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晋皇族 > 第四十七章 东莱郡暴民

第四十七章 东莱郡暴民(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入夜,赵王府书房。

赵王与姜承枭父子两人相对跪坐,桌案上摆着茶水。姜承枭正在看着赵王交给他的奏折,待他看完之后,赵王方才缓缓道:“怎么样,有什么看法?”

奏折中所说的事情今天白天南霁云刚刚告诉他,稍微斟酌了语气,姜承枭道:“陛下为何要这个时候强制迁徙佃户,年初的雪灾和突厥之乱刚刚平定,现在正是该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时候,这个时候让将近七十万百姓转移,不太妥吧。”

道理大家都懂,臣子们都不是傻子。

赵王道:“你可知道陛下为什么这么做?”

“陛下想要借着此番歼灭突厥的大胜之势威压某些人。”姜承枭道。

赵王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能看的这一层很让他满意。他原以为姜承枭会说什么“为了充实并州的人口”那也太让他失望了。

“那你觉得可取吗?”

姜承枭缓缓摇头,道:“太急躁了,五十万人不是小数目,这相当于在挖根子。如果能分几步慢慢来就好,这样的事情某些人不会同意的。”

“你说的对。”赵王叹息一声,“当时为父也是这么劝解陛下的,但是陛下没有采纳。我担心那些人现在虽然不敢做什么,但是以后难免会有麻烦。”

赵王一直觉得对付关中贵族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慢慢的来,不能操之过急,另一个就是打蛇打七寸,一击毙命。但是可惜,那位陛下一个也没有采纳,他惊动了那些人。

“儿不解的是,为什么陛下还要在这个时候动手开凿运河。这实在有些过于耗损民力了。”姜承枭迟疑道。

赵王缓缓道:“今上一直想要做出些功绩,开凿运河打通南北贸易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不该这个时候做。”

要么你就解决了关中贵族再做,要么你就暂时稳住关中贵族再做,但是现在两头都动手,实在是大不利。今上有时候太过强硬,决定的事情很难听进去臣子的谏言。

姜承枭沉默,这些事情还不是现在的他能插手的。

赵王也知道这一点,是故说道:“这些事情你知道就行了,自有为父操心。今夜将你唤来是为了山东六郡的事情,这才是最主要的。”

说起这个,姜承枭问道:“父王,陛下封我山东六郡巡抚使,是为了让我查看山东民情,还是调查山东官吏?”

这两者的差别很大,若仅仅是查看山东民情,这一趟他就当作去公费旅游了。可如果是调查山东官吏,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

赵王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转而道:“你还记得今年年初山东赈灾一事吗?”

“记得,当时山东之地因为汉王谋反的关系,各地粮草空乏,只能由朝廷派人过去赈灾。不过,这两者有什么关系?难道说此次赈灾不利?”姜承枭道。

赵王点头道:“何止是不利,根据暗报,一些流民聚集在东莱郡造反。陛下怀疑有人在暗中贪污了赈灾的银子和粮食,此次封你山东六郡巡抚使就是为了去解决这股暴民。此外,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父王的意思是,陛下明面上是派儿子去解决暴民,实际上是暗中调查赈灾贪污一事?”

“没错。”赵王道:“一群暴民不值一提,三千士卒便可平定。陛下主要是希望你能去揪出贪污的官吏,震慑山东肖小。”

姜承枭苦笑道:“父王,陛下这也太看重儿子了吧。让儿子去与那些混迹官场的老狐狸打交道。这儿子是真没信心。”

见此,赵王笑道:“你在这次突厥战役中表现的很好,陛下告诉我想要好好培养你。虽然为父也知道现在让你去与那些老狐狸打交道有些难为你,但是你迟早都要经历这些。现在,就当作先去熟悉熟悉。”

“你也不要太担心,根据为父猜测,陛下一定会暗中派遣人过去调查,确保此事万无一失。”

姜承枭微微一愣,敢情他也是个诱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