿。”

......

“陛下,兵部尚书的本子,说是关于澎湖一带的战况…”

“递来给朕看!”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望着被王朝辅端来的本子,本来没有什么欲望,听他说完,也是大手一挥,抢来自看。

越看,眼神愈是凝重。

澎湖一带和荷兰人的冲突,是历史上无可避免的事,原本打了好些年才将这支荷兰人的殖民队击退。

但是在朱由校看来,这是个机遇!

大明的火器,说实话,因为战争和连年灾荒,已经好些年没有大力发展过,不说特别落后,也有点追赶不上西方此时的脚步了。

总归总,这还是个大航海时代。

军器司发展的是陆地上的野战火器,海军同样不能放下,之前设立的天津水师,就是朱由校稍显自己对航海技术的重视。

只不过,现在是真特么没钱!

抄家的银子,还有沿河关税、直隶矿税的收入,这些上很大一部分都被辽东军费,直隶、九边,还有登莱的饷银占据上了。

这还没算各地每个月都有的饥荒和大小地震,安置流民,赈济灾民,还有重建地方官府的开销,这同样不少。

而且,最近天灾人祸的势头在各地明显愈演愈烈,明末那几场最动荡的的灾荒还没来,要提前储备资源,以用作应对。

这些东西,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的银子支撑,总有人觉得朱由校又加赠关税又在直隶收矿税的,银子肯定攒下不少。

攒个屁啊!

很多东西都需要提前准备,总不能和历史上的崇祯那样,光着屁股赈灾吧?

让毕懋康、宋应星发展军器司,让王在晋推广番薯,让汤若望研究天文、编纂典籍……

这些已经是从牙缝里扣的银子,极限了。

再同时去发展航海,朱由校怕这两年好不容易有些收入的大明,再给直接崩了。

就是现在,虽说大明财政已经好上不少,让朱由校从破产给拉回来了,但距离做到收支平衡,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财政破产的滋味,谁也不想连续体验两回。

之前大明还只是在辽东与建奴一线作战,捉襟见肘,但尚能拆了东墙补西墙,下边和荷兰人干上以后,福建全省,还有东南几省都被拖住了。

一下子变成双线作战,开销又多了一大笔。

历史上的明朝,朱由校不知道是怎么撑过和荷兰人打仗那些年的,反正自从冲突开始这半年,他基本上每天都盯着账本。

收支一直是负的,而且负的越来越多,这很揪心啊!

所以,兵部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同荷兰人的冲突,决不能打很多年,要用尽一切手段,尽快解决。

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得俘获至少一艘毛子的舰船,这是天爷送上门来的技术,咱们现在自己造不出来,可仿制一直是我们的强项啊!

光仿制还不行,一般来说仿制后的东西,国内匠户总能给你举一反三玩出点新花样,最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毛子,就问你们气不气。

朱由校看完,和兵部的想法基本能对上,那就是实在没别的办法了,郑芝龙(现在还叫郑一官)想脱离李旦自己发育,就得有朝廷的许可。

朝廷想尽快击退荷兰侵略者,单凭福建的力量,至少还要有个三五年,这个功夫朱由校根本耗不起。

两头都是自取所需,说实在的,这波顶多算养虎为患,虽然给了一个官身,也没损失什么。

日后随便找个理由,也能收得回来。

如果郑芝龙讲信义,给朕俘获一艘荷兰人的舰船,那可就是血赚了,要知道,历史上可是让人家全身而退了!

这艘舰船,就是大明海军崛起的开始!

想到这里,朱由校沉下心思,睁开眼睛,瞥向门口,淡淡说道:

“准了,让兵部去弄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