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一个厨子的往事 > 第360章 担任行政总厨

第360章 担任行政总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厨师这条路上走了整整十年,已经三十岁了。

三十岁的人开始进入中年,开始不再年轻。

三十岁的我已经结婚成家,妻子怀孕待产,没有房子和车子,也没有存款,每个月上班挣两千块钱。

二零零四年,是我走上厨师道路第二个十年的开始。

阳历年我的大小舅子志浩结婚了,我和林燕我俩回到岳母家参加婚礼,那时候林燕已经是五个月的身孕,为了弟弟的婚礼依然挺着个大肚子忙里忙外,看着很是心疼。

参加完大小舅子的婚礼回到省城,我接到了临江轩董事长对我的任命,做临江轩饭店的行政总厨。

厨师长在年底不做了,说是回家休息,顺便调理调理身体。厨师长辞职的时候,杜大鹏、王春来都想当这个行政总厨,并且他俩都去找董事长谈过,最后董事长没用他俩,选择了我。

接替厨师长的最佳人选应该是二楼厨房副厨师长张春明,但是他已经被董事长内定为去日本的人选,同时还包括他爱人也跟着一起去日本,并且相关的出国手续都办完了,马上准备出国。

我就成了不二人选。

对行政总厨这个职务并不感冒,换句话说就是不想当。因为临江轩的工作并不好做,如果不当行政总厨也许能干的时间长些,做了行政总厨可能很快就能下岗,这是我对当时形式的判断。

想推掉这个职务,师父说推不掉了,已经推掉过一次,要是再推掉就显得有点不识抬举了。想想也是,就接受了董事长的任命,开始做临江轩的行政总厨。

当上行政总厨,首先对整个厨房进行一次摸底清查,好叫自己心里有数。

先从三楼厨房开始,三楼一共两个厨师,都是和我在一起工作将近半年的,比较熟悉,并且对他俩的工作也很放心。两个砧板是我亲手带出来的,自然是放心。

二楼厨房张春明是副厨师长,但他马上要走,还得找个厨师接替他的位置。

副厨师长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外聘过来的四川师傅老曹,一个是董事长要我带的王春来。

董事长想把王春来从老店调过来到新店当副厨师长,叫我带带他。明白董事长的意思,是给王春来一个心理安慰,这次派人去日本没安排他,行政总厨也没让他当,就把他从老店调过来当副厨师长,顺便再涨点工资,也算是个安慰。

对于董事长的安排我不发表意见,虽然心里头不怎么待见王春来,但是董事长都说了也不能不答应。于是把王春来调到新店做副厨师长,老店提拔一个工作已经八年的厨师接替了王春来的位置,做了厨师长。

二楼厨房一共八个厨师。两个川菜师傅,都姓曹,是亲哥俩。有两个副厨,是二老板娘的侄子。还有三个厨师是三老板娘老家亲戚,其中就包括杜大鹏。王春来是副厨师长,主要管理二楼的热菜厨房。

二楼还有六个砧板和六个打荷的。砧板老大姓王,叫王虎,三十多岁,在厨房是老员工,也是老砧板了,师父曾把他调到三楼厨房学习过一个月。现在他砧板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同时带领其他五个砧板把整个配菜工作做的井井有条。

一楼厨房属于明档,包括凉菜、面点、砂锅三个档口。

凉菜一共七个人,老大刘亮,是老员工,和杜大鹏是表兄弟。

临江轩最出名的凉菜是现场手工制作的拉皮,在省城那是一绝,很多客人都是奔着拉皮过来的。制作拉皮的是三位下岗女工,一个晃拉皮,一个出拉皮,一个负责拌拉皮,三个人形成一条拉皮的流水操作线,每到饭口的时候忙个不停,一个饭口最少销售一百五十份。

面点组员工比较多。十个包饺子女工,两个煮饺子的,一个负责蒸饺子的,还有一个专门煎饺子的。煎的是“冰花煎饺”,当时在省城能够制作“冰花煎饺”的饺子馆一共四家,有“临江轩”“青花阁”“福记”和“洪记”。

最先制作“冰花煎饺”的是“福记”,人家是省城最古老的饺子馆,从清朝的时候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年历史,同时“福记”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饺子馆,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上可以直接查到。

除了包饺子的和蒸煎煮,还有一个调馅师父和一个组长。调馅师父是李大山,小组长是张春明的爱人,张春明爱人也马上就要出国,还需要在饺子工里面选出一个人来接替她。

把老店的面点小组长调了过来准备接替张春明的爱人,这个小组长在老店工作了十年,十分敬业。

砂锅档两个人负责,负责人大军,是三老板娘家的亲戚。砂锅档一共八个产品,卖的还可以,两个人负责绰绰有余。

每天还有两位老师傅晚上过来上班,一位是赵师傅,老手艺人,做一手好酱菜。另一位负责给他打下手,是三老板娘的娘家哥哥,也就是杜大鹏的三叔,三老板的大舅哥。赵师傅和三叔负责老店与新店的所有酱菜制作。

作为临江轩的行政总厨,要同时负责两家厨房的管理,老店、新店一起管。

再有两个月就是春节,春节之前董事长还得去日本东京给饺子馆开业,我这边刚刚接手,什么都不是太熟悉,加上厨房员工不是太稳定,有很多老厨师对我不怎么接受,觉得我一个刚来半年不到的厨师就当行政总厨有点说不过去。他们工作最短的在临江轩都超过三年,对我一个新来的从心里上不是很服。

我跟董事长和霍总说春节之前先不接手老店的厨房管理,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店厨房管理上,等把新店厨房稳定之后再接手老店厨房,这样稳妥一些。

董事长和霍总同意我的打法,就这样我开始在新店展开工作。

师父继续做他的出品总监,对我做行政总厨和我的看法一样,知道在临江轩一旦当上官就离下岗不远了,跟我说做工作的时候不要太大刀阔斧,发现谁做错了说说就可以,不要较真,因为我只有管理权没有辞退权,同时还没有给人家定工资的权力,这样就没力度,到最后还是当老板的护着自家亲戚。

师父说的很对,但是我刚三十,还是想做点事的。

“青花阁”发展得很快,同样是饺子馆,临江轩的发展远远没有青花阁发展的快,人家已经在全国发展,分店有三十多家,临江轩只有两家店面,和人家比少的可怜。

“青花阁”在滨海开第一家分店的时候滨海的老板找过我,想叫我过去当厨师长,考虑到林燕已经怀孕,不想到外地工作,在临江轩工作虽然工资低点,但是能够照顾林燕,加上林燕也不希望我去外地,所以就没过去,给找了两个厨师,其中一个是厨师长。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早点离开临江轩可能发展的更好一些,在临江轩工作的那段时间错过好几个很好的机会。错过也就错过了,谁都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发展成啥样,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人一旦做出选择,就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把所有的退路堵死,进行背水一战也许能胜。

我和三老板与霍总谈过临江轩以后发展的问题,并且做出规划,准备在三年之内在本省做二十家饺子馆,同时放出外埠加盟。把新店厨房打造成技术输出培训基地,只要是开一家分店,都在新店厨房进行培训,保证饺子出品质量和菜品出品质量,让新开的店面一开业就把客人吃住,占领市场。

三老板和霍总同意我的规划,同意并不等于支持,他们俩是想发展的,奈何大老板和二老板没点头,也只能是个想法而已。

我先做一些基础的管理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临江轩是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如果那个时候就开始发力,相信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餐饮集团了。

人不能太安逸了,太安逸容易丧失向前发展的动力。

董事长准备召开全体厨房员工大会,宣布我当行政总厨这件事,我没同意她这么做,准备先慢慢的介入到管理之中,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可之后再宣布也不迟。如果厨房员工压根儿就对我不认可,宣布了等于没宣布一样。如果员工对我表示认可和支持,宣布和不宣布一个道理。

霍总找我谈话。

“谭子,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你这属于是临危受命。”

“先干干看吧,如果不行你再把我换掉。”我说。

“是不是觉的有些人不好管?”霍总问。

“做管理最不怕的就是管人。”我笑着对霍总说:“确实有些人不好管,他们也不服,可以肯定的说,有百分之八十的老员工不认可我。”

我实事求是地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