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铁血宋徽宗 > 铁血宋徽宗 第131节

铁血宋徽宗 第13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林玄礼先审视的看了看周围环境,严重怀疑对面那娘们想把自己诱入包围圈,那种咻咻咻跳出来八名壮汉伏击的包围圈。

虽然皇宫的门禁和安保非常好。虽然他腰间佩着一把新入手的唐刀,依旧觉得荷花池里都有可能跳出来几名刺客,或是暗箭伤人。

“带她过来见朕,别吓着她。”官家手按着刀柄,不留痕迹的信步走到一颗参天大树下。抬头看了看树上,安全。“弹弓给我。”二十米内例不虚发的弹弓,外加一袋铁弹子,这是在皇宫里便携又不会引起怀疑的远程武器。

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一点。

走过来一个穿着粉色褙子和白色百褶裙的小姑娘,纤腰一束,婀娜多姿,头发上只用了银簪,插了几只花。

“你是那个宫里的?”林玄礼温和而不失威严的问,他心里想:[是穿越过来的刺客吗?唔,不是设伏,难道想在床上暗杀我。]

[在历史上,她很有可能就在这里被临幸,然后就被忘了,除非活特好。我觉得没有人能比王繁英更厉害。]

[而在言情小说里就不一样了,她可能凭借美貌和娇憨,呃或者是普通但甜美温馨啥啥玩意的俘获皇帝,收获一生一世一双人成就?]

[但是朕只想问问,难道见在没有宫规?一个宫女都能在宫里单独行走?逛御花园?她们不是应该被约束行动范围,一天到晚干活吗?宫规何在?]

[六哥:佶儿冷静,你有点被行刺的 ptsd。]

[你不对劲,你怎么知道 ptsd?]

[六哥:呃,你再想想??]

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红着脸,偷眼看官家,他那样年轻、高大、英俊又温柔,朱唇含笑,眼神温和,薄裳贴在身上勾勒出精美的线条,既强壮,又儒雅,性格还好。

几乎每个宫女都像被官家临幸,那真是铁饭碗一样的好运,只要有封号以后就不用工作了,而且这是她们唯一可以幻想的男性。当官家年轻又英俊时,这种幻想变得更加粉红和柔软。

林玄礼露出一个多年前应付女客人的微笑,笑着摆弄自己手里的弹弓:“谁叫你到这儿来的?”

“没,没有人。”小姑娘结结巴巴的说:“我是,奴婢奉命来摘花,留恋景色,忘了回去。”其实不是,就是在湖边看到官家的仪仗,下意识的想要吸引官家的注意力,宫里的小姐妹们都说她唱歌特别好听。

林玄礼心情复杂的点点头:“那好,你回去吧。”居然不是行刺吗?

跟谁都没说,若无其事的溜达回去,开始批出来溜号玩耍期间积累的奏折。

好消息,苏州发见了嘉禾!当地官员已经派重兵把守,恐吓百姓说谁敢弄坏这株嘉禾罪同盗窃国库。不愧是鱼米之乡!

又是一个好消息,数千西夏人,其中两千汉人一千党项人,投奔大宋。

一翻下一个,嘿,嘿,还是好消息,某地出见的陨石掉在荒野荒郊,除了提供一大堆陨铁之外没有别的危害。

“官家,苏相公上书。”

林玄礼拿来一看,哇喔,是约定好的内容,但是苏轼他……好甜啊!满篇的甜言蜜语,把官家从道德优秀夸到性格可亲,从长相英俊夸到做事有大节,从孝悌夸到仁爱,直接是个活体的圣人,最后点题——为了这么好的管家,苏轼决定去试着搞定黄河。

虽然知道他夸仁宗、夸英宗、夸高太皇太后、夸神宗的时候都是这么肉麻,但是,这可是夸我啊!朕晕了,真晕了。

“童贯,你派人去知会,明日设宴款待三位丞相。把荷叶包饭准备好,除此之外做御膳的惯用菜。”

童贯:“小人遵命。”

下一份奏本。

金溪县县令上奏:方仲永时年八十岁,听说官家成立天授院之事,嚎啕大哭,遥拜谢天恩,气绝身亡。

林玄礼:“……”算了活到八十了,也不少了。批准由官府给他十贯钱治丧吧,给王安石提供了一份灵感,给朕提供了一份借口,你值得这个。而且也就值这么多了。

宫中设宴款待三名丞相,章相公、韩相公和苏相公,爱恨交织将近五十年,也不知道是谁辜负了谁,又是谁救过谁。

不光是皇室全体成员在八卦,整个朝堂上的人都暗中眉飞色舞,激情万分的等待他们开战。

章惇完全没被恐吓到,他不管什么暗示,信息不准确,那就是假消息。

果不其然,苏轼要以丞相之尊,出去巡视黄河。今年都肯定回不来了哈哈哈哈哈!

第117章 朕虎躯一震

苏轼顶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部名下的水部侍郎、龙图阁大学士等多重身份,拿着好几份工资,安排了一下家务事,就带着被强行塞进来的贾岱玉,以及好用的小书童高俅,一行人启程去巡视黄河去了。

贾岱玉临行前进宫辞别皇帝:“官家,臣……臣不懂水利啊。”

林玄礼托着腮瞧他:“我知道。让你跟着去,看一看各地有没有什么怪病,是你能想出法子解决的。还有,大宋境内万一有辣椒呢。”

没有辣椒、西红柿、花生、洋葱的日子,朕受够了。想西红柿鸡蛋面想的要哭,我想吃辣味牛肉呜呜呜。万一呢,万一有傻鸟吃了西红柿和辣椒之后,过来传播种籽呢,听说这种事挺常见的。

贾岱玉:“臣也不懂医学啊……”我只是生物老师。你这和逼着程序员给你修电脑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这就是官家觉得我提炼青霉素的速度太慢了,让他感到不满。我这一出去,谁知道穷乡僻壤有什么疫病,唉,官家的命令,不容更改。黄河泛滥是大事,可是这么多年,一直到现代,都没能彻底治理好,还有大大小小的抗洪救灾,仅凭古代人力,又能怎么样呢?在上游多种些树,避免水土流失堵塞河道?

林玄礼也不是和他商量,就是强行塞进去,跟着去看看。将近一年还没弄出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消耗了他几千贯钱,上个月还买了两个美貌的女支女,怎么看都感觉不干正事。

苏轼直接走这结果比章惇想的更好,眼不见心不烦,官家自幼和苏轼亲近,这人又长达三十多年名震天下。现在苏轼没有天天挑出来反对自己的政策,已经算是很好了。

不打仗、各地没有灾害、官员们也没有互相构陷时,丞相的工作其实不忙,看看书,写写文章,把儿子们揪过来检查一遍。

章惇盯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四十到二十多岁,还算比较满。都是凭本事进士及第,虽然不算是允文允武,诗词歌赋和执政能力都不差,只是原先没机会一展所长。都审查了一遍最近的日常行为,社交,政治倾向,又看他们被恐吓了一顿仍不卑不亢,甚是满意的放走了。

夫人询问:“你又吓唬孩子干什么?都四十多岁了,你还不放心?”

“官家有意……”章惇解释道:“官家调了他们四个考中进士的策论看,还问我谁能出任地方官。”其实丞相不应该知道这件事,但有人暗暗的通风报信。他只是装作不知道,也不告诉儿子。在京城做散官没出息,先出任地方官,三年一升,十几年后倘若能力和圣眷都在,就能入驻政事堂。

虽然不奢求一门荣显,但如果能这样,那是官家的隆恩,也可以延续现在的政策。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