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国师金安(穿书) > 第91节

第9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已经长大却依旧是百姓们心中的小道长,无甲亲自从观中搬出一个个椅子,“师父坐,师妹师弟也坐罢。”

眼瞅着队伍长得看不见头,站上几天脚定是受不了的。

看着万斤的土豆多,实则分到各地,再下分到百姓手中,每户能领两三个都是多的。

因着土豆少,所以此次免费发种是没有世家田地什么事的,便是藩王也有,只给劳苦百姓发。

且在发种时,道长们会特意提一句,此物北方尤其是山西那面也有,俗称山药蛋,若是觉得不够种,也可去那瞧瞧。

有那聪明的,早就认出是山药蛋的,可不带着商队跑山西山上挖土豆去了,可是他们挖出来的土豆和发下来的土豆就像是两个品种,父亲和儿子一般似的,山里挖出的山药蛋蛋也忒小了。

如此,倒是让北方率先种上土豆的百姓们骄傲了,还是我们陈将军有先见之明,我们啊,早就吃上土豆了!

大立朝轰轰烈烈种植土豆,农监长大朝会上书建议免两年土豆的粮种税,让百姓们自己留种,帝欣然应允。

世家们哂笑,并未阻止,土豆能有几个税,他们的庄子田地里,有麦子有水稻,谁稀罕劳什子土豆,左右他们是不交税的,但他们也敏锐察觉出了,此事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说什么天降恩赐于帝王,神种千斤,当他们不知道那山药蛋从山西挖出来时,也就鹅卵石那般大,也不害臊,更让他们气愤的是抱朴真道观怎会跟着宣扬。

若没有他们带头,其余道观是万不敢附和的。

对此,只能说抱朴真上下都是走实干风的,他们受空空子及司马佑安和辛离离的影响,对于利国利民的好事,就算是撒了一个小小的谎言又如何呢。

最重要的是,得让百姓自己种土豆,家中有粮,挺过天灾啊,靠朝廷和道观的救济,终究是杯水车薪,并不是长久之计。

各地都有了土豆种,反而是洛阳周边没有人种植,这也跟洛阳这个关键的地理位置有关了,周边的田地,早就被世家们包圆了,自然没有他们的份。

起初他们是瞧不起土豆的,有与没有跟他们关系不大,可架不住别的地方百姓刚把土豆种地里,辛离离的酒楼就已经出了用土豆做的菜!

辛离离自然是没动要留种的土豆的,酒店里的土豆也不是从自家庄子留下的,她可是都把土豆上交了的,她的土豆啊,是从北方归来的商队特意给她拉回来的。

陈柏卓驻守的城池土豆大丰收,知道他们急缺土豆,他跟士兵和百姓们特意买回来的,土豆大小不一,跟她庄子上的没法比,但用来做菜足够了。

商队分了她两车,剩下的都在库房放着,就等着她的酒楼打开销路,卖上一波回血。

辛氏酒楼原本最出名是酿造的酒,再加一道由豚肉(猪肉)做成的四喜丸子,如今是人人必点的炒土豆丝!

除了这道菜,据说辛氏酒楼当家的正在用土豆研究新菜式,每日在酒楼定量销售,清晨时写于门外告示板上,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快,识字的念念,今日辛氏酒楼做了什么新菜?昨天的排骨炖土豆可香得我舌头差点掉了。”

“别急别急,我瞧瞧,今日是土豆鸡蛋饼!”

“呦,主食啊。”

跟着辛氏酒楼吃了这么多天,他们都知道了,这酒楼里的菜,分炒菜、炖菜、主食,一听饼子就是主食。

又是土豆又是鸡蛋的,大家闹闹哄哄直到酒楼开了门,人挤人的往里走,有那着急的直接喊道:“给我来三张土豆鸡蛋饼。”

经过培训的小二赶忙迎了句:“好嘞,客官可还要其他的菜?这几日都是我们当家的掌勺,客官有口福,我们当家的手艺可是一顶一的好。”

说着,小二将厚厚一本菜单放在了桌上,这是辛离离新设计的菜单,每一页用的都是硬壳纸,染着淡淡的黄色,一页三道菜,前面是菜名和价钱,后面跟着的是栩栩如生的画。

每道菜都是她求袁依婉给她画的,为此,她付出了每天给三郎辅导半个时辰的惨痛代价。

新颖的菜单能让人一眼就瞧出菜长什么样,除了以土豆为原材料的菜品,菜单上还多了许多新菜。

有那用鱼做的糖醋鱼、烤鱼、红烧鱼,用豆腐做的豆腐汤、鲜虾豆腐,还有二者结合在一起的鲜嫩豆腐鲈鱼煲,全是见都没见过的菜,看的是让人口齿生津。

客人前翻后翻拿不定主意,再一抬头看,桌桌的人都同他一样,太纠结了,根本选不出来!

“给我来这个、这个、这个……”客人一低头点着图片连续连了五六个菜,早就被辛离离嘱咐过的小儿赶忙制止道:“客官自己一人吃的话,点太多吃不完浪费,不若今日点一道尝鲜,明日再点另一道。”

说着小二悄悄道:“我听当家的说,明日要做鸡腿烧土豆,我给客官留一道。”

客人满意了,还赏了小二两个铜板。

很快,酒楼的后厨开了灶,香气飘的整个酒楼的客人频频往后厨望,就等着自己的菜端上来。

跟土豆有关的菜定价都不贵,不加肉的如单纯炒土豆丝三十个铜板,加了猪肉的七十个铜板起,这些钱在洛阳真不算什么,只要想尝尝土豆滋味的,都舍得点上一道。

尤其是后面还出了烤土豆,才十个铜板一个,把土豆往热了一天的灶台里一扔,第二天早上挖出来,香得人停不下来。

对此,辛离离是故意的,她不想将土豆的价格炒上来,让百姓们种了土豆之后不自己留着,反而高价卖出去,最后再由世家收了,待天灾降临,再以更贵的价格买回去。

还不如卖的便宜点,打消他们的好奇心。

酒楼的土豆卖的红红火火,宫里的司马冉泽也吃的开心,不管外面有什么新菜式,他这里吃的总要比外面的种类多,而且都是他的安儿做的,大大提高了他的开心值,就连病都发的愈发少了。

就在土豆快要成为洛阳城的红牌吃食时,木耳横空出世了,依旧是辛氏酒楼独一份,每日限量五份,其他地方没得买!

辛离离造的木耳房,一个屋子里,总共埋了十根树桩子,木耳成熟时间晚,因而土豆轰轰烈烈种植售卖时,她才开始着人采摘。

不到半个时辰就采摘完了,木耳本身容易碎,但干活的都是细心的人,倒是没出现一个人捏碎木耳的情况。

采完之后要拿到屋外去暴晒,不然木耳堆积极易霉变。

长出来的木耳摘下晒干,就蜷缩成了小小一块,装进蛇皮袋子中更显小了,比之隔壁一挖就能挖出六七个个头超级大的土豆来说,木耳产量只能算低,而且低到不可思议。

帮忙采摘的老奶奶孙女年纪比辛离离小上两岁,一边翻晒她一边嘟囔:“这么少,这也不够吃啊。”

深知木耳泡发会变大变多的辛离离没有解释,待她拿着干木耳要教自己看好的徒弟学习时,就抓了一、二、三、四,四个木耳,告诉他们一道菜,只泡这些就够,众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母亲节哦,我要为妈妈过节,然后妈妈要为她的妈妈过节,我们就一起去姥姥家了,回家的时候走回来的,一共才四千步,走得我呼哧带喘,累得不行不行的,真是一个字“虚”,明天开始就好好锻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