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九章吉 > 第59节

第5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晋阳公主的仗势欺人,华宁县主的女儿难嫁,一时也成了街头巷议的焦点。毕竟长孙愉愉可是京城最最出名的美人,更是隐隐身负天下第一美人的名头。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晋阳公主却没放在心上,靖云台的人自然会查出来其中的活跃分子都有谁,晋阳公主不着急,她可以慢慢地收拾那些跳得欢的人。

次日韦凤仪离京时,来送他的人不多,却也不少。陆行是在城门外十里地的“折柳亭“设酒等韦凤仪的。

韦凤仪独自走上小坡,“我还以为行止不会来送我了,是我这个做老师的愧对于你,嬛如她太不懂事了。”

陆行对韦凤仪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是弟子自愿的,不关世妹的事,如果弟子不愿意,逼迫也并不能奏效。”

韦凤仪点点头,没再纠结这些。而是同陆行一道坐了下来,将他这些年的官场经验一一道出,以前虽然也对陆行提过,却总觉得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教他,现在却是来不及了。

别看韦凤仪获罪时,大家都避之不及,但他一旦离开,却还是有不少政治遗产留下的,陆行在折柳亭替他送行,看在韦凤仪的门生故旧眼中,将来多少肯定是要把人情还在陆行身上的。

有人虽然非议陆行攀了一门好亲事,但更多的人却是在同情陆行的被逼亲。福隆寺庙会上华宁县主被掳的事儿,总是有风声传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陆行与他恩师韦凤仪的女儿退亲的事儿,并没给他的品行抹上什么污点,反而还造就了他有情有义,为人靠得住的名声。

送韦凤仪离京后三日,陆行才再次踏进了晋阳公主府的大门。

晋阳公主看着风姿卓荦的陆行是越看越喜欢,“陆少卿果然是有信之人。”

陆行躬身道:“多谢公主替老师求情。”他在晋阳公主跟前持晚辈礼,不再把自己作为客人来看待,是以哪怕晋阳公主请他坐下,他也依旧站着。

晋阳公主点了点头笑道:“陆少卿不必多礼。”

她说不必多礼,却一直喊他陆少卿,这让陆行脸上露出微微诧异的神色看向晋阳公主。

晋阳公主道:“陆少卿坐吧,如今你我两家还并未定亲,你就是我的客人。”

陆行微微迟疑,这才往后坐下。

“婚姻之事,是父母之命。前些日子我以退亲相逼,怕是让陆少卿很是反感。”

“不敢。“陆行不卑不亢地欠身表示。

晋阳公主摆摆手,“这里没有外人,陆少卿就不必讲虚礼娥。我只是觉得陆少卿同韦家女定亲这对你不是好事儿,毕竟陆少卿帮了我不少忙还救过华宁。我不是不知恩的人。如今陆少卿亲事已退,我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要不要娶华宁,却是要看陆少卿自己的意思,如果不愿意的话,就当我旧日的提议不存在,对陆少卿,我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陆行虽然还没成亲,却深知女人的某些话得反着听的道理,别看晋阳公主说得多冠冕堂皇,但说白了就是以退为进,明明是她逼亲在先,如今却又要陆行自己表示心甘情愿了。

陆行更是懂得,他和华宁的亲事,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他不跟华宁定亲,那就会背上无信之名,这还如何在官场立足?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名声那会否定了他整个人。

“晚辈是心甘情愿的。“陆行重新站起身低头道。

第85章

晋阳公主却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她柔声道:“陆少卿,这种事却不是你一个人说了就能算的,还得听听家中长辈的意见, 总要你远在宁江的曾祖父,祖父、祖母和大伯父夫妻俩同意了才行。”这要求可是说得明明白白的。

陆行道:“晚辈已经写信给宁江的长辈了,前几日就发出了, 想来不久就会有回音。”陆行不是出尔反尔, 得了便宜就想赖账的人。

这些晋阳公主可就诧异了, 她原以为陆行会极度反感,会拖着不处理这件事, 却没想到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写信了。

晋阳公主脸上的笑意立马就又热切了几分,“那就好,那就好。不过行止别觉得我要求太苛刻, 我就愉愉这一个女儿, 自然不希望她受委屈。如今流言蜚语传得那般难听,既然你诚心与她结为婚姻,想来也是不愿意她的名声被传坏的,所以在提亲人选上行止可还得费心。”晋阳公主对陆行的称呼直接跨越了界限,再不是生疏的陆少卿了。

“这是自然。”陆行恭敬地道。

等陆行离开后, 婉姑走到晋阳公主身边道:“公主,你如此拿捏陆少卿, 他将来对愉愉会不会迁怒啊?”婉姑很是担心, “我总觉得陆少卿这态度, 这态度……”配合得叫人害怕呀。

晋阳公主脸上笑容不再, “婉姑, 我知道, 只是我不把这件事情做实了, 愉愉将来在陆家如何立足?她岂不是要一直背着逼亲的名声?总是要他家长辈的手书作约才好。将来他们也没办法拿这件事来说愉愉,所以陆行止必须是‘心甘情愿’的才行。”至于将来的事儿,晋阳公主觉得总是办法比困难多的。

约莫一个月以后陆行就收到了家中大伯父代他祖父母写的信,信中允诺了他和长孙愉愉的亲事。不允诺也不行,陆行已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写明白了,陆家只能哑巴吃黄连咽下这苦水。

这封信也被陆行送到了晋阳公主府上,由晋阳公主留存。

三日后陆行请了他的姨母武英殿大学士陈筑远的妻子姜夫人,以及京城最出名的全福人定国公府慕夫人为他登门求亲。

慕夫人虽然是有名的全福人,却不大喜欢出门,京城官宦人家有女儿及笄、出嫁的请她,好些都被她给拒绝了,陆行能请动她,必然是下了许多功夫的。

晋阳公主这下才算是真正的满意了,接下来的纳彩、问名、纳吉都很顺利,尤其是纳吉,送给清凉寺的大和尚看说是天作之合,送给静云庵的尼姑看算出来也是百年好合的婚姻,送给福隆寺的大和尚,那就是珠联璧合,总之比陆行当初和韦嬛如合八字那结果可是好了太多了。

再接下来就该是纳征和请期了,一旦日子定下来,长孙愉愉就得嫁人了。不得不说晋阳公主的效率极高,也没打算像当初韦家那样,把女儿留在身边多待些日子,晋阳公主简直可以说是恨不得明日就把长孙愉愉嫁出去一样。

远在玉秀山的长孙愉愉还完全不知道京城的这档子事儿,她一直在养病,自从上次福隆寺的事情后,她的身体就一直有些病弱,精神也郁郁,因此这一年她一直养到八月桂花飘香的时候才回到京城。

当然主要也是晋阳公主在劝她,多养养身子骨。

仲秋要人圆月圆,长孙愉愉最终还是不顾晋阳公主的劝说,启程回京来陪她娘亲了。

因在中秋节前,公主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在忙着打点给各家的月饼还有伴礼。

长孙愉愉刚走进晋阳公主的院子要去请安,才走到廊下忽听得婉姑在叮嘱冬柚,“给姑爷家的要独一份,另外再送点儿肉和菜去,还有文房四宝。”

长孙愉愉原是顺耳朵听到的,并不是故意去听,因此一时没反应过来姑爷是个什么亲戚,她走上主屋的阶梯,正要迈过门槛进屋时,忽地顿住了脚,把迈进去的那支腿又收了回来,转头看向婉姑。

“婉姑,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姑爷?“长孙愉愉道。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记忆里她家可没有“姑爷”这门亲戚。

婉姑笑着迎上前,“县主回来啦?”

长孙愉愉急急地道:“婉姑,快回答我,什么姑爷?谁的姑爷?”

婉姑哪里敢越俎代庖,“县主还是先进去给公主请安吧,公主这都盼了一整日了。”

长孙愉愉听到这儿,哪儿还能不知道出事儿了。于是提起裙角,快步进了屋,还没走进次间就想嚷出声,但旋即又觉得自己不该自个儿吓唬自个儿,她要是定亲的话,她娘亲没道理都不叫人传个话的,于是长孙愉愉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才如平常一般脚步平稳地进了晋阳公主的次间。

“娘亲。”长孙愉愉给晋阳公主行了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