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八零年代离婚后 > 第84节

第8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从敏心软了,她让蔡启明保证,绝对不能跟饭局上那些人说她可以帮他们办理中专入学的话,她才可以帮他。

蔡启明想都没想立刻举手发誓。

之后也确实像蔡启明说的那样,她只需要和他一起去饭店,跟蔡启明饭局上的那些人打了个照面,接着蔡启明就让饭店帮忙打包一份饭让赵从敏带走,然后跟一起吃饭的人抱歉地说:“我爱人在学生处工作,两三千的学生,今天这个有事儿,明天那个有事,周末都没得休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她打包一份饭。”

几乎每半个月,蔡启明就会带赵从敏去一趟饭局。

在这个过程中,赵从敏也看得出来,和蔡启明吃饭的那些人级别也越来越高,再也不是最开始厂里的那些小干部。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当中有些人甚至曾经出现在新闻里。

赵从敏很疑惑,她回来后直接问蔡启明是怎么回事?

蔡启明告诉她说,因为他现在在厂里的职务已经不是最基层的工人,而是厂长办公室的中层干部,那么和他一起吃饭的人当然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

吃几顿饭,就能从最基层的员工变成中层干部?赵从敏并不傻,她不信。

蔡启明又找理由说,他之所以能够升迁这么快,当然不是吃饭吃来的,上面的领导又不是傻子,而且他们身边也不缺少拍马屁的人,凭什么就提拔他?当然是因为他有能力!

随后,蔡启明就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报纸,在报纸上有他们厂扭亏为盈,产品远销海外创汇的报道。

蔡启明言之凿凿地告诉赵从敏,这是他的成绩。

直到一年后,赵从敏从同事那里知道,蔡启明一直以陈家干女婿的身份到处招摇撞骗。

现在的年代,信息传播并不发达,蔡启明饭局上的人,也有参加过陈誉二哥葬礼的人,曾经见过赵从敏。

看得出来,当时陈家还是很保护那个哭得撕心裂肺的女孩。

儿子去世,认儿子生前的对象做干女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见过赵从敏的人也都默认蔡启明的说法。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蔡启明脑子非常活络,他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会把对方查得很清楚,确保他们和陈家不是很熟悉。

而且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蔡启明就不再打陈家的招牌,而是直接用钱说话。

也正因为如此,蔡启明坑蒙拐骗这么多年,陈家愣是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至于赵从敏,她得知真相后,说要去告发他,他直接对她动手,狠狠地打了一顿之后说:“你去告发啊!告发之后怎么说?难道之前每次跟我去吃饭的人不是你?难道不是你帮我,我才有机会打陈家的招牌?你去说,陈家人信你吗?他们只会让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在靠近你心上人的墓地!因为你恶心!”

“赵从敏,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恶心?你真的以为我愿意给自己带一顶绿帽子?躺在我的床上,你的心里却想着其他男人,而且还是个死人。我为什么要受这种侮辱?”

“我娶你,确实是有目的的。”

赵从敏曾经也想过要坚定地离婚,但是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无路可走。

赵从敏和蔡启明的介绍人,也就是蔡启明的表姐是同事,这位表姐明显是跟蔡启明沆瀣一气。

刚结婚的时候,那个女人就一直在学校的圈子里散布消息——蔡启明对赵从敏百般呵护,赵从敏脾气不太好,蔡启明非常纵容。

等到赵从敏得知蔡启明利用成家招摇撞骗的是后,那个女人的说辞就变成——赵从敏可能是在外面有花头,想要跟蔡启明离婚。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她甚至还自残,诬蔑蔡启明打她。

流言蜚语走在真相前面,赵从敏想要辩解都没人信。

周围的人时不时就有人“好心”劝告赵从敏,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折腾。蔡启明可是万里挑一的好男人,不仅能赚钱,还疼老婆。

蔡启明隔三差五就往学校送东西,甚至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自掏腰包给学校的老师教职工发肉发油发水果。

所有人都觉得赵从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要折腾。

蔡启明甚至还安排了赵从敏在外面找的野男人的角色,赵从敏彻彻底底变成了百口莫辩。

这几年,赵从敏无数次想过要一死了之。但是蔡启明却告诉她,死很容易,他会让她变成烈士的污点。

可以说,支撑赵从敏活到现在的唯一动力就是不希望她死了之后还连累深爱的人的名誉。

裴秀在电话里听到陈誉说的这些事,手脚冰凉,她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赵从敏的处境。

跳进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又被PUA,想要反抗,却发现周围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她。

人得要多强大的心理,才能够承受得了?

不,没人能够承受得了,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现在怎么办?”

“你不用太担心,我会处理好的。现在我已经帮赵姐转院,去了另外一家医院。”

“对对,先要转院,坚决不让狗男人接触到赵姐!对了,狗男人是做什么生意的?外贸吗?”

“外贸也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生意。”

“居然涉猎广泛!那想要打击他,岂不是不简单?”

“还可以吧,应该不算难。”

在陈誉看来,蔡启明是个心术不正的人,这样的人突然积累这么多财富,绝对不是只走了一条歪门左道,不是靠打着陈家的大旗就能办到。他绝对有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

只需要费点时间查一查,总会找到突破口。

陈誉也没有自己查,他约见一个人,这个人曾经是他的病人,确切地来说,是他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时,在火车上救过的突发疾病的病人。

怎么说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大哥不是良善之辈,他也曾经因为打打杀杀坐过牢。出狱后,正好赶上经济开放,他开始倒腾贸易方面的事,实现了原始资本积累。

现在他在海市比蔡启明还要混得开,因为他很大方,舍得给下面的人花钱,也愿意给自己的合作伙伴赚钱。不像蔡启明,只会用小恩小惠。

对方听完陈誉的话,立刻就有了主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