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皇兄 > 第117节

第117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月上柳梢头,烛燃过半,一个问,一个答,一句接一句,仿佛这话永远都说不完似的。

茶添第三回 ,宝鸾意犹未尽,一双眼睛亮如星,夜已深,崔玄晖心知自己早该告辞,但被她这样看着,情不自禁又多留了半个时辰。

“公主。”他见她目光泛离,神游天际,双眼虽未聚焦,却灵动异常,一如幼年听他说神怪轶事,沉浸在她幻想的奇遇中。

他慢慢放轻声音,到最后几不可闻,安静坐着,并不打扰她的游思。

半顷,她回神娇笑,道:“表哥,难怪当初你要请命外放,以你胸中情怀和一身本事,确实应该在这广阔天地遨游翻覆一番。”

崔玄晖道:“公主抬举,臣之情怀不值一提。”面色肃然,唇齿轻启:“多年奔波,臣何尝没有私心呢。”

宝鸾说:“表哥,你唤了我一晚上的‘公主’。”

崔玄晖侧眸望她:“白日相逢,公主似乎不喜臣唤小名,才喊一声,人就跑了。”

宝鸾厚着脸皮说:“有这回事吗?定是表哥记岔了。我记得自己有和表哥问好,因有急事不得不离开,走的时候急了点,才不是一见表哥就跑。”

“哦是吗?那表哥就放心了,原来小善不是嫌表哥蓬头垢面难以入眼。”

宝鸾垂眼笑:“表哥,你也学会油嘴了,想我夸你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我就不说。”

崔玄晖看着地上她的影子,道:“实乃憾事也。”

宝鸾抚抚兔子耳朵,小小一团在她怀中焦躁不安,她想放它走又不舍得。

玩了一会,终究还是放开了。两手空空,抬眸问:“表哥,这次回长安复命,以后你还走吗?”

崔玄晖膝上的手摊开,像是捞月影:“不走了。”

郡太守腾出自家院子招待这位短暂停留的客人,殷勤备至,比起当初公主落脚此地时更为周到。

崔家虽大不如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有长公主下嫁,在地方官眼里,仍是权势赫赫。

崔玄晖正儿八经的崔家嫡长子,此次出使突厥,在西伐吐蕃的事情上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先有他出使在前,暗中说服东西突厥签下停战协议,又说服西域十八国不再与吐蕃通贸,才有现在的西伐。

出身高贵,又有实打实的功绩,日后前程自然不可估量。在郡太守眼中,崔家郎君好比一只闪闪发光的凤凰,比小公主更为吸引人。

备了院子不够,他还备了女儿,一排展开七个豆蔻娇娇女,不妄想侍妾之名,只要能够随侍左右日后生下一儿半女,攀个姻亲,就是祖上冒青烟了。

西疆边远郡县一类的官吏,多是当地选举上任,长安最落魄的书香之家落在他们眼里也是高不可攀的香饽饽,更何况是崔家。别说送女儿,只要能攀上崔家,郡太守连自己都能送。

可惜啊,崔凤凰无意下凡尘,自那日见了公主,第二日连同行李全搬了过去。公主下榻的府邸,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好。

郡太守眼巴巴看着那两只凤凰同进同出,旁人哪有凑前的机会?只能捶足顿胸,幽幽怨怨。

宝鸾自认为东道主,招呼表哥的事自然得她来。无奈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最后只得带他去看树,眉飞色舞自夸自卖。

宝鸾擅长夸人,自夸容易露怯,好在表哥向来体贴,很快接过她的重担,对着她一通赞扬,文采斐然。

宝鸾乐不可支,更喜欢表哥了,粉扑扑的脸蛋满靥生辉,留表哥多待些时日。

表哥问:“小善,你要不要同我一起回京?”

种树治沙是长久之事,其实她能做的事都已做完,剩下那些只要照本搬科就行。

宝鸾看着眼前赏心悦目的表哥,他似天空般澄澈的眼睛极具说服力,她期期艾艾道:“我想想。”

其实何必犹豫呢?一路有表哥相伴,多么惬意啊,反正她迟早要回长安。

表哥又道:“此地偏僻,虽不是军事重镇,但到底不是长居之所,小善你孤身在此,纵有几百女兵,难防贼寇相袭。”

他说话极温缓的语调,配上那张脸,世上很难有不被他打动的人,宝鸾听得直点头,但终究还是没一口应下。

仿佛上天要特意应验他的话,郡太守突然冒出来,跑得气喘吁吁,慌忙忙道:“公主,崔小郎,大事不好,山寇来犯!”

第118章

此山寇非彼山寇,非一般山贼能比,而是多年来盘踞西疆的一群乱臣贼子。训练有素,装备齐全,与正规军不相上下。

这群人早些年被元家军剿灭过一批了,贼首狡诈,元气大伤后将势力七零八落地分开,打算谋得良机再起事。

此次朝廷西伐,西疆的主力军全被征调到前线,地方军力难免疏忽,贼军认定此时正是起兵的好时机,拼拼凑凑聚拢人手,号称有两万人的队伍。

若在平时,这两万人的队伍根本不够看,只有挨打的份,可如今石城镇附近只有一千人的驻军,两万人对一千人,绰绰有余。

前哨来报,贼军自吐谷浑绕道而来,离石城镇只有两日的脚程。

依贼军的行军路线看,或许还不到两日,就会兵临城下。

郡太守焦头烂额,一连三叹:“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书房里人头黑压压,该来的都来齐了。没有人出声,都等着郡太守拿主意。

郡太守逼急了干脆道:“干脆开了城门,让城内百姓自行逃命……”

“不可。”崔玄晖打断他,声音温和却极有威严:“此时让百姓出城,半路就会遇上贼军,无疑自投罗网。留在城内共同抗敌,尚有一线生机。”

郡太守虽胆小怕事,但在忠君爱国上还算称职,生死存亡之际也没想过投降,提出让百姓出城逃生,也是没法子的法子。

郡太守不怕丢命,怕的是丢了命还要担上渎职失守的罪名连累亲族。见崔家郎君肯站出来说话,心里总算松口气。二话不说,当即表示愿听崔郎差遣。

崔玄晖没有推辞,果断接过郡太守的官印,各处分派调停,一一交代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