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铁血宋徽宗 > 铁血宋徽宗 第139节

铁血宋徽宗 第139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及归家时,萱堂悲啼,幼女惊惧,朕推己及人,甚怜之。

考题:君王之爱民若子、士卒黥面之得失利弊、刺配罪犯与报国参军义勇等同之不公。

写完之后先给皇后看了看:“英英,你觉得我写的怎么样?是不是说服力很强?”

王繁英:“嗯。准备好了吗?官员们不会支持这件事,你提拔的官员也不会断然支持,这虽然仁爱百姓,但是违背祖宗成法。”

林玄礼放个白眼,众所周知,仁爱和祖宗成法谁更重要,就看当时这群大臣支持哪一方。夸赞完文景之治继续可以反对某一项和汉文帝如出一辙的行为,就像他们吹着唐太宗,又反对各种项目一样。

“如果当皇帝的不顶事儿,就算董卓脸上刺了军籍,丫一样能谋朝篡位,这玩意都没有用。我挺希望给百姓留一个自愿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等战后解甲归田的机会的。解甲归田,这个词多好啊。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庆历年间,朝廷准备把义勇收为禁军,司马光说他们无罪不应该如此,义勇们听说这事儿大为恐慌,没几天时间就跑光了大半。”

王繁英问:“好男不当兵嘛。这话我也听过。当初家里人劝我别嫁给你,就说你身上有刺青,甚不雅观。”

早就明确了两点:第一,刺面必须得改,就不说当兵有多荣耀,也不能和犯罪划等号。第二,防止逃兵问题,还是得刺。现在常用的是手上、臂上、耳朵上(以番兵怕被杀了冒功为主)或者腿上,其实都行!后脖子其实更合适,平时遮的严密,需要查的时候一扯领子就能看见。

重文抑武要从管制上管理武将,不是全方面的鄙视普通士兵。

林玄礼看着手臂上的狮子牡丹图,异常清醒的抖腿:“朕自继位以来,还没和他们较劲过呢。臣下大概都知道,朕不是个好脾气的皇帝。现在也算是那啥啥之剑悬在他们头顶,他们等了这么久,终于要落下来了。”

王繁英:“那啥啥…之剑?真的叫这个还是你忘了。”

“我忘了。”林玄礼拔出手旁的宝剑,端详了一会:“这是新铸的,我看工艺不错。宣德宝剑。嘿嘿嘿嘿。先给你玩,别让小姑娘碰着啊。我现在是不是应该把小宝带过来培养感情了?”

王繁英想了想:“你可是皇帝,他会和你有感情的。”不用怎么努力培养,谁都愿意和你有感情,你也不用哄人,人家有机会哄你都要感恩戴德。

又回去批奏折。

魏季礼和童贯互相飞了一会眼神,两人都看过这次殿试的题目了:“官家,殿试题目这样大事,要不要请相公们进来商榷?”

林玄礼瞥了他俩一脸:“此事由朕专断。”提前写出来,不瞒着你们,就像看看章惇有没有在我身边安排情报人员。他应该没这个本事吧。

我等他冲进宫来骂我。然后我削他!他要是不来催我,我就等殿试再拿出来,让他们措手不及,来不及招架。

……

依旧是三日一朝,小朝会,就在殿内,三十多人。

林玄礼也没穿正式的朝服,穿着雪白的圆领袍,戴着展脚幞头:“众卿,朕怜悯贫穷的举子,考试之后无钱归家,打算拿出几万贯来,给他们充当旅费。距京五百里地以内的不给,再怎么没钱饿两顿也能走回去,五百里到一千里的,给钱一贯。一千里到一千五百里,给钱两贯。一千五百里以上的,给三贯不等。同时铸一两重的铜牌,留作纪念。”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参加科举……大概几千人?一万人呢?一两的铜就三十文钱,给富裕一点的做个纪念奖。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穷的人,都想要这个。

这是个战略,出考题是为了推出我的政策做预热,给钱则是收买名声,安士大夫之心。

户部尚书立刻提出反对意见:“官家,臣以为不妥,从未有此先例。眼下国库虽然充裕,但举子上万人,这就是……得拿出三万贯?”

礼部尚书立刻反对户部尚书:“官家宽仁爱民,教化民众一心向着学,功莫大焉。今年进士科的名额比往年少,并非官家不爱惜人才,而是优中选优。花一点钱,受天下士人之心,这有何不可?臣以为,这些钱其实有点少了。”

户部:钱钱钱!

礼部:美名!美名!

户部:败家玩意!

礼部:死抠门!

林玄礼听他们吵了半天:“不少。这就是意思意思,足够他们路上吃饭的。给的多了,国库负担不起,一路上不安全,又担心有人假冒举子领取钱财。”

礼部尚书继续争取:“官家容禀,大宋幅员辽阔,足有万里之遥。”给官家算了一笔账。

林玄礼扣门习性发作,反驳道:“原本连这一两贯都没有,举子们一样能来科考,考完了一样回家去。朕怜惜他们,也不准备承担全部路费。”

章惇听够了,出了一记狠招:“既然**(礼部尚书)不同意,官家,此事就此作罢如何。”

林玄礼露出了‘哇你真是个坏蛋’的微笑:“好吧。”

礼部尚书脸都青了,这一下没争取到,反而是他阻隔皇帝施恩与士人,不仅这些没拿到钱的士人要骂他,就连朝廷官员都要说他阻拦仁政,陷官家于刻薄寡恩。

户部尚书不依不饶:“官家!!此非常例!”

只此一次,您不能在黄河泛滥、或打仗时再给举子们发钱,然后问我为什么没有钱。

“说得对,只此一次。”林玄礼心里一算,朕要是活三十年,就得有十次科举,好多钱哇!

朝会之后,章惇单独留下:“听说官家已经写好了试题。”

林玄礼精神一振:“是啊。你以为如何?”

章惇迷惑不解:“臣不知道试题内容。臣打算让开封府撒出人去,以免有宫人偷盗题目外泄。也请官家下令宫门严查出入夹带之物,昭告宫人,事涉泄题者,剐。”

林玄礼皱眉:“啊呀,真不该写的那么早,下次出完题记在心里,等举子们都到了集英殿再宣布。”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宫人偷看题目拿出去卖,这个有先例,也有可能是章惇看到题目之后不敢明着反对,悄悄泄题给士子,然后再告诉我一下,逼得我不得不改题目。

章惇:“那样最为稳妥。臣告退。”

“等会。我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你。”

章惇有些惊讶,也很警惕,官家很可能又戏谑我。“不敢当。臣愿尽力一试。”

林玄礼踟蹰了一会:“神宗有王安石,六哥有你,都是心意相通的重臣能臣。我登基已有一年,没见有谁有这般潜质。虽是高朋满座,精明强干,并无一人与我心意相通。”

就小豪猪知道我的心,她还懒得不得了,就喜欢窝在后宫里吃饱了招猫逗狗玩鸟扒拉小孩玩。

章惇惊疑不定的看着官家,心中一瞬间闪过三千多字的内容,各种可能都思量周全了。决定说实话,并且婉转一点:“官家,您一直担心有人投您所好。臣没读过各地官员的奏本,但其中一定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治国之策。大宋人才济济,官家喜欢的那种允文允武的官员,不在少数。先帝与王安石畅谈入夜,几乎留他住在宫里。臣也曾对先帝整日奏对。官家批阅奏折虽然勤奋,但不曾和看重的臣子深谈。”

心意相通你得聊吧,官家不多说话,大臣就很紧张,连自己猜对没猜对都不知道,官家的十年计划、终生心愿是什么也不知道。这就只能战战兢兢的工作。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官家自己拒绝沟通,在大臣奏对时不推心置腹,再怪大臣不懂他,这就强人所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