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皇兄 > 第31节

第3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宝鸾的想法很简单,她看到班哥落泪,听见他说的那些话,她就倾向他,甚至连班哥在皇后面前落泪,她都在想:班哥还不知道皇后娘娘有多可怕,那可不是个任人攀附的好对象啊,我得找个机会提醒他。

宝鸾嘴里说着不痛不痒的问候,大氅故意甩到班哥腿上,一只手悄悄伸出去,将擦泪的罗帕塞给他。

薄薄的罗帕落在班哥手里,似握了一团冬日暖阳,暖意自四肢血液蔓延,熏得班哥呼吸都烫。

他看着身侧窈窕纤柔的小娘子,眼底渐渐涌起笑意。

他怎能担心她看轻他?

他狼狈不堪求人鞭打换银钱,她没嫌他卑贱;他低声下气哀求做她骑马的人凳,她没嫌他卑贱;他死乞白赖伏在地上吻她的鞋以示讨好,她也没嫌他卑贱。

他在皇后面前虚情假意,她又怎会嫌他卑贱?

班哥随即想到:哦,原来我也会犯蠢。

班哥走的时候,顺便带走了赵阔。室内只剩宝鸾和圣人。

面对失而复得的儿子,圣人不知如何相处,但面对宠爱多年的“女儿”,圣人几乎下意识哽咽出声:“小善,阿耶的乖女儿,到阿耶身边来,让阿耶好好瞧瞧。”

宝鸾泪水潸然:“阿耶——”

圣人跨过大案,张开臂膀将宝鸾搂进怀里,轻拍她背,慈父心切切:“小善,你为何要将自己关起来,为何刚才要唤阿耶‘陛下’,是不是谁在你面前胡言乱语了?你告诉阿耶,阿耶替你出气。”

宝鸾哭道:“我……我不是阿耶的女儿了。”

圣人既懊恼又心疼,懊恼自己被偷龙转凤的事震惊未能顾及宝鸾,心疼宝鸾这几天担心受怕不知哭过多少回。

圣人早就想清楚,无论宝鸾是不是赵妃,她都是他的孩子。他疼爱宝鸾,本就跟赵妃毫无关系。

倾注在宝鸾身上数十年的父爱,岂是说断就能断的?他有那么多亲生孩子,多一个养女又何妨?

圣人每次看到宝鸾,就会想起多年前朝阳殿那场大火,一个几无声息的婴儿在他的怀中,顽强地睁开眼,啼哭出她生命中的第一声呼喊。

她那么小一团,是他见过最脆弱的生灵,御医都说她没了气息已经死去,可她活了,她在他的臂膀中活了过来!

他抱着她,听她洪亮的哭声,通天的怒火瞬时熄灭,从未有过的敬畏与喜悦油然而生。那一刻他发誓,他一定要将这孩子抚养成人,让她活到百岁,一生无忧。

圣人抹去宝鸾面上的泪水,慈爱道:“你依旧姓李,依旧是公主,朕要赐你封号,让你做无双公主,食邑临川清河常山巴陵四郡。”

第32章 ??躲避

未及厘降,先开邑封,食邑四郡,盛宠之恩。

公主及笄前册封并非罕事,如清露公主李云霄,便是幼年加封。但李云霄空有封号,并未享汤沐増赋之事。李氏皇室中,及笄前就享食邑之恩的公主,只有康乐长公主一人。

康乐长公主及笄前食邑两郡,封户五千,已是特殊恩宠。太上皇疼爱女儿,于康乐出嫁时增封五千户,是以康乐长公主食邑万户,位同王爵,风光无比。

如今宝鸾首次受封,便已食邑万户,且临川清河常山巴陵四地,人杰地灵,民熙物阜,无论哪一地,皆是皇家子孙梦寐以求的封邑之地,圣人一口气将四郡全都给了宝鸾,大方程度,令人咋舌。

圣意下至中书省,侍郎舍人们目瞪口呆。

“公主小小年纪,怎能享万户之赋?”

“陛下此举,未免失衡。”

“公主并非真正的皇室血脉,厚养宫中便已足矣,何必赐汤沐受赋之恩?”

拟旨之事拖了三天,侍郎舍人们观望太极宫的态度,然太极宫不曾派人阻拦,皇后那边也没有只言片语。众吏心中明了,知道此事已成定局,未再拖延,依圣人之意,制敕册命。

圣意昭明,永安宫人人震惊。

短短十日,天翻地覆风波起伏。偷龙转凤一事,随奴成皇子,公主成鱼目,人人嗟叹命运无常造化弄人。三公主美丽和善,交好之人数不胜数,这位如珠似宝的小公主该何去何从?众人皆为之担忧。

就在大家惋惜小公主的命运时,圣人的封册昭告天下,昔日帝国的明珠依旧是皇室的掌中宝心头肉。

食邑四郡赋万户,封号无双,恩宠无双。

郁婆听闻宝鸾加封之事,心中再如何怨圣人当年对赵妃薄情寡义,也不得不感慨一句:“陛下待三公主极好。”

纵使混淆皇室血脉,亦未抛弃未冷待,寻常世家郎君都未必能做到的事,一国之主做到了。

对于三公主而言,陛下是位好父亲。可对于其他人,陛下未必能……

郁婆忧心自己养了数十年的孩子也会盼望这份父爱,这份父爱高不可攀,若是有所期待,必会为之所伤。

红墙堆雪,冬梅满树粉白,清寒凛冽。廊庑竹帘晃动,帘内熏笼暖暖,少年跽坐缂毛坐毯,宽袖玉带,烹茶品棋,肤白颈长。他指骨修长,一枚黑玉棋子捏于指间,悠然自得。

宫人们偷觑自己的新主人,小皇子虽年少,比不得那些长成的青年高大威猛,然他修长清瘦,自有一番迢迢风姿。少年俊美,眉目如春,唇角噙笑,似山间雪云间月,勾得人心生向往。

她们初来清思殿时,因听闻侍奉的郎君长于山野做过虎奴做过随奴,皆心灰意冷。一个乍享富贵之人,能有什么教养呢?他若粗鲁野蛮,她们只能终日受苦。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郎君谦逊有礼,清嘉温润,并不像她们想象中那么粗俗无知。他待人待物,进退有度,对仆从更是亲切温和,竟像从小生长于永安宫似的,气度端雅,可与太子殿下比肩。

数日功夫,众人皆折服在班哥袍下,这种容姿出色谦谦有礼的少年,谁人不爱?

他不自卑不自大,遇事肯虚心向人请教,从不端架子,恰到好处的热情,如春风拂面。清思殿有这样一位郎君,众人的心渐渐安定,偶尔遇到好事长舌之人,殿内宫人言辞切切维护班哥,不肯叫人说班哥一句坏话。

廊外三两宫人正为琐事争吵,声音细碎,随风晃晃摇摇吹进三面竹帘内。

——“拾翠殿办宴,与我们何关,你巴巴地跑过去帮忙,六殿下颜面何在?”

——“我只是好心帮忙,哪里想那么多?”

——“拾翠殿那位和我们六殿下的渊源,满宫皆知,若被人瞧见清思殿的宫人出现在拾翠殿,别人指不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埋汰六殿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