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九章吉 > 第83节

第8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长孙愉愉没能理解什么叫待会儿送衣服来,但她也没多问,等衣服送来了自然就知道了。

莲果和冬柚开始指挥外头伺候的小厮和仆妇将她们带来的东西归置好。这院子却比东阳坊大多了,不至于再出现长孙愉愉的东西放不下的窘境。

长孙愉愉自己则往里走,四处看看。其实陆行这屋子真没什么看头,一眼就能望到头,特点就是通透。

几乎没用隔扇,三名两暗五间的屋子几乎都是敞着的。

而寝室却是在后面一进,需要穿过东梢间沿着游廊通向后进。那一进专做寝室,却没有床。

或者该说有一个大大的竹制床台子,上面铺着被褥,四周没有任何床架遮挡,也没有床帐。这样奇特的床,长孙愉愉还是第一次看到,但却不讨厌,甚至还觉得挺不错的。比寻常的床通透多了,敞亮多了,人不会有闷在里面的感觉。

穿过两侧都是衣橱的狭长廊道,就是净室。如此换衣裳却也方便了。

长孙愉愉被那净室可是惊讶到了。

中间大大的一个青白瓷缸子,容下四五个人沐浴都不成问题。地面也铺着陶瓷烧制的浮竹纹样青色地砖,这样的好处是清幽且不打滑。

而这净室,有两面都是大大的月洞门,通向前后两个小院子。说是院子也不算,就是两块小地,沿着墙壁种着竹子,堆叠着小小的假山石。

人靠在浴缸上时,左右两侧就好似设了两幅自然的画一般,清风还能从院子里吹拂而过,甚是舒服。两个小院子都是全封闭的,这就不用担心有其他人能看到净室里的人。

这却是个极其清雅的净室。

长孙愉愉满意地点点头,恨不能可以立刻沐浴。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吩咐下去,莲果就来传话道:“县主,那富华家的人又来了,你出来看看吧。”

富华家的身后跟着八名丫头,手里都捧着托盘,盛着衣裳。

长孙愉愉不解地道:“这些衣服是做什么的?”她看了看倒是认出其中一些是丫头穿的那种红袄绿裙。

富华家的道:“回县主,家中下人的穿着都有规矩,所以还请跟在县主身边的几位也都换了家中婢女的衣裳。凡是家中伺候的人都一律不许涂脂抹粉。”

关于这个,长孙愉愉也没话说,因为一路走来陆家的下人都如此,她身边的婢女既然进了门也没道理特殊,因此她点了点头。“莲果你们领了衣裳下去换吧。”

然则那些个衣裳却不只是给莲果等人的。

富华家的又道:“还请县主知晓,家中主子们,一年四季,每季由公中裁制四套新衣,若是遇到婚丧嫁娶之类要做客的事儿,制衣裳又另算。家中规矩是不许主子们自己做衣裳的。老太太说各房有的宽裕些,有的拮据些,但一家子里却不能分出个高低富贵来,也怕主子们私下攀比,所以衣裳都是公中裁。”

长孙愉愉一眼扫过去,那些衣裳先才她还以为都是丫头的欢喜衣裳,却没想到竟然是给自己的。那布料看着虽然不是普通粗布,然则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普通的棉布,当然也还是有两套最一般的锦袍。

穿惯了最上等布料的长孙愉愉,哪里看得上这些布料,平日里她就是做鞋底子也不会用那些布料。

长孙愉愉心忖,怪不得先前她觉得那蔚荣堂有些死气沉沉,原来都是那些妇人穿着打扮的缘故,看起来都是一般的暗沉。

长孙愉愉的这四套分别是豆绿色,绛紫色,緗色以及雪青色,总之就都是偏暗沉的,这哪儿是新媳妇的颜色啊?就是寻常年轻人也都只会在配色的时候用一点这些颜色,却不会用整幅这样的颜色。

富华家的道:“县主,这些衣服都已经浆洗好了,还请县主换上这些衣裳,晚上因着九公子回来,老太太在玉照轩设了家宴。”

说罢,富华家的行礼退去,留下长孙愉愉看着眼前的衣裳发愁。

却说陆行被留在了蔚荣堂那边,老太太待长孙愉愉出门后遣走了小辈们,这才对他解释道:“九哥儿,你也别觉得我苛待你媳妇,只是她出身高贵,晋阳公主又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儿,必然是娇惯着养大的,听说为人是倨傲又霸道,这桩亲事又是她母女俩抢来的,对你肯定难免轻视。我如此也是为了压着她,这做妻子的必然要柔和顺从丈夫才行。”

安母如此说,陆行即便是昧着良心也得替长孙愉愉说句好话,毕竟这可是他媳妇。“老太太,华宁的性子……”

老太太摆摆手说:“不管怎么样,这个坏人我来做,你回去宽慰她一下,也能增进你们夫妻的感情。”

陆行哭笑不得地道:“老太太,其实不必如此。”

“好了,我总还得替你大嫂她们压压这位华宁县主,如此一家妯娌才能和睦。”老太太道。

陆行当然听得出这些都是借口,然则老太太借着这样的名目,他还真不好再说什么。

而长孙愉愉这边却没那么轻易就被老太太给打击到,她吩咐莲果道:“准备笔墨纸砚,我要开始写家规了。”

莲果见长孙愉愉脸上并没什么恼怒之色,不由道:“县主何必这就忙着写?离过年还有些日子呢,不用着急,我和冬柚都能帮忙呢。”长孙愉愉身边的丫头各有职司,却也都通文墨,她小时候挨罚,晋阳公主舍不得打骂也是罚字,莲果她们自然就成了帮手,因为华宁县主可是很宝贝她那双手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好久没练字了,正好动动。”长孙愉愉道。她的确很闲,莲果和冬柚她们却还得忙着归置箱笼。

莲果四周看了看箱笼,“呀,我放笔墨的箱子不在这儿,肯定是外院还没送进来,冬柚你让人去催催。”

冬柚点点头。

长孙愉愉却有些失望了,她正想写字发泄发泄呢,忽地想起西梢间好似是陆行的小书房,她便道:“我去书房看看他的笔墨还能不能用。”毕竟很久没住人了,长孙愉愉才有此一说。

第120章

陆行的书房很干净, 大约是知道他要回来了,所以书桌上的东西都摆了出来,看着都是被人摩挲了千百遍的旧物, 想来是陆行惯用的。

长孙愉愉走到桌边,扫了眼陆行那用天然树根做的笔架,造型遒劲却不失古朴, 有些道的意境, 虽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但要从千万树根里挑出这么一截来却是需要运气和眼力劲儿的。

长孙愉愉随便拿起挂在笔架上的一支竹雕葫芦式毫毛笔来看,但见用的是留青技法, 雕刻的是松下高士,松树、花草、灵石雕刻得流畅生动,看得出技艺很精湛, 可说是运笔如刀, 长孙愉愉还没见过雕刻得如此精美的竹雕笔,主要是这东西便宜,很少有人会如此费神费心雕刻竹管笔。

在笔末一段刻着“行止便用”四个字。

长孙愉愉愣了愣,这笔该不会是陆行自己刻的吧?长孙愉愉不得劲儿地搁下笔,拉开旁边的笔匣抽屉往里瞧了瞧, 却看到了一层三支彩漆灵仙纹管黄杨木斗紫毫提笔,她拿起了看了看笔的落款, 乃是前朝制笔名家黄真所制。

长孙愉愉又好奇地拉开其他几个小抽屉, 都是一排排的檀香木、紫檀木、鸡翅木等雕刻的管笔, 看笔豪软硬, 中长短皆齐全了, 长孙愉愉仔细瞧了瞧, 除了陆行自制的外, 其余全是各朝名家所制。

长孙愉愉冲着那一匣子上佳的笔撇撇嘴,挪眼看向那砚台,这东西倒是不那么起眼,就一块天然的端石砚,比当初长孙愉愉送给陆行想用来换《园山集》的端石六十三柱海水纹砚就相形见绌许多了。

陆行这砚台几乎没有任何雕琢,用的就是天然的洞形,打磨得光滑可用而已。长孙愉愉拿起来随意地瞧了瞧,却见在砚台底部镌刻着“求是堂”印。

求是堂可是大大有名的,乃是史上鼎鼎大名的大儒董林的堂号,如今学子们进考场考的经传解注就是他写的。想起那位大儒的低调朴素作风,长孙愉愉感觉眼前这砚台真有可能就是董林用过的。

若是如此,那这砚台就珍贵了,可说是带有文圣之气,难怪陆行能考状元呢。

笔、砚都有了,长孙愉愉自然要找墨锭,研磨好了才能写字。她在身侧的竹架上翻出个盒子里,里头有一块用得只剩一半的墨锭,她拿出来正想研磨,但晃眼一看,却停住了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