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科举之路 > 第41章 第三

第41章 第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州府下辖六个县,他们江陵县是算是比较富裕的县,下辖百姓不说路不拾遗,但也少有偷盗和乞丐,老百姓还是吃的六七分饱。六个县今年考上童生的名额,一共只有一百余人。而府试则是从这往届积累和新增的一百余人中,录取四十五名。

前几天三个父亲和一个书童更是知道这个消息,急忙去去文曲星庙拜了又拜,祈求保佑他们能够上榜。

李文山知道他们考试,身边的人压力更紧张,所以看着父亲拿着那庙祝给的高中符,也只能接过收了起来,家长比考生更加紧张。

小心谨慎不出门,避免天灾人祸,他们好不容易熬到了府试开考,小心翼翼地上路,到了考场,他们四人来得早,依次跟着不多的人流排队,先检查一自己的考篮。

没多久,李文山看向后面,一排排长长的队伍,起码有七八百人。才能考过四十五人,这录取率可真不算高,而且府试之后还有院试,这全部过了才能是秀才。

如县试一般走了一遍流程,他们开始考试了,这次府试需要待在里面过夜,所以几人带好了保暖衣物。知道府试考场也有吃的买,所以他们几人都决定外衙吏那里买,虽然高价,但安心。免得在客栈乱的地方,吃的都不安心。检查完没问题就进去了,李文山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骚乱。

原来有个考生夹带小抄,查出来被士兵叉出去,被判定终生不能科考。而其他四人与这个夹带的考生一起结具的人,欲哭无泪,他们准备老久了,结果猪队友这样坑他们。心里又庆幸不是在考上抓到,不然他们这辈子就不要考了,这样被抓住他们明年还能来府试。

出了这事检查更为仔细严格,看着吃食被掰成碎块,笔杆检查又检查,搜身后又脱了衣裳,发带,鞋子检查,特别有辱斯文。但学子们不敢抱怨,毕竟之前就查出有问题,谁敢再说什么。

还好他们知道府衙,衙役贩有在考场卖食物,这个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不用被士兵检查。过关之后几人花了钱买了食物,进了署礼房房门。

这次他的号房排在第一十九,号房比县试的好挺多的,起码瓦片完整,应该是州府好好修缮了一番,环境和县试一样没多大差别。

本次府试只需考三场,考法与县试差不多,考四书文或经文,律赋,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和墨义,最后一场加上一首诗赋。听到敲锣声,经义题在衙吏举牌来回三次,李文山抄下题目,开始答题,看着题目他就知道内容更深更广了,整体要求也比县试高了很多。

墨义还好,整体看着还是记住了这题的答案,难不倒他,唯一难写的就是经义,有些周夫子还没教过,还是他在镇上抄书时稍有接触。整体来说对他的难度会比别人小点。

李文山开始打草稿,之后开始奋笔疾书,写的尤为顺畅。几个值班站岗的士兵看了个稀奇,毕竟很多学子都在思考还没动笔呢!

路过的监考看他写的那么快,虽然好奇但也不凑近,毕竟他们监考员也不能太靠近考生。

凭借着抄书中那名举人的见解,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李文山把题目顺利答完。

做完这一道题后,天色黑了点。李文山舒出了一口气,觉得肚子饿了,忙拿出在衙吏那买的馒头和点心,吃了点后,这才开始看向最后一道题。

诗题是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李文山一愣,这?这是什么,要写什么诗?

李文山觉得有点头疼了,没想到出了这种题,如果写别的就偏题了!回忆许久他知道这是一首写菊花的诗词,出题人可真够坑的。只有这句九日枝枝近鬓毛,重阳节登高插花也只有菊花了。

把脑海里自己平时创作的菊花诗词,誊抄到试卷上后,李文山写完松了口气,才觉得额头出了点汗。

把试卷再三检查了几遍,看看会不会犯了某些避讳,又看看时间,快到结束的时间了。李文山把试卷交了。

开始下一场答题……

走出考场的时候,他的脚步是沉重的,精疲力尽,第二天傍晚考试终于结束了,李文山他们也都出来了,这府试比县试可难许多。

署礼房外等待的家长们,看到人出来,立马来带走。李铁柱也发现了李文山,赶紧上前“考完就回去休息吧。”李铁柱想搀扶着李文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