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51节

第5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朝辅抬起头来,看向魏忠贤,对他满目的哀求。

魏忠贤有些尴尬,毕竟他长得确实不好看,皇帝说他丑看着膈应,自己总不能强塞进去。

他脑筋转了转,谄媚笑道:“皇爷,丑一点儿…倒也无妨。”

“奴婢选这个人来,是为皇爷阅览本子,聪明最要紧。”

朱由校这才附身仔细看了一眼王朝辅,问:“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怪好听的。”

魏忠贤道:“这牌子原唤做王进忠,太想为皇爷办事,自作主张改做王朝辅,应该…是要辅助皇爷办朝廷的事儿。”

“聪明吗?”朱由校又问。

魏忠贤发觉有戏,忙道:“聪明,在各宫各院的管事牌子里,除了现下提督南海子的李朝庆和去辽左的王体乾,就他最机灵。”

“朕没问你。”朱由校轻笑一声,附身道:“你、机灵吗?”

魏忠贤哑然,然后疯狂向底下打眼色。

王朝辅紧张异常,片刻后回道:“皇爷可以让我试试。”

“行。”

朱由校向身后一靠,挥手道:“桌子底下这些本子,你挑紧要事儿给朕念。”

机会朕给了,能不能把握住,那就看你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了。

听这话,王朝辅鬓边渗出汗来,眉心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心中开始对时下情况一顿分析。

东厂刚逮捕了周顺昌等五名朝廷大员,不少士子也被番子一并捉拿,估计科道官的揭帖要么是弹劾厂臣,要么就是犯颜批鳞,定不能念。

至于六部的题本。

王在晋挂吏部尚书衔,出身东林,却深得皇帝重用,他的本子说不定有大事,可以念。

兵部尚书是张鸣鹤,他的本子要么是为高攀龙鸣冤叫屈,要么就是继续追劾熊廷弼,也不能念。

“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只要稍一比较,就能知道什么才是皇帝话中的“紧要事”。

有些奏疏,你不念,不代表皇帝就不看。

想了半晌,王朝辅汗水落下,方才小心翼翼地寻了一份本子,道:

“恭喜皇爷,镇江参将陈继盛,已将京内拨给的粮饷、军需,都带回了皮岛。”

朱由校听见后眉头轻挑,一句话没说,就这样静静看着。

王朝辅知道自己想对了,既紧张又兴奋,铺展开来,高声念起了毛文龙所呈的奏疏。

在这份奏疏里,毛文龙说是多亏了皇帝这些粮饷和物资,才让皮岛军民转危为安,得以与建虏大军继续作战。

这是个好消息,朱由校果然龙颜大悦。

“继续念。”

王体乾挥汗如雨,将本子呈到皇帝手边,然后再寻出一份本子,高声念了起来。

这第二份奏疏,是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王在晋所呈。

说是有一名来自福建,唤做陈经纶的海商,上供了一样自吕宋国引入,名为“番薯”的块根作物。

“此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极高,广种耐瘠,可推直隶行种。”

尚未待他念完,朱由校猛然起身一把将王在晋的这份奏疏夺了过来。

越看越像,这特么,这特么不就是红薯吗?

这玩意,就是后世糠钱盛世的主要功臣之一,用来抵抗饥荒简直是神器。

王在晋,真不愧朕把你一手提拔起来,报了这东西上来,你立了一大功啊!

朱由校心情顿好,当下便要拟圣谕,负手道:

“着王在晋就番薯一事,与海商陈经纶细谈,推广番薯种植,朕要他拿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王朝辅放下奏疏,忙不迭地记上。

一旁,看见这副样子的魏忠贤暗暗松了口气,也道:“皇爷,奴婢没有骗您吧。”

朱由校闭上眼睛,靠在椅中,没有直接回话,只是静静道:“升王朝辅为乾清宫管事,仍掌司苑局印。”

下一刻,王朝辅满面潮红,放下笔伏跪在地,高声道:“奴婢谢皇上恩典!”

第六十八章:红薯是个好东西

落日余晖映入懋勤殿,朱由校再度睁开双眼,面无表情地起身走回了西暖阁。

王朝辅心悦诚服,匍匐谢恩。

他心中知道,从此以后,自己将名正言顺地留在乾清宫。

他也在心中嗟叹,自己宦海沉浮多年,走到如今这一步,怕已是用光了几辈子的运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