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34节

第3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魏忠贤执意报复,并不打算这样做。

他拉上顾秉谦,带着票拟来到乾清宫西暖阁,而朱由校看着大眼瞪小眼的两人,并没有先说话。

苏州变乱,朱由校并不意外,也知道魏忠贤迟早会来。

无论怎么样,解决办法就不该是从自己嘴里出来,要么是内阁提出来的票拟自己准了,要么就是等一个背锅的自己送上门来。

内阁的票拟朱由校看了,是想云淡风轻的把这事儿盖过去。

苏州知府寇慎在地方上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朱由校不知道,他只知道,这事儿不可能是东林士子单方面弄出来的。

就凭那些嘴炮,不可能有这么大能耐。

果然,在朱由校想着的时候,魏忠贤起身说道:“奴婢以为,此事绝不会有这么简单,苏州是运河重地,不容有失。”

“若朝廷处置不力,新政再无法实施,奴婢觉得,应当调兵往苏州,捉拿闹事士子。”

“如果审问,奴婢或许还会从朝廷中牵连出一大批人来。”

“牵连出一批人...”朱由校手指敲打着桌案,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这票拟就打回去吧,调兵的事儿,你那儿有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对于自家皇爷,魏忠贤是根本不敢轻视的。

朱由校这句话一出来,他心底马上就活络起来。

这事儿就目前来看,传出来的只是士子和刁民闹事,必须要从北方调兵吗?

当然交给南方的卫所兵,这也不是不行。

可是皇爷听了自己的话,直接把内阁票拟打回,要从北边调兵下去。

魏忠贤觉得,皇爷早就预料到南边要闹,这是借着苏州府的事儿,把北边忠于朝廷的兵马插到江南,日后也好行事。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朱由校不直接下旨,非得等自己拉着顾秉谦来?

因为调外地兵到苏州抓人这种事,就不该从皇帝的嘴里说出来。

皇帝是天子,天下万民都是他的子民,这种话只能出自于蒙蔽圣听的奸人之口。

毫无疑问,自己就是这个为了给亲侄子报仇撺掇皇帝出兵的奸人。

这是明知山有锅,偏向山中行啊!

第四十七章:巡抚之争

“皇上,臣与顾大人的意思是,如今苏州生变,及时勘定止乱、保全新政,势在必行,不可一味忍让。”

“榆林总兵官杨肇基,练兵有方,谙熟阵战,足当阃外,请皇上委任其事。”

魏忠贤说完,顾秉谦悄悄看了他一眼。

“用杨肇基......”朱由校手指敲打在桌案上,嘴中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

这个人,在后世的时候朱由校也有些了解,一生为大明征战三十余载,最后都是在军中去世。

杨肇基自幼有材力且勇武过人,后以武举任指挥,历任征东、平西、防倭三镇总兵,提任沂州卫正指挥,掌兵有方。

经屡次提升,现任榆林总兵。

就算在九边军镇中,杨肇基的名号也是颇有震慑力。

想到这里,朱由校道:

“朕忽然记起,去年十一月的时候,杨肇基说蓟镇为京师咽喉之地,兵备薄弱,要朝廷在三屯营增兵…将蓟镇府治移到三屯营。”

“当时兵部回复…说是蓟镇旧兵两万,每岁饷银二十万两,建奴远在辽左,鞭长莫及,于辽左战事无益。所以打了回去。”

“如今看来,你又觉得如何?”

魏忠贤咽了下口水,一下就猜出皇帝的意思不在蓟镇增兵与否,那是老生常谈了。

皇帝是想让自己在辽东巡抚一事上,表个态度。

辽事上有熊廷弼,后金虽蠢蠢欲动,但至今无所作为,可辽东巡抚一职空缺数月,总不能让熊廷弼一直担着。

这个人选,迟早还是要选出来。

辽东巡抚这个位置,东林党看着,“阉党”也在看着,皇爷虽然没提,但心中怕是也早有人选。

其实,魏忠贤也比较在意辽左战事。

他是皇家的狗,大明要是亡了,那些文人可以再给新主子摇尾乞怜,他老魏不行。

但魏忠贤对辽左战情实在是一脸懵,还有什么指挥作战,他更是一窍不通。

魏忠贤也明白,皇帝这话虽然是顺着自己问的,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在问自己。

随即,他看向顾秉谦。

顾秉谦斟酌说道:“若主攻,必速战,耗费徒多,反会拖垮国家。若主守,辽事除熊廷弼外,还需一人,与之相为辅成。”

“是谁?”朱由校心中一动,静静喝了口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