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明宫小食光 > 第69节

第6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梅香和其余两个小宫女忙过来搀扶住周姑姑的胳膊,伺候她用膳。

说实话,周姑姑身子不舒坦,其实并不大想吃东西,但不能不给中宫娘娘颜面,因此周姑姑夹了两三块鱼肉吃。

吃了饭就吃药,黑漆漆的一碗药,墨水一样,端在手中犹嫌苦味中,恨不能屏息,那入口有多苦也可想而知了。

梅香递上一方锦帕,在周姑姑嘴角揩了揩。

周姑姑轻声道:“梅香,我想与你说两句话。”

“好。”

两个小宫女收拾碗碟的速度又加快了些,须臾,便拎着食盒退了出去,顺便将门合上。

梅香挨着床坐下,离得很近,膝盖都挨着乌木床板。

“有什么话您说,我听着。”

周姑姑看着她:“女医说,我的病如何。”

梅香眼睛都不眨:“静养些时日,便好了,人上了年纪,多多少少有些小病小灾的。”

“你一向机灵,坤宁宫上上下下的宫女,没有比你更机灵的。”周姑姑道,“可你骗不了我。我的身子,没人比我更清楚。”

周姑姑笑着道:“老话讲,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我今年七十三岁了,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乱讲。”梅香急了,“您一定能好好的,不过跌了一跤而已。”

周姑姑摇摇头:“我此生无儿女,所牵挂的除了你们几个,就只有娘娘。别说我托大,私心里,我都把你们当孙女看。你,我是不担心的,坤宁宫管事牌子的位置,你会坐得很妥当。秋菊那孩子,心大,一向会自己找乐子,想来也会顺顺当当。可是娘娘……可是娘娘……”

言及此,周姑姑垂下眼眸,好似回忆往事一般,缓缓道:“当年我分到娘娘身边,她漂亮的像是广寒宫里的嫦娥,雕栏玉砌、锦衣华服,都是很好很好的,可不知为何,我心里却觉得她很孤独。后来万岁爷整日陪着她,又有了太子爷,我看着娘娘方才没了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

“我就是立刻死了,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只是娘娘如今身怀六甲,听说我走了,想来一定很难过。若是这样,我便是在黄泉底下也不能安心。”

周姑姑握住梅香的手:“最好的办法,是你们先瞒着,等娘娘诞下皇嗣,出了月子,养好凤体,再缓缓的告诉她。”

梅香摇摇头:“宫里的事,怎么瞒住娘娘?”

“只要万岁爷同意便可。”周姑姑冷静分析,“放心,不用旁人去担这个责,我扎了银针,倒也能走几步路,到时候我亲自去与万岁爷说。你只要帮衬一下便可。”

梅香还是摇头,话语里已带着哽咽的意思:“何必呢?你老人家一定会好起来的。”

“若是能好,那我照旧回坤宁宫来。”周姑姑轻轻拍一拍她的手,笑道,“两手打算而已。”

周姑姑把手一松:“你还有很多事要忙,去吧,别在我这儿浪费时间了。”

梅香眉头紧蹙,深深望了周姑姑一眼,起身,在地上结结实实磕了一个头,方退了出去。

天仍是阴沉沉的,很冷,可能快要下雪了。

梅香仰头望着天,立了好一会儿,身后跟着的小宫女也不敢催,只跟在后头等。

寒风吹过狭长的宫道,呜呜咽咽,风声喧嚣,连夹道的宫墙也显得不那么鲜艳,红得很暗淡。

等心情完全平复后,梅香方才直视前方,大步流星往前走。

中宫娘娘还吩咐好些事情要她做呢。

第89章

七日之后, 燕京小报的头条大篇幅报道了一个民妇的故事。

与以往简洁的版面不同,这则故事占去了整个甲版,第一眼看上去像是把后头的小说传奇挪到前头来一般。

前来买报的仆妇见着这版面, 翻来覆去问了卖报人好几遍, 再三确认之后, 方满腹狐疑的将崭新的报纸带回来了主家府邸。

如今京城里不少识字的夫人太太, 都习惯托家人买几份报纸看。不然,后宅夫人们彼此往来之时, 都跟不上话题。

龚太太也有这习惯,接过仆妇送来的燕京小报, 她立刻看了起来。

头版很奇怪,竟然是说的一个民妇。这民妇姓齐,是一个寡妇, 带着一个小女儿孤苦伶仃的过活。那执笔者文采极好, 朴素无华的大白话,寥寥数笔, 便勾勒出一如元曲大家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一般的氛围。

龚太太读至此, 不由得为这齐寡妇掬了一把辛酸泪, 只盼着她与女儿的日子能好过些。

她低头往下看, 其中写到在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忽然慈幼局开了一家绣坊,愿意让齐寡妇进去做工,甚至同意她做工的时候将女儿寄放在慈幼院,于是母女两人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又因绣坊所出品的棉布极其低廉, 在这个寒冬,齐寡妇终于能给女儿买上一身厚实的棉袄,而不是打了补丁的衣裳里塞芦花。

看完这个报道, 龚太太很是欣慰。感动的同时,她心里有些疑惑,如今的棉布难道便宜到了这地步?

龚太太反倒下一版,只见上头还有一则消息,正好给她解了这疑惑。原来慈幼局纺织厂之所以能产出这样物美价廉的棉布,是因为有两种改造的织机,叫织女机与鹊桥机。但这两种织机是皇宫大内研制出来的,工艺复杂,民间没有,也不对外出售。受织机数目的限制,慈幼局纺织厂生产的棉布也有限,如今只供应那些家境贫寒之人,棉布数量亦有限。

看到这,龚太太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若是她们家能弄到一两台织女机与鹊桥机,也如慈幼局纺织厂一般生产多多的棉布,那不是能赚大发了么?

她向来是个很有头脑的人,有了这个念头,连后半截报纸也懒得翻了,抱着手炉坐在官椅上,心里想的全是怎么跟皇宫大内牵线搭桥。

这年头官作得大的,亲戚求亲戚,朋友求朋友,七弯八拐,总能与皇宫扯上点牵连。不说娘娘侍长,女官太监总是能扯上一些关系的嘛。

像龚太太这样的高门夫人,京城富贵之家的族谱那可都是门清儿。她略微思量了一下,就想到她娘家妹妹的小姑子所嫁郎君似乎跟坤宁宫管事牌子文瑞康有些交情。

说起来,龚太太娘家妹妹的婆母再过两日便是大寿,她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消息,去打探打探。

龚太太与夫君通过气之后,便精心挑选了一个红珊瑚盆景作为贺礼,满面笑容的去她妹妹的婆家拜寿。

龚太太的妹妹也不是个傻的,见姐姐这回送来的贺礼比往年要厚上三分,便知道姐姐一定有事要帮忙。于是寿宴之时,她寻了个机会,悄悄问姐姐:“是有什么事要帮忙?”

“我听说你那小姑子的丈夫与文公公有些交情。”龚太太笑道,“不知方不方便,为我们引荐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