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154节

第15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她抿着双唇,两只手在大袖衫里紧紧交握,比起被临幸那日,更显得紧张。

一杯茶饮尽,寝宫里的尴尬气氛消散不少。

这时,摇篮里的女婴,因没了人摇晃哄睡,也是悠悠转醒,望着眼前陌生的男人,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一声啼哭,彻底击碎了皇帝与后妃之间的尴尬,两人相视一笑,却是朱由校俯身抱起了女婴。

不想,因为前世今生,朱由校都没有什么抱孩子的经验,这一抱,女婴哭的更厉害了。

朝堂上大杀四方的朱由校,此时却有些手足无措。

这样的清净,无形之中拉近了裕妃与皇帝之间的距离,前者接来女婴,轻哄几声,便就让她变得乖巧无比。

朱由校摸摸鼻子,站到一旁,轻轻碰了碰女婴的小胖手。

目光从她的胖手来到额头,又从额头滑落至鼻子,至嘴唇,再至下颚,最后闪烁着停留在脸上。

朱由校看着自己的女儿,小声感慨了一句:

“时光荏苒啊,朕竟然有了一子一女…”

“起名了么?”

一个父亲,亲女儿出生这么久,居然连名字都不知道,你这父亲咋当的?

听见这话,裕妃嗔声道:

“出生时刘太妃给起了,这孩子‘淑’字辈,名淑娥。”

“朱淑娥,好名字。”

朱由校微微一笑,又伸手逗了逗,毫无疑问,再一次惹得女婴哇哇大哭,向裕妃的怀里钻了钻。

“哈哈哈…”

朱由校这次倒没有尴尬,只觉得挺有意思。

身为人父,看的也不一样,他从自己女儿那双清亮的双瞳看出,等这丫头长大,一定是贤惠淑德的大明长公主。

至于封号,就和历史上用这个名字的天启一朝长公主朱淑娥一样,为永宁公主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目光变得坚定。

历史上那个长公主朱淑娥一月后夭折,自己这个虽然与历史上的不是同一人,但也要严加防备。

皇长子、皇长女既然都已出生,那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保护住自己孩子,更是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一百九十九章:朝鲜战争胜利

皇长子朱慈燃。

皇长女周淑娥。

这一子一女的相继降世,让穿越二载以来的朱由校,首次感受到了,自己现在就是这个世界的人,而不是什么没有根基的穿越者。

他的根,已经扎在这里。

当晚,朱由校在咸福宫留宿的消息,传遍了内廷,听见的人无一不是吃惊。

所谓的裕妃自册封后便遭皇帝厌弃的传闻,至今也是不攻自破,就连咸福宫的宫人们,待遇都被内府提升了不少。

这就是皇帝的影响力。

朱由校身为皇帝,一件事的抉择上,往往会对其他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整个下半生,起到决定性影响。

后宫毕竟不是主旋律,朱由校的目标,是拯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帝国,甚至,让它变得比以往更强。

第二天,朱由校在童静儿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照常来到西暖阁理政,当他坐在龙椅上,见到军机房的几位军机大臣,早早便各自来到位置,批阅文书。

朱由校畅快的舒了口气,将目光转向御案上堆积不少的章奏,仅是一夜,就多出了至少数十份。

叹了口气,朱由校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看了起来。

首先是山东地区的大震救灾问题,在王在晋、杨肇基等人的处理下,已经接近尾声。

朝廷在天启二年的山东大震中,积极运作,有效避免了历史上重大的伤亡。

首先是杨肇基为首的各部官军及时调入齐鲁大地,将还在萌芽之中的乱匪闹事,挨个剿除干净,维持了地方治安。

其次,便是王在晋等赶赴郓城的各地官员,都在灾后灾事务上尽心尽力,各行各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在晋通过这次赈灾,发现了两个人才——杨嗣昌、温体仁。

这两人在赈灾中事事亲力亲为,帮助地方官府迅速重建,可以说这次山东赈灾,到处都有他们俩的身影。

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出身浙党,现在的他,还只是个不闻一名的地方官吏。

没有人会知道,就是此人,在后来的崇祯年间,斗垮东林党,逼退周延儒,位极人臣,率领沉寂多年的浙党再度成为执政党,成为崇祯治下在位最长时间的内阁首辅。

至于杨嗣昌,也是个名人。

论出身,他是东林党重臣,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异常显赫。

论功名,他在万历三十四年高中举人,又在万历三十八年名列甲榜,是旁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