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78节

第78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些地方,自万历年起,就逐年征调驻守明军援辽,卫所虽多,但却极度空虚,完全无法抵挡土司军的攻势。

事情完全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奢崇明眼见自己几乎占据了四川全省的三分之二,也是有些飘飘然。

七月七日,奢崇明自称大梁王,建号立国,仿明制,设立丞相、五军都督府等官署。

称王后,奢崇明即派出使者,向西南各省土司抛出橄榄枝,尤其是重金关照了石柱宣慰司。

自起兵以来,明军兵力空虚,土司军在四川几乎难逢敌手。

在川东一带,数万叛军与秦良玉组织起忠于朝廷的土司几次大战,面对白杆军,几乎是一触即溃。

而后,奢崇明打起了招降秦良玉的主意,遣使重金往石柱,承诺夺取天下后,列土封疆以酬。

“大梁王愿与石柱秦家共谋天下!”

秦良玉端坐在座位上,桌案上正放着朝廷颁发的宣慰司大印,听奢崇明派使者来要与自己共谋天下,冷笑不止。

在终于朝廷的一众土司面前,秦良玉再次坚定不移的表达了自己对大明朝廷的尽忠之心,斩使留银,誓与叛军死战到底。

没过几日,恼羞成怒的奢崇明亲率大军来犯。

石柱宣慰司集结众土司,与叛军平原激战,互有胜负,就在这个时候,西线传来线报。

说西南总督鲁钦的四省援军,其中两路已经浩浩荡荡进入四川境内,第一战就击溃了奢寅的西路叛军。

第一百零二章:分进

七月初三,四川北部。

明军选择在山后开阔地带扎营,前山为天然阻隔之地,如有叛军来犯,足有反应回击的空间、时间。

这天,一身甲胄的鲁钦与众将会于大帐,围着一份详细的四川地图,开始分析眼下叛军到了何种地步,又该以何种措施去应对。

鲁钦,字承宇,济南长清人。出生于武将家庭,青年时期袭任父职,以府军卫登武进士。

万历年间,累功加任山西副总兵,天启元年初,提任神机营副将,不久署都督佥事,移保定总兵官,数次击退蒙古骑兵。

自接到朝廷旨意后,鲁钦无一刻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调集了四个省能动的明军七八万,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援救四川。

万历三大征,说起来好像挺远,但真正算起来,播州之役也就是十几年前。

朝廷内库告罄,这个鲁钦也知道,平定西南,要尽量速战速决。

针对目前的西南局势,鲁钦先是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将整个四川战局分为四局。

第一局,为四月初七至五月中旬,那个时候皇帝旨意还没有到达西南,奢崇明已经在酝酿造反。

在鲁钦看来,朝廷没有及时将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先失一局,成危局。

第二局,为五月中旬至六月十八日。

在这一阶段,如果四川兵备雄厚,完全可以在初期就有效遏制叛军锋芒,等援军进入四川,一举平定。

然而经过多年征调,四川明军总数不及叛军一半。在鲁钦征调完成,挥师南下时,除川东一隅,四川战局已完全倾向于叛军。

围重庆、攻合江,破泸州,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叛军连破二十余州县,死难官员不及其实。

叛军势如破竹,朝廷再失一局,为坏局。

第三局,是六月十八日至八月初。

在这一期间,水西安家尚未反叛,成都、重庆虽然被围,但是都没有陷落。

朝廷方面,鲁钦自云南调集的两万援军已经率先入川,与四川总兵杜文焕所部会合,在第一战击破奢崇明之弟奢安的西线叛军。

这第三局,就是鲁钦与奢崇明博弈的关键。

危局、坏局,第三局若再有失,四川则就成了残局,到了第四局,形势又会天翻地覆。

......

几日前,云南都司张巡、四川总兵杜文焕所部两万余明军刚刚会合,就与奢安西线叛军遭遇。

明军意欲平定西南,叛军则连战连捷、士气正盛,双方随即展开一场大战。

这一战,箭矢横飞,喊声震天,最后奢安被杜文焕、张巡包抄、合围,狼狈逃往三舍堡。

接到消息时,奢崇明正与秦良玉战于川东,秦良玉战术出色,加之白杆兵个个勇悍。

奢崇明虽人数占优,但却深陷泥潭,进退不得。奢安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应付官军追击。

张巡、杜文焕在距三舍堡三里远的西北方扎营,紧靠一座小土岭脚下,有一座破败的山神庙。

这时,两人就在庙内议事。

“消息问的怎么样,叛军往哪里逃了?”张巡望着回来的哨骑,声音低沉。

“路上见不到一个汉人百姓,土民倒是不少,可他们一见是咱们官军进剿,便是绝口不说一句。”

哨骑也没什么法子,叹气道:“消息没问到,倒是因土民偷袭,折了一个兄弟。”

“这帮土著!”

张巡随即大怒,拿起刀就欲向外走,“我去带兵去屠了前面那个寨,叫他们还敢与朝廷作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