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天工 > 第560节

第56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晚清居民的日常生活、清朝皇后仪制探讨、南锣鼓巷一带的城市记忆研究、清朝建筑的艺术……

再没有什么,比这些有份量的论文,更能证明这座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了!

当微博的关注者们研究到一定程度之后,某方面的争议渐渐地变小了。

一座古建筑,就能经得起这样的研究,具有这样的价值,那么,一整片南锣鼓巷区域呢?

它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有这九篇论文做证明;它的实用价值,更有住在当地的千千万万居民能证明。

两边孰重孰轻,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于是,话题又重回以前,聚焦到了苏进对着文昌明提出的那两个问题上。

标准何在?

标准谁来定?

标准如何执行?

没有一个完整的章程,怎么判断婉容故居改建得好不好?怎么判断南锣鼓巷应该向什么方向改建?

于是,一群有识之士终于开始向上呼吁——

“古建筑修复是文物修复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吵了这么多年,是不是应该有正式的单位、正式的章程,来进行正式的管理?”

这个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一部分人开始向特定的地方打电话了。

而微博、以及一些精英聚集的网站,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如果要制定标准的话,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现在文安组是国安局下面的一个组织,是不是太不正规了?文物涉及的方面这么多,南锣鼓巷改建组什么的,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难道以后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全部都要临时组队吗?

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更高层的机构,来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与运行?

网络上的讨论从“这是怎么回事”到“应该怎么样”到“具体怎么做”,进行到了更深层次的方面,而整个过程里,热度越来越高,从来没有降低过。

这时候,各个方面,无数的人关注着这件事情。

其中某些人,一早就掺合起来了,后来一直关注,眼睁睁看着事情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们的心情无比复杂。在事情走到这一步之前,有谁能想到,一个这样的年轻人,能一步步把事情推到这个程度?

现在,婉容故居、承恩公府、南锣鼓巷已经变成了全民皆知的关键词,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

传统复兴运动到现在为止搞了五年,国家大力推行,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不过,到现在为止,事情闹得这么大了,苏进打算怎么收场呢?

婉容故居的确已经停工了,每停一天,花费的确都不小——在这方面,文昌明的判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据他们所知,这方面的支出,苏进的确没动那笔国家资金,全部都是从自己的口袋掏出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