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铁血宋徽宗 > 铁血宋徽宗 第222节

铁血宋徽宗 第222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200章 章台柳章台柳

李乾顺嘱咐年轻的官员:“一定要追上魏季礼,在大宋境内也要追上他,边关如果开战,也不要去求见主帅、不要透露分毫。出兵的主帅不会放弃攻城夺寨的功勋,但出使外国的丞相也肯定不愿意放过这桩功劳,这足以让他封国公,封侯,名垂青史。赵佶他压得住党争,压得住文武之争吗?”

那位贪婪的魏季礼魏相公,一定会劝官家放弃征服更多的土地,仅收下五座城池,这是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来的城池。

这年轻官员就是在朝堂上吵成一团时,站出来条理清晰的给李乾顺讲清楚割让土地的好处的人,姓梁,名章台,和已故梁太后没有亲戚关系,梁姓是西夏汉人大姓。

梁章台问:“陛下打算割让哪五座城给他们?”

李乾顺说了三个位置看起来不错的城池,这三座城池在山地关隘上,在宋朝看来是易守难攻,实际上这山长得有趣,对着宋朝那边是悬崖绝壁,对西夏这边是缓坡。而且山上只有几倾地种菜种粮食,水源也有限,寨子里能驻扎两千多人,虽然控制的山地范围很大,但是~费钱又费力。谁都知道,采集远不如耕种的收获大。

“你到了宋朝,主要就是商谈这两件事。宋主要亲自来与我会盟,还有具体要的城池。”

李乾顺严肃的命令他:“你要拖延时间,拖延到牧民百姓撤离,秋收的粮食晒干净,全部运走为止。”这大概需要一个月,百姓们要带着全部家当搬走,一个人都不许留下。

梁章台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肃穆的应下:“臣遵命。”

宋夏之间的边境很长,何止五座城池,有许多座,还有很多山和草木不生的沙漠。西夏只能做好全面防御准备。西夏派出的使者得到西夏王的命令,抄近路直奔宋夏边关的大路而去,要追上魏相公。

魏季礼离开西夏境内时匆匆忙忙,恐怕李乾顺突然糊涂的报复,扣留使团作为人质。回到宋朝边关就放心了,不急不缓的往凤翔府行去。

魏相公回归大宋,就是宋军发起进攻的信号。

边关将士们早就将从未见过的大火炮、官家亲自绘图研制的墩炮(原创者为戚继光)、还有那些更大的炮弹盘了一遍又一遍,这火器的铜壳上防锈的猪油都被他们摸干净了,厨子们骂着街,痛骂这些手欠的大头兵,京城来的两组会使火器的禁军高冷的抢走炖菜用的羊油,重新涂在火器上。

士兵们闻着手上有点臭臭的猪油,小声嘀咕:“是姚将军带头摸的,你敢骂我们,你敢骂姚将军吗?”

“就是,要不是姚将军说可以摸,不会坏,谁敢碰啊。”

现在终于可以拿出去用了。连着火器营提供的火炮射程和角度计算公式一起带上,实战尝试如何在斜坡下方攻击坡上的城寨。

姚雄又看到一辆车的车轮子后面没垫那些三角形的石头,正在缓慢又自由的向山脚下倒退,不禁大骂:“这该死的地方,怎么永远都是上坡!你们还不将滚木竖过来放!火炮、炮弹要是滚下去,砸死人了,自己爆炸了,横竖是个死!”

随即按捺脾气,问旁边的都虞侯:“算出来了吗?”

都虞侯拿着安装在一根木棍上的瞄准尺,按要求把木棍抵在肩膀上,对着山和城寨瞄准了半天,又翻着手册,记着数据,估算了山的高度数据,又结合山和城寨之间的角度,仔细计算抛物线,手册上有几道例题,他最近几年早就研究透了,只是一紧张算的有点慢。

“将军,有七成可能炸到鸦城内,如果炸在山上,也能有一片落石。但炮手可能会被震的跌落悬崖。所以最好在这个地方轰炸。”

姚雄研究了一会,又问做好准备的小组:“看明白了,记清楚了,爬山就爬到这儿,不能再高。”

小组:“将军您放心,一定能在这儿点炮。”

姚雄依旧不放心:“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们这些小子在山上,打旗号也看不见,如何得知自己爬到山上什么地方?”

小组也解释不清楚,但他们再三保证自己可以做到。“将军只管放心,倘若做不到,小人等提头来见。”

姚雄叹了口气:“你们若是做不到,恐怕要从山上滚下来。”

火炮有一个组合套装,除了计算公式之外,还带有测算距离用的瞄准尺、以及抛物线计算本和几个常用的数据。在火炮射程不足五百米的时候,本来不需要弄这个标准尺,但官家在三个月前,在被群臣劝阻说山地作战不容易的时候,就在寝殿里一顿狂翻,最后是工部找出来翻出来压箱底的样本,一种能用目测距离和高度的、竖着的、镂空带有刻度的尺子。嵌在一根木棍上,当木棍抵在人的肩膀上时,视线和尺子垂直,测量的比较精准。

这东西在二十年前就被林玄礼叫工匠们做出来,因为一点用都没有,就搁置到现在。

这本是在□□的瞄准镜发明出来之前,用来测量距离计算角度用的瞄准尺,军迷都知道这东西,在射程不行的时候用不上,一旦射程足够远,就成了决胜关键的尺子。

通过实际试验证明这尺子很准。

涣城,天水寨,鸦寨,裹儿寨,金城,这五座西夏城池相距不远,其中有四座城寨在秋收粮食和戒备宋朝进攻之间难以抉择。鸦寨不担心这个,这破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种不了粮食,只关门守城。

攻城势如破竹,守城的坚不可摧。

城头上丢下去的滚木礌石能顺着斜坡一直往下滚,杀伤力比平地上高的多。宋兵顾着躲闪和蹲下用盾牌抵挡滚下来的木头石头,攻击之势稍缓——他们并不是进攻的主力。

这次进攻的战术不是靠人海堆上城头,靠的是人海掩护下的推到城下的火炮。

姚雄作为边关单独领军的将领,在回京述职时曾有幸被官家安排去火器营观看火器演练,看完那次之后,就魂牵梦绕,一直都想指挥打一炮试试。

另外有两支小队背着将近四十斤的虎蹲炮,还有十斤一个的炮*弹,拿着镰刀、朴刀,一路披荆斩棘往山崖两侧攀登上去。这两支小队都由善于采药的山民和番兵组成,背着几十斤东西,在没有路的山地斜坡上攀爬,对他们来说不算难。

虎蹲炮只有二尺长,射程仅有五百米。根据抛物线简单计算的结果,应该能擦着山崖,顺着山势,落进鸦寨里。

山民番兵背着竹筐,没入稀疏的树林中,缓缓向上方移动。

根本不在意会不会被西夏城中发现,发现了也会被当成瞭望、扔劝降信的人。

搬上来的木拒马能挡住这些滚木礌石,就在城下五十米处,城下往城头上射箭,等着山坡下更多的军械运上来。

战争就这样同时成五座城池开始。西夏其他边关的军队按兵不动,随时准备应付新的敌人。

大宋发起的攻击有效,炮火轰炸到城墙上时,炸的地动山摇,黄土飞溅,让西夏兵以为神佛发怒,雷公下降。但厚实的夯土城池没那么容易被打破,打掉了两尺厚、一丈直径的一个坑,坑后面还有将近两丈的厚度。

火炮的威力不可谓不强,夯土城墙是坚硬如铁,刀砍斧剁都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

但这威力还不够,放了两炮就热的像是要烧起来的红铜炮身不能持续攻击,距离轰破城池还距离很远。

准度也不足以瞄准城寨的大门,大门其实不大,外包铁皮,里面是硬木,姚雄知道现在城门洞里一定填满了土和石头。

梁章台在带人飞马赶路时得知了消息,他知道时刚好是发动进攻的第二天,不敢迟疑分毫,继续带人往前狂冲,绕过交战区域,从还没开战的银城穿过去,到了宋朝边关城下,表明来意:“西夏王命我送一封信给大宋的魏相公。魏相公不久前出使西夏,与我主商量了一些事,你们都知道吧。现在我有急信送往魏相公处。”

两国交战也不阻碍来使,边将主动派兵追上魏相公一行人,他很快就顺利见到了魏季礼。

魏季礼见到这个一路颠簸、满面尘土的年轻人,真是满脸往下掉尘土,西北的沙尘不是跟人闹着玩的。又问明白了原委,他大喜:“好!迷途知返,未为晚矣。随本官前去见驾。”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