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 第50节

第5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不会活过这个冬天了。

黎云书叹息着收起信,“给廖姑娘送去吧。”

廖诗诗在花音楼闭门谢客。

他们只能把事情告诉老鸨,再由老鸨转付给廖诗诗。

老鸨进去后,屋内一直保持诡异的寂静。二人在外面守着,等到老鸨面露歉意出来,“抱歉啊,诗诗她情绪一直不怎么好。她被打击得太大,都已经麻木了。”

谁知“麻木”二字刚刚落地,门内忽然爆发出嚎啕的哭喊。

如绝望的困兽一般,声嘶力竭的哭喊。

*

两人途径顾郎中医馆时,顾郎中正欣喜地打扫着院子。

去问缘由,听他擦着汗笑道:“这几日正巧放田假,子墨听闻关州平定了,正准备从清安回来看看,听说明日就到了。我收拾收拾,省得他又嫌弃关州灰尘多,不肯在这里呆着。”

顾郎中有个独子,叫顾子墨,与沈清容同岁,也是个秀才。

顾郎中一家,原本在更安全的清安城。十一年前清安招兵,顾郎中为了帮士兵们看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一来就是十一年。

这十一年中,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医馆里事务繁忙,他抽不开身,只能等每年田假、援衣假或者过年的时候,让顾子墨从清安赶来聚一聚。

奈何顾子墨也是个专心学业的,起先几年还回来,自三年前中秀才之后,一心想着今年乡试中举,来的次数少得可怜。

在黎云书的记忆里,顾子墨此人爱干净得很,尤其嫌弃关州的风沙,出门都得用手绢捂住口鼻。这公子哥不知是不是读书读傻了,看谁都是一副“朽木不可雕”的神色,就差长吁短叹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但他对真正有才学的人,还是敬重的。

当时顾子墨来关州,嫌弃医馆喧闹,托关系去书院里学习,恰好撞上黎云书。

他最初不知她是谁,只当她是个贫寒的寻常子弟,未曾说过一句话。后来顾子墨得知她便是关州那位女秀才,遂笑颜相对,见了她总要讨论上几句诗词。知晓今年她也参加乡试后,顾子墨还曾说若二人一同中举,定要去邺京好好聚一聚。

黎云书是个平淡的性子,不会与谁走得太近,也不会同谁离太远。顾子墨热情归热情,她却始终把守距离,带着几分疏离。故而她与顾子墨的关系,也仅仅算得上寻常友人而已。

听闻顾子墨要来,黎云书感受到了顾郎中的喜悦,也笑道:“子墨博学多识,今年乡试大概难不到他。刚好带他去庙中拜一拜,没准中了解元呢。”

沈清容也知道顾子墨。

并且明显感觉出,顾子墨似乎只当他是个纨绔,从来没正眼看过他。

于是他以牙还牙,只认为这家伙是个药罐子、小白脸和书呆子,也从来不正眼看他。

黎云书的话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听不惯她说顾子墨的好话,想来想去,只归结为一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种人身体弱成这样,怎么配考中解元呢?

何况乡试的话,是需要去省城的。大邺分作十三道,关州与清安城同属西北阳关道。虽说关州城池大、发展好,但毕竟是居于边塞,变数实在太大。一来二去,清安城最终成了阳关道的省城。

这么看来,黎云书和顾子墨是在一起考的呀!

倘或顾子墨中了解元,她岂不是就屈居在后面了?

他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离开医馆后,沈清容扯了下黎云书,“我想去庙里看看。”

黎云书疑惑看他,“你信佛?”

“不信。”沈清容坦然,“但你信佛,佛祖会帮你。你快去庙里面拜一拜,祈祷你考中解元!”

她琢磨清楚沈清容为什么这么做,笑了下,“何必争这些?他若考中解元,是他自己的本事。”

“不行!”沈清容固执道,“他没有你厉害,也没有你人好。解元是他的话,我不会服气的!”

你服不服气又有什么用......

黎云书着实无奈,“行吧。等过几日我有时间了,再去庙里,如何?”

沈清容这才满意点头。

*

当夜,顾郎中收到消息,说城外有伤患难以动作,急需处理。

他将医馆托付给弟子,匆忙收拾了药草,跟着那人出城去。

那人穿着卫兵装束,说话都是关州本地口音,一时还真没让人看出不对。

得知缘由后,卫兵放了行。

顾郎中跟在那人后面,发现路越走越偏,忍不住问:“伤患人在哪里?”

卫兵意味不明的笑了下。

而后他脖颈一重,眼前黑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已是在一间不知何处的茅草屋中。

他被人捆住双手,遮上双眼,听得人问:“给你个机会,赤目鸩毒到底是怎么压制住的?”

脖颈传来锐利的冰冷。顾郎中知道是他们用刀抵在自己脖子上,瑟瑟发抖,“是......是我发现的古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