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权剑天下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苏尼复位

第二百二十二章 苏尼复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苏洋又说道:“他连我都想除掉,你们是父皇的老臣,你觉得他以后会容忍你们?现在他重用你们,是因为他的权力还不稳固,一旦他当稳了皇帝,你觉得他还会把你们放在眼里?”

苏洋这句话就象利剑一般刺入胜姬的心脏。这个问题一直是他惶恐的问题。沉默了一下,胜姬问道:“你真有把握救出你的父皇?”

苏洋说道:“现在我的人马已经潜伏在京都,只要大人愿意帮我,一定能成功。”

“但皇宫守卫森严,有一万多御前侍卫布防在皇宫内外,想救人没那么容易。另外,京都内外还有几万京都戍卫,一旦惊动他们,你们插翅难飞。”

苏洋沉吟了下,说道:“只要我控制了皇宫,救出了父皇,就不怕京都戍卫。”

“你想攻打皇宫?”

“是的,但必须里应外合。”

“你想怎么里应外合?”

“御前侍卫强大,不宜强攻,所以我们要先分化他们,最好能伺机杀了御前将军楚云松。”

“楚云松乃我国十大高手之一,想杀他没那么容易。”

“外人杀他不易,但如果是他身边的人动手,则防不胜防。”

“你想策反他身边的人?”

“不错,御前副将安子强就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是现在我不方便出面,所以想请大人帮我搭线。”

听了苏洋的详细计划之后,胜姬决定博一博。在他看来,在苏尼的手下办事,的确比在苏尊的手下办事来得安全。经过一番密谋之后,他们锁定了人选,然后分头行事。

经过几天的秘密操作,看时机差不多了,苏洋便决定动手。动手那天,御前副将安子强先在各个主要关卡安置了他的心腹,然后请御前将军楚云松喝酒,趁着楚云松喝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下手暗杀了楚云松。杀了楚云松之后,安子强便命他的心腹控制了各个卡,放苏洋的人马进宫,然后里应外合,迅速控制了皇宫。清除了苏尊的人之后,他们便救出了苏尼。由于他们的行动秘密迅速,并没有惊动朝中的大臣,更没有惊动京都戍卫。

第二天,众大臣上朝时,突然发现金銮殿上坐着苏尼,而大殿内则站着原本在边关驻守的苏洋,都不由一惊。见大家惊慌,胜姬说道:“苏尊叛逆,现在陛下已经拨乱反正,重登帝位。陛下胸怀广阔,知你们受苏尊所迫,一律既往不咎。”

胜姬说完之后,那些知道内情的大臣便出来附和,拥护。剩下的那些大臣,大部分是苏尼的老臣子,见苏尼复位,自然没有意见。而那些由苏尊新提拔上来的大臣为了保命,也只好认了。

看众人臣服,苏尼很是欣慰,说道:“朕一时不察,中了逆子的奸计,身陷囹圄。但天理昭昭,乌云总是遮蔽不了明月。现朕奉天承命,拨乱反正,卿等须与朕同心同德,助朕扫清邪恶,还我朝清明。”

众人高声应道:“遵圣命!”

苏尼又说道:“国家之强盛,在于百姓能否安居乐业。苏尊妄动干戈,到处树敌,不顾百姓之苦,一会征西,一会征南,狂妄自大,好战成性,却不知战争乃双刃刀,杀敌的同时也伤己,他如此胡作非为,必将将我朝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为了国家的未来,朕必须制止他,望众卿与朕一起,不畏艰难,拨乱反正。”

“陛下英明,臣等愿以死相随。”

胜姬说道:“陛下,如今苏尊领兵几十万在外,一旦知道宫里有变,必定釜底抽薪,我们不得不防。”

这个问题也是苏尼头痛的,问道:“首领大人言之有理,不知首领大人有何对策?”

胜姬说道:“先封锁消息,不能让陛下复位的消息传到边关。然后陛下下旨,命各地方守将率兵回京拱卫京都。”

苏尼点头说道:“就按首领大人的意思去办。”

胜姬又说道:“目前迫在眉睫的是先解决京都戍卫的问题。以老臣之见,不如让三殿下暂代京都戍卫将军之位,等情况稳定了,再择人担任。”

苏尼点了点头,说道:“首领大人考虑得很周全,朕准了。”然后对苏洋说道:“你带朕的密旨去一趟京都戍卫府,招降包括戍卫将军在内的各主要将领,不从者,杀无赦!”

苏洋领命道:“遵圣命。”

苏尼想了想,说道:“你带安子强一起去,你先不要露脸,以免惊动他们。”

“是,陛下。”

于是,苏洋便带着御前将军安子强以及一队亲兵秘密去了京都戍卫府。京都戍卫将军不知朝内已生变,接待了安子强。安子强向他出示了密旨,他不从,便给苏洋杀了。戍卫府其他将领见主将被杀,大部分投降了。

控制了御前侍卫队及京都戍卫府之后,苏尼知道局面已稳定,因为大部分地方的主要官员还是他在位是的老臣子,归顺也不是问题。现在最让他头痛的是苏尊所带领的那几十万军队。这可是全国的精锐,一旦生变,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以防万一,苏尼决定派苏洋先回边关。在他看来,只要扼守住边关重地,就算苏尊生变,也不至于率军长驱直入。而等各路的兵马回京之后,他再率兵去前线,召回在外作战的军队。他相信,只要他出现,出征的部队至少会有大部分回归。

于是,苏洋便在附近的州府匆匆征调了十万兵马,然后快速赶往边关。半路,苏洋的大军遇见了景棠。景棠一见苏洋领兵回边关,便知他已经成功救出苏尼。苏洋见到景棠,以为边关已经失守,不由大惊失色。景棠告诉他,边关还没最终失守,但很快就守不住了。

一听边关还没失守,苏洋便问景棠为何一个人弃城而逃。景棠没办法向他解释自己的行为,只好说他是来搬救兵的。苏洋一听,觉得一名守城主将竟然弃城求援,实是荒谬之极,这与贪生怕死有什么区别?但他与景棠有约,心中虽感到恼火,却也没怎么责怪景棠。

匆匆赶到边关,他们发现,边关守兵已经全是苏尊的兵马,知道边关已经失守。看边关失守,苏洋不愿自家人打自家人,同时也不想惊动苏尊,便派人跟守将说,他们是受首领大臣之命,来前线支援的。守将不知京都已生变,以为他们真是援兵,便开门让他们进城。他们一进城,便迅速控制了边城。盘问之下,他们才得知原先的守兵还有残余,正据守在城西的那座小山上,作最后的挣扎。

苏洋一听,便匆匆带兵赶往城西,好在来得及时,救下了刘半仙和赵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