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丑姑传 > 第86节

第8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村子里有些人就算不满,也只敢私下底议论几句。

姜春花带着驴子在姜家干了四五天,姜家地头的活也干了差不多了,她就和姜大牛说:“也不剩下多少活了,明天我就不来了。”

姜奶奶还想再说什么,姜大牛倒是同意了,并且还拿了二十斤粮食给她。

姜春花也没客气,她还打算如果他不给,就直接开口要的呢。好在姜大牛有这个觉悟了。姜奶奶虽然不满,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现在家里的事基本是姜大牛在做主,并且她也看得出来,姜春花心里对姜家其实也不满。

所以,姜春花一走,姜奶奶就说了:“春花倒是被丑姑把心笼络过去了。一点儿也不念我们的情份呢。我算是白养大了她。”

姜大牛没好气的反驳了她一句:“又没给她吃又没给她喝,连住的都是丑姑家的房子,她的心当然在人家那边啊。”

姜奶奶气道:“怎么没给她吃的喝的啊,三只鸡二十斤粮食呢。这回又是二十斤,加起来都四十斤了。”

“那人家还说咱们又赚了一两银子呢。四十斤粮食,那也是她该得的,不信,咱们要是敢让她空着手回去,明儿个村里人就都得骂我们不要脸了。”姜大牛闷闷的说。

他倒是看得明白,虽然给的不情不愿,但也还是拿出去了。其实他哪里不知道,四十斤粮食,姜春花最多也就能吃两个月,还得半挨饿呢。何况,姜春花在吴家的日子,谁都看得出来,她过得很好,不然,她哪来的红光满面,就是身子也养得丰韵了些,显然除了不受打骂之外,也是因为在吴家吃得好。如果在姜家,姜春花哪里会养得这么好。

第137章 家常

高粱地里,丑姑又象去年一样,留下不少高粱杆的桩子在地里,等着它们发新芽,看能不能成功搞出二茬子高粱。其余的就要全部挖掉,再把地翻一翻。

而柱子和阿爷就一直忙碌到秋收搞完,外村没活干了,才回来歇了一天。收回来的高粱这段时间也完全晒干了,都装起来了。两家也按田的数量把高粱分了。丑姑家三亩地,宁家才二亩地,自然丑姑家分得高粱要多一些,总共得了五百多斤,宁家分了四百多一点。

虽然收成不错,但这产量和现代相比还是不值得一提。总共五亩地,产出了约一千斤高粱,丑姑多少有些不满意,她原以为怎么也能产个一千二三百斤呢。

“这个产量很不错了。村里的良田也不过是产二百斤左右呢,薄田的产出有一百斤大家就满意了,你还不满意啊。”姜春花说。

“你也看到了,这块田我们照料的多精心啊,比那良田也差不到哪里去。我原以为一亩总能产个二百来斤呢。”丑姑说。

“这个收成真的很好了。要是块块田都有这么高的收成,大家也不用发愁家里粮食不够吃,得饿肚子了。”姜春花笑道。

五百多斤高粱,再加上这段日子租驴子的收获,吴家就有六百多斤的收入了。而吴家总共才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姜春花觉得吴家真心不缺粮食了。不过她也知道,吴家是不可能顿顿直接吃高粱饭的,肯定得卖掉一半,换细粮回来掺在一起吃的。这么算来,口粮确实有不小的缺口了。

宁家的缺口就更大了,别看柱子爷孙两人带着马在外面辛苦干了大半个月的活,换回了约二百斤高粱,总的收入不比吴家差什么。但他们家吃的更多,而且宁家也一样是吃半细半粗粮的。

所以,两家的口粮确实不够。而她自己,就得了二十斤高粱,只怕都不够吃一个月的呢。

“我算了一下,我们两家一年的口粮基本上还得再花一两银子去买。也不算什么大事,多去打两趟猎,也差不多能凑够这个数了。”宁二反倒很放松。

这已经比去年好了很多,毕竟家里有六百多斤高粱存着了。他打算先卖掉二百斤,换回细粮混在一起吃。剩下的细粮就靠打猎赚的钱直接去买。

“是啊。还是自己种田能解决大半的口粮问题。”丑姑也觉得这样种田还比较划算。而且明年,他们两家还会各有两亩良田,口粮问题基本就解决了。打猎的赚的钱,除了买点油盐醋之类的,大头就可以存下来了。再加上其他的,一年下来,一家存个三,五两银子应该也容易。

这么一想,丑姑又觉得存够十五两银子给小弟上学,也没那么难了。明儿的学费舅舅给了,她不好意思再去找舅舅要小弟的学费。小弟的学费就只能靠她自己来想办法了。

“正好柱子也有空了,我们明天进山打猎吧,趁着现在天气好,多跑几趟,多赚点。”宁二提议。

“柱子还要不要再歇一天?”丑姑转过头问柱子。柱子和他爷爷天天起早贪黑的在外面打工,比在自己家里干活更加累人,昨天才干完,也才歇了一天。

“我不累,去打猎。”柱子休息了一天,已经生龙活虎了。

“柱子身体真是好啊。”姜春花笑道。

“是啊,得亏有他这个壮劳力。打猎也全靠他,没有他,我们都只能饿肚子了。”宁二笑道。

“就是,柱子最能干了。”姜春花和丑姑都一起夸道。

大家的表扬令柱子十分开心,他哈哈大笑的说:“打很多山鸡,兔子。”

“是的,我们明天打很多回来,买好多钱,再给你买几个大肉包回来吃。”丑姑笑道。

柱子咽了咽口水,兴奋的点了点头。柱子的要求其实很低,顿顿有肉吃,能吃饱就行了。

秋天是打猎的好时机,并且因为地里基本没什么活需要柱子这个主要劳动力了,所以丑姑打算这次多弄些猎物回来,得在山林里多呆几天了。到时候让老爷子拉两大篓子猎物去县城里卖,好让宁二多赚点银子,他这个冬天还得吃药呢。

他们几个去打猎,姜春花,老爷子,孙婆婆依旧留下在高粱地里干活,现在主要是干挖高粱桩子和活,再把地翻一遍。这时候翻好地,明年就不用再翻了。那大堆的高粱杆也得晒干堆好,冬天当柴烧正好。而且这些高粱杆显然不够两家烧一个冬天,还得四处砍些树枝等经烧的柴草才行。

所以,别看秋收完了,地里活儿不多了,其实大家也还有很多活儿要干,一刻也不得闲。

也是他们运气好,再加上现在柱子,丑姑都长大了些,力气也更大了,还因为有孙婆婆的指点,几个人的武力值大增。所以他们成功的搞到了一头肥野猪,还是活的,直接绑在马背驮回来,再带着十只山鸡十只野兔子,让老爷子连夜运到县城去了。

剩下的山鸡野兔子,丑姑各留下了五只在家里吃,丢了三只给姜春花,剩下的还有各有十来只,宁二和柱子直接拿去卖了,家里只各留下了三只给自己家人吃。

老爷子跑了这一趟,宁家就尽赚了二两半银子。老爷子简直是高兴坏了,直说:“这要是跑个十趟八趟的,就能存二十两银子了。”

宁二分了一两银子给丑姑,丑姑不肯要这么多。

“我只要五百个钱,留着买点油盐就行了。老爷子跑这一趟,也够累人的。你们家多得些也是应该的。”丑姑说。

这个小地方,猎物多了也卖不掉,固定顾客就那么两三个,其他的零散顾客也不能回回都买。要不是老爷子驮到县城里去卖,他们打再多猎物回来,也只能大部分留下给自己吃。不过,赚不了多的钱,但吃肉方面自己家倒是能满足了。

她这么说了,宁二也就同意了她的这个分法。反正他也有法子补给丑姑。

连着进山打猎搞了三趟,也不是次次都能弄到大山猪的,后面二趟就只弄了一堆山鸡野兔子回来了,老爷子连跑了三趟县城,总共也才赚回来五两银子,也就第一回赚的多,后面两次加起来才比得上第一次的收入。丑姑总共得了一两,宁家得了四两,大家都表示很满足。

而且因为地里活少了,正好可以采摘野菊花和野枸杞子,今年能赶个早,多弄一点。丑姑也教姜春花在附近摘野菊花。

这边的野菊花也不少,不过却没什么野枸杞子。

“这个也能卖钱?”姜春花大喜,兴奋的问。

“恩,晒干了还能值些钱,卖给药铺。品相好的话,能值二十个钱一斤呢。是宋东家告诉我的。”丑姑笑道。她没有说去年她就干过这个活了。

“太好了,我马上就去摘。”姜春花立马冲进屋里提了个篓子出来,就去摘野菊花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