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蜜儿(美食) > 蜜儿(美食) 第2节

蜜儿(美食) 第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却是明远笑着答话,“自然是在大人藏在花园假山中的私银库里。”

“……”张岐山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跌落去了地上,那银库里的东西见不得人,他素来藏得极好,自想着让张欣兰躲在里头,便不能被人发现。怎料得到…

“张大人莫非以为,陛下不知道你那些腌臜事?”明煜撂下了茶碗,清淡笑着与张岐山道,“今日本不过奉皇后娘娘懿旨来拿人,若方才入门的时候,张大人便将人交了出来,该也牵连不到张大人身上。果真,张大人还是爱女心切…”

张欣兰摸爬着来抱起父亲的脚踝,“阿爹,阿爹替我跟陛下求求情吧,我…我不是故意要害姐姐的。全是她,她自己怀了孩子,还要去高处,失足摔倒了才难产,怎么能怪我呢?”

张岐山冷笑了两声,失了魂儿似的,眼下保不住的,岂止小女儿一个…那些见不得人的银两,该得将整个张府送上断头台…

明远一旁提着张欣兰的衣领子回来,又温声劝了劝,“小小姐莫怕。不过是敬王妃想要见见你。与我们去一趟便好。”

张欣兰摇着头,泣不成声,“我不去。郡主死了,孩子也死了。敬王妃定不会放过我的。你们等着,等将军从北疆赶回来,定会护我。”

明远笑着,“就怕是将军军务繁忙,赶不回来了。”说罢了,便也没再与她废话,对明煜一揖,便将人押走了。

张欣兰的喊声还在门外,张岐山早已醒觉过来回天乏术,理不得她了,等人出去了,方对明煜拜了一拜,声音沙哑着央求,“张某自知有罪。只是夫人还卧病在床,每日三餐须得按时服用,张某想求明都督,临行去镇抚司前,赏府上家眷最后一口好饭吃…”

**

时近中午,小厨房里正忙碌,烧水的烧水,炖汤的炖汤。张府奴仆正为张家家眷张罗最后的午膳。一旁紧盯着的禁卫军小议着:

“都是要入镇抚司的人了,还想着吃好的,真是好心情。”

“吃惯了好的,怕入了狱享不起口福了。”

小统领胡顺边督促着家奴们“将菜护着好了,别凉”等话;边搭着一旁同僚的小议,“既是张大人开口求的,都督方才交代照办,说是文人多爱惜体面,张大人位居一品,也该得送他一程。”

话正说着,吴尧从外头回来,绕来胡顺身边笑道,“顺哥,张夫人爱吃的汤粉条儿,刚去巷子口上寻了档口过来。”说着正指了指身后跟着的两个推车的小丫头。

胡顺正忙着,直吩咐道,“行了。你便带她们先去偏堂里送食罢。”

吴尧笑着,“顺哥,方才我尝了这汤粉条儿味道不错。那一堂的人也吃不完,兄弟们还饿着,不如与大家伙儿一道儿用作午膳了。”

胡顺笑了声,“你倒是周全。一会儿先与都督和同知大人也送两碗去。”

“得!”吴尧应声,客气地一揖,便就领着人往偏堂里去了。

**

张家大堂里清冷了几分,只剩得一人高坐,接着品茶。不时有禁卫军入来回报。

“都督,方才那些尸首已经打点好了。”

“都督,张府家眷已都请去了偏堂里用膳。”

明煜拨着茶水,淡淡,“看着他们好生享用。”

明远办好了将张欣兰送去敬王府上的差事,折返回来大堂,便又一揖,“兄长,那假山银库中都清点妥当,共是三万二千两。兄长看看如何处置。”

座上那人简单几个字,“照老规矩办。”

明远暗自一笑,“是。”老规矩,便是上皇帝六成,明家四成,再拿出些来犒赏禁卫军等兄弟。此回下来,明家入账一万二千两。明远心中还在盘算着数目,却忽的听得大堂门外兵士们嘈杂。忙又请了明煜,他出去看看是什么事端。

行来大堂门外,明远只见雪地旁停着架小车,车上还烧着炉子,水滚了正腾着热气儿。一干禁卫军兵士围着炉子旁,搓手取暖,嘈杂便是从那儿处来的。

人群正中,女娃儿不过十三四岁模样,一对杏子眸微垂,羽睫漆黑扑腾在粉面儿上。着一件略陈旧的粉红绣梅花小袄,卷起袖口,正立在炉前张罗着吃食。唯独耳鬓旁簪了一朵白花,似身上戴着孝。

明远看踟蹰了几分,醒觉回来,喊了一旁吴尧来问,“这女娃儿怎在这儿?”

吴尧便将方才都督让人做饭,为张大人送行一程的事情与明远说了。罢了,又多解释了句,“张夫人病着没什么胃口,唯独想着甜水巷口这家粉条儿。都督便吩咐小的去张罗了来。”

明远微微颔首,“张夫人要的吃食送进去了么?”

吴尧:“去了,方才另个小丫头送进去了。”

明远吩咐,“兄长不喜人多,办完了差赶紧叫她们走。”

“是。”吴尧应声,又行去了女娃儿那儿端了碗粉条儿来,“同知大人午膳也还未用,尝一碗吧。”

明远摆摆手,“你先送进去与都督用上。”

吴尧“诶”了声,方端着那碗吃食入了大堂,却见自家都督正起了身往外头去。吴尧忙笑着问,“都督可是饿了?小的与您送吃食来了。”都督目色却只从他手中汤碗扫过,“不必放下了,我不用。”话毕,便又行出了门口去,问起“何事嘈杂?”

吴尧一时不知如何答话,只好跟着又出来。

明煜行来门前,只见堂前兵士们正问那女娃儿讨碗粉条儿吃,女娃儿年岁尚浅,还未长开,一张小脸却生得讨巧。便就有兵士故意逗她说话:“这粉条儿怎和平日里见的不同?什么做的?”

女娃儿答,“山芋做的,自是和白米做的不一样。官爷觉着味道可好?”

另一人抢了话去,“好,好绝了。那,这酸汤儿怎这么鲜。”

女娃儿笑道,“自家酸坛子腌的冬菜,新鲜的牛骨,熬了整夜了。”

又有人问起,“这酱牛肉嫩得慌,可也是你自己做的?”

女娃儿扇了扇眼睫:“嗯!我们李家的卤水儿,别处可都寻不着。”

几个兵士嬉笑起来,“人也一样。嫩着!”

女娃儿这才听了明白,不是什么好话,一瘪嘴便不出声儿了,兀自又涮了两碗粉条儿,浇上一勺酸汤,再扑三五牛肉薄片,撒上葱花儿。将碗搁在地板上,便收拾要走了。

多有人还不依不饶,“可别急着走,还没饱呢,再来两碗!”

“没有了,给你看,桶子里都空空的了。”女娃儿掀开了装粉条儿桶子上的白布,果真空空的。

吴尧跟了过来,赔笑着与兵士们道,“这都卖完了,都督让我来送人走了。”吴尧说着指了指身后立在大堂前的明煜明远,一干兵士们便如老鼠见了猫,顿时静如呆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