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174节

第17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却没想到,这个内奸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

先是八千人,再又是四千人,前前后后一万两千人的队伍,悄无声息的拉到信州城外。

若非这三千铁骑都是骁勇善战的正白旗精锐,还有二百余名老汗身边的巴牙喇护卫,只怕还真就要被内奸得逞。

“出征前在大殿上,不是挺能说会道吗,怎么,这会儿哑巴了?”阿敏说着,发觉身边的人没动静,便望过去,发现多尔衮双目无神,一手牵着马缰,似乎在想些什么。

“哼。”

阿敏也知道,再说下去人家也不会多听,便就不再继续嘴炮。

多尔衮在想,这个内奸到底会是谁。

首先有一点已经能证明,就从信州城外的动静来看,这个人在大金中的地位不低,而且极有可能是团伙作案。

单凭一个人,目前是不会有任何汉人能有这个能耐的,就是最早归顺大金的李永芳,也不可能!

走了几步,远远驰来一骑,却是一名镶蓝旗的戈什哈,这名戈什哈并没有看多尔衮,只是单独向阿敏道:

“禀和硕贝勒,前方太子河,沿河都是密林,要不要穿过密林?”

骑兵穿林而过,马匹很容易受惊,而且林中总有些豺狼虎豹,也会给军队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在后金军中,这是几乎所有领兵贝勒都知道的大忌讳。

阿敏正要拒绝,一直未曾吭声的多尔衮却是忽然开腔,道:“进密林。”

那戈什哈看了一眼多尔衮,还是将试探性的目光望向阿敏,后者盯了多尔衮一会儿,却是冷笑:

“有人已经发话了,还不快去?”

“奴才领命!”

......

这边,刘兴祚和李延庚将后金闹得鸡犬不宁,在澎湖,大明和荷兰的冲突愈演愈烈,随着郑家的加入,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

相比于偶尔才会乱一次的后金,大明内部,自天启二年初开始,各种天灾人祸开始初显端倪。

天启元年的三省大地震还没有完全缓过劲儿来,河南某地便又发生了六级的地震,这还没完,在这个节骨眼上,杭州也闹了起来。

朱由校坐在西暖阁,看着一份令他头大的奏疏。

浙江承宣布政司奏:

“九月初,杭州城中诸生为庆贺朝廷第一批西南讲学名额发榜,于家中张灯,不慎火起,延烧房屋,燃起滚滚黑烟,城中遂而大乱。

兼之杭州兵饷已三月未曾下发,两游击许芳、何匡正领驻城九营官兵卒三万余人,趁乱而起,声称闹饷。

至今日,乱兵已焚钱塘门外更楼十座,砸官署三处。

把总杨彦,夜寐而起,约束营兵勿予乱,被许芳、何匡正捆绑还营,悬之高竿,以弓箭射之,殉职。

还请圣上,速做决断,以免酿成大祸。”

第二百二十四章:秦军

杭州兵乱,陡然而起。

据传,起因是朝廷放出第一批杭州本地可以去西南讲学的士子名录榜,榜上有名的士子高兴不已,纷纷于家中庆祝。

在燃放爆竹时不慎飞落茅房顶上,因天干物燥,猝然起火,旋即愈烈。

若仅是如此,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极为恰巧的是,杭州城内刚刚火起,守备把总杨彦调派亲兵取城外运河水灭火时,城内的九营兵卒忽然趁乱闹饷。

官兵闹饷,不过是作乱的一种好听说辞罢了。

实际上,此回声势浩大,甚至传到朝廷上的闹饷,与官兵作乱并无区别,作乱的官兵总计有三万余众。

这批乱兵,在杭州城内烧杀劫掠,迅速将街市抢掠一空。

前些时日还兢兢业业守城的官兵将士,眨眼之间,便裂变为十恶不赦的土匪,杭州百姓避之唯恐不及,损伤惨重。

就连东厂、锦衣卫督办司在杭州的分署,都遭到乱兵打砸,其中大部分的厂卫在护卫分署时战死殉职。

有一小部分趁乱乔装上船,自运河而上,直抵京师,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告知了京师的文武群臣。

这是天启皇帝继位以来第一次如此严重的官兵闹饷,事关重大,皇帝龙兴,倒也在诸臣预料之中。

这天一大早,直殿监的小太监们还在洒扫廊道,就见天启皇帝自转角处拐了过来,风风火火、直奔西暖阁。

朱由校来到西暖阁,太监们见他面色阴沉,剑眉深锁,那双秋水似的眸子,当真含了一汪清泓。

这几日京师阴雨连绵,在灰暗的天幕下,这位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因各种事务而烦躁异常。

众人不敢揣测,亦不敢妄言,他们没那个胆子。

直殿监的宫人们只得各个默默侍立两侧,听着天启皇帝的脚步声逐渐踏入西暖阁,才是纷纷松了口气。

朱由校走到御案上,啜了口太监还未来得及换下的冷茶,未及坐下,便听廊道上传来一阵脚步声。

朱由校皱眉望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