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再世权臣 > 第37节

第37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高朔解释道:“僧人用大陶缸盛放芥菜,使其自然发霉,当绿毛长到三四寸时,将大缸密封埋入地下,待到数年后挖出,芥菜早已化成水,便是‘陈芥菜卤’。苏大人若需要大量发霉之物,估计这是全京城最多最集中的了。”

苏晏喜上眉梢:“对对,就要这绿毛,有多少要多少!能治肺炎,就说明有杀菌效果,走,我们这便前往天宁寺,向僧人购买。他们若是不肯,我便用太子给的腰牌向五城兵马司下令,让他们去讨要,县官不如现管嘛。”

高朔心道他是金榜题名的进士,博览群书,说不定还真知道些神医秘方,不妨随他走一趟。

苏晏和家中小厮交代一声,当即与高朔骑马出发,疾驰往天宁寺,与主持沟通此事。

僧人听说是作救命用,便同意舍了今年份的陈芥菜卤,当场开缸,取出所有发霉的绿毛,密封好,将罐子交到苏晏手上。

两人又马不停蹄赶到沈柒家中,已是日头偏西。

沈柒单门独户地住在个静巷的大院子里,房舍是从一个外放的京官手上盘下来的,三进两院过道厅,共有七十多间房,是四品官的规格,锦衣卫身为天子亲军地位煊赫,五品也住得,又养了不少婢女、仆役、账房、护院之流。与之相比,苏晏的小院虽也是三进,面积却不大,仆从又少,相对他的官阶显得有些局促了。

高朔进了院门,与管家耳语几句,便带着苏晏直奔主院正房。

他在廊下驻足,对苏晏道:“千户大人便在里面。我一个外人又是下属,不好入主人家内室,苏大人请自便。”

苏晏心想,我也是外人啊,怎么好自便。但到底牵挂着沈柒的伤势,抱着罐子推门进去。

房内三五婢女捧着水盆、药碗、纱布往来,见个陌生少年闯入也不吃惊,行个礼道声“大人万安”,便自顾自忙去了。

苏晏顾不得奇怪,快步绕过嵌装了书画屏条的黄花梨螭纹十二扇围屏,进入寝室,一眼便见床榻上俯卧的身影。

沈柒赤着上身,趴在卧单上,没有扎绷带,只在背部盖了层用沸水煮过晒干的白纱布,不多时便吸饱血污,守在旁边的婢女便小心翼翼地揭去,再换一层干净的。

苏晏赶到床边,放下罐子,低声问:“千户怎么样了?”

“高热两日一夜,灌了不少汤药,热度退下几分又上去,反反复复。大夫方才来看过,只是摇头叹气……”

苏晏俯身,迟疑一下,伸手去揭沈柒背部盖的纱布,下一刻,便被触目惊心的伤势撞得后退半步,狠狠吸了口冷气。

“他这是受了什么刑?如何……”整个后背稀烂不堪,看不到一寸正常皮肉,仿佛猩红色泥淖,两弯蝴蝶骨处依稀透出森白骨色,惨不忍睹。

婢女哽塞答:“是‘梳洗’。”

苏晏手脚冰凉。

十大酷刑之一的“梳洗”!即便是五百年后仍赫赫有名,翻开古代酷刑历史,血腥气透纸而出,令人闻之色变。

他不由自主跪坐于床前,向前倾身,颤抖的手指轻轻握住沈柒的手,心口被对方灼热的皮肤烫伤。

第四十四章 欲擒故纵的吻

沈柒头侧在软枕上,脸朝外,双目紧闭,眉头痛楚地锁着,脸颊殷红得不正常,热气从皴裂的嘴唇间吐出,一丝一缕,忽轻忽重,仿佛难以为继。

苏晏指尖从他的手,移到他的脸,抚平眉间拧紧的纹路,低声道:“非常时刻行非常事,你若是醒了,可别怪我擅作主张……不,宁可你怪我,也要撑过这一关,快点醒啊!”

他转头对婢女道:“千户眼下这般光景,药石罔效,我手上有个偏方,姑且一试。”

婢女俯首行礼:“千户大人昏迷前交代过,若是苏大人前来探望,无论做什么,下人均不得阻挠,若有吩咐,一应照办。这府中人人都见过苏大人的画像。”

苏晏这才反应,进入沈府后为何一路畅通无阻,连下人们见他擅闯内室,也毫无殊色,只是恭敬问安。

沈柒早就料到他会来。或者说,派高朔将扳倒冯去恶的证据交给他,又欲擒故纵地告知他自己伤势严重,就是逼着他前来。

但苏晏对此并无半点不快——他知道沈柒惯耍心计,至死也改不了,高朔“失口吐露”是假,可这千钧一发的病情却是真的。

沈柒此举,何尝不是想见他最后一面?他何忍以机心见责。

苏晏对婢女道:“为了制药,我需要一些器物,你报给管家,让他立刻吩咐下去尽快备齐,救人如救火。”

婢女一听,连忙道:“苏大人尽管吩咐,下人们绝不敢有丝毫怠慢。”

苏晏用旁边书案上的笔墨,在纸上写下林林总总的工具和材料:竹条纱布棉花做的过滤漏斗、底部带孔的大竹管、菜籽油、炭粉(他备注到,最好用兽金炭或银骨炭,炭粉越纯净越好)、蒸馏水、白醋、海草……

这一大罐绿毛是未提纯的青霉菌,不能直接使用在沈柒身上,否则他十有八九会死于霉菌分泌物,而且比不用药死得更快。

虽说苏晏前世看过不少杂书,有一本唐人闲笔上曾提到过,长安的裁缝被剪刀扎伤手,伤口发炎化脓,便是用长满绿毛的糨糊敷涂,最后治好了——但这只是孤例,万一是因为那个裁缝伤口不大又走了狗屎运呢?万一是作者瞎忽悠呢?

这办法太原生态了,危险性极大,苏晏不敢用。

那么就只能试着自己提炼了。

青霉素的土法提炼,前世网络上遍地都是,苏晏也看过,十分怀疑成功率。

因为高产菌株基本都来自实验室培育,自然突变的概率很低。更何况前期需要至少七天的培育时间。培养液虽然容易获取,米汁混合芋汁就行,但时间有限,他不得不省略这一步,只能寄希望于僧人们几十口芥菜大缸里长满的青霉菌,以量取胜。

过滤漏斗可以现做,材料简单,只是需要注意消毒。

蒸馏水也不困难,这个时代盛产花露,去花露作坊就能买到。

酸性水就用白醋。

碱性水,没有苏打,就用海草煮汁。海草可以在水产店买到。早在宋代京师就已经有了水产店,蛤蜊干、瑶柱、虾米等都能从海边运来,更何况是商业和物流更加发达的铭代。

分离管……这个比较复杂,实在是没法现做,只能用下方带孔的竹管勉强凑合着用。

沈府的管家是沈柒千挑万选的,精明能干,拿到单子立刻分工派遣仆役,采买的采买、制作的制作、熬煮的熬煮,前后用了一个时辰,紧赶慢赶,终于将所有器物备齐。

苏晏第一次把理论化为实际,操作起来格外小心翼翼,唯恐哪一步行差踏错,导致前功尽弃。

他跳过菌株培育这一步,直接用漏斗过滤那一罐子绿毛水,然后加入菜籽油搅拌静置。液体分为了三层,只有最下层水溶性物质中含有青霉素,从竹管下方小孔导出。

这样的溶液还有很多杂质,需要进一步分离和提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