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平阳传 > 大唐平阳传 第184节

大唐平阳传 第18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等凌云反驳,他对着前头的队伍轻轻扬了扬下巴:“你是觉得,他们不得用,处境艰难,是因为你的缘故?是你对不住他们?”

凌云默然点了点头,何潘仁笑着叹气:“那你平心而论,他们若是没有跟着你,如今又会是什么处境?你家二弟四弟会不会用他们?他们的处境是不是一定比现在强?”

凌云思量片刻,发现答案其实很明显:不一定。向氏兄弟若是没有跟着她,大概最后也会被世民收编,就像长安城外的其他山寨一样;但以他们的兵力,以他们的出身、本事和性情,多半照样不会得到重用,就连独当一面的机会都未必能有……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又叹了口气:“可若不是我撒手走了,他们如今也不会这么进退两难。”

何潘仁摇了摇头:“不能这么说,他们会落到如此境地,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你家四郎,他实在是……”他顿了顿,到底忍住了那句“小肚鸡肠,难当大任”,只是叹道,“你父兄们大概也没料到,经过这么些事,他居然还是没什么长进。”

凌云无言以对。她自然听得出何潘仁是嘴下留情了,四郎岂止是没有长进,他简直是愈发胡闹了,军需粮饷也是能拿来赌气的么?但不管怎样,他姓李,他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做错了事,自己总不能……

她还没想好该怎么?答,何潘仁突然伸手一指前面:“阿云你看,太行的梅花开了。”

此时山道已转入两山之间,两边都是陡峭的黑色石壁,石壁上是层层积雪;而就在右边峭壁的顶端,竟然斜斜地生出了一树红梅,颜色殷红如血,姿态恣意不驯,在黑岩白雪之间灿然盛开,艳美绝伦,宛如神迹。

凌云自然见过各式各样梅花,却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红梅,一时间简直无法挪开视线。

何潘仁也抬头凝视了许久,语气缥缈如梦:“我听人说过,太行的冬日漫长酷寒,梅花却比哪里都开得好,果然半点都没说错。也只有这样的冰雪天地,才能养出这样的好颜色。”

凌云轻轻点头,半晌才终于回过神来,一时都忘了自己刚才想从哪里说起。何潘仁却是笑微微地看了过来:“阿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知道,你一直都放心不下。”

凌云心头顿时怦地一跳:他真的什么都知道!

其实早在离开江都的那一天,她的心底就生出了隐隐的担忧;这半年多以来,她又看到了宇文化及和李密的由盛而衰,看到了王充和窦建德的稳步崛起,这份忧虑自然更沉:在这个成王败寇的棋局中,她的父兄已经下场,他们李家已经没有退路。

她自然希望他们最后能赢,但,万一输了呢?他们会不会也落到杨家那样的下场?

她无法摆脱这个念头,却也从来都不敢去细想,她只能将这些心思压在心底,直到今天,她遇到了向家兄弟,听说了元吉的胡作非为……可是,何潘仁已经为她做了太多,她不能再耽误他,不能让自己的事再羁绊他的脚步!

定了定神,她看着何潘仁认真道:“我会处置好这些事,我不会改变主意。”

何潘仁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可是阿云,我改变主意了。”

“我觉得这里就很好,有山水,有梅花,你能在这里陪着师傅,我能在这里陪着你。至于别的地方,待到天下太平了,咱们再去也不迟。”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眼里的笑意却愈发璀璨夺目:

“只要咱们在一起,去哪里都不会迟。”

作者有话要说:嗯,还有最后一章了……

第355章 大唐平阳

武德元年转眼已成旧历。

新年伊始,晋阳城已下了两场雪。

第二场雪下得并不大,稀疏的雪花飘飘洒洒了大半夜,给这座残雪未融的城池又披上了一袭崭新的银袍。

再过两日就是上元佳节,不少人家的门前已挂起了灯笼,盏盏红灯映着绒绒白雪,正是年节里最喜庆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一片喜庆景象中,整座晋阳城却安静得出奇:街道上并没有太多的行人车马,也听不到商贩们走动吆喝,就连最爱在雪天撒欢的孩子们都不见踪影;唯有城门和坊市一带还算热闹——就要过节了,自有不少人赶来看花灯、做买卖,进进出出之间,总算让这座城池看起来多了几分兴旺之气。

当然,也仅仅是看起来而已。

在最热闹的坊市里,大家便渐渐觉出了不对:眼见着日头越升越高,坊市里的人也越来越多,好些店铺却依然是大门紧闭,好些物件自然也没处置办。人群之中,到处都响起了抱怨的声音。

一对庄户打扮的老夫妇便是走了半个坊市也没买齐东西,原本喜气洋洋的面孔上渐渐露出了慌张之色。好容易瞧见前头路口有家开张的灯烛铺子,两人顾不得人多拥挤,硬生生挤到了前头,询问店里可有喜烛卖。

伙计忙得脚不沾地,头也不回地答了一句:“有!最好的雕花喜烛,两百钱一对。”

两百钱?老夫妇都吓了一跳,喜烛不是四十来钱一对么?这个雕花的怎么就贵成这样了?老丈忙道:“那有没有寻常的红烛?最寻常的就好。”

伙计手上忙着拿货,嘴里答道;“寻常的早就卖光了,便是这雕花喜烛,还是那边的客官好心,这才留了几对下来,要买就得赶紧,迟了可就没了。”

老夫妇顺着他示意的方向一看,那边果然有好几个打扮齐整的高大汉子,气势与常人不同。两人也不敢多瞧,只赔笑问伙计:“这个…….能便宜些么?”

伙计笑道:“两位老人家说笑了,别说我们家从无虚价,就说如今这市坊的情形,你们也瞧见了,有几家敢开张?我们没涨价便已是良心!两位也莫要舍不得这个钱,毕竟这洞房花烛是人生大喜,旁的物件也就罢了,花烛总是不能少的,不然新妇子也不依啊,是不是?”

老夫妇面面相觑,老紧紧攥着手里的钱袋,嘴唇抖了几下,到底只能摇头:不是她舍不得,只是今日市坊上的东西又少又贵,如今她这袋里只剩下几十铜钱了,怎么都买不起!老丈忙安慰道:“那咱们再多找找看,说不定能找到寻常的红烛!”

两人又灰头土脸地挤了出去,一边往前走一边四下张望,却根本看不到别的灯烛铺子,老丈的腰杆顿时又弯了一些,老奴的脸色也愈发黯淡了。

正茫然间,两人身后突然响起了一个文绉绉的声音:“敢问两位老人家,是不是要买喜烛?”

两人忙回头看去,却见说话的是个书生模样的人,相貌端正,笑得也和气,手里赫然是两根一尺多长的大红蜡烛。

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自是点头不迭。书生便笑道:“那倒是巧了,在下家里也要办喜事,买了不少喜烛,结果有一对花纹被弄坏了,这铺子的人却不肯认账,我再拿回家只会惹家人气恼,两位若是不嫌弃,便宜些让给你们如何?”

老夫妇此时也看清了他手里的喜烛,上头雕着瑞兽莲花的图案,还洒了点点金粉,看去当真是精致富贵。若是细看,能发现图案上有几道擦痕,像是被硬物刮过,却也不影响什么。两人相视一眼,又是惊喜又是担忧,老丈便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公子要卖多少钱?”

书生笑道:“横竖我也不能再拿回去,你们看看能给多少吧?”

老躯忙把钱囊里的铜钱都倒了出来,大约是五十多枚,顿时有些心虚:“我们就这些钱了,是不是还不够?”

书生随手取了一把,把喜烛往她手里一放:“就这些吧。”不等两人反对,他笑着抱了抱手,“相逢就是有缘,何况大家今日都有客事临门,是难得的缘分,在下祝两位老人家儿孙满堂!”说完转身就走。

老夫妇如何不知道自己是遇上了好人,忙追着叫了声:“多谢公子!祝公子夫妻和睦,早生贵子!”

那书生脚下一个划想,忙回头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说着竟是一溜烟地跑了。

老夫妇自是念佛不迭。老姬一边小心地将喜烛收入布囊,一面便叹道:“如今这城里是怎么回事?东西都贵成这样了!好在咱们遇上了贵人,如今还剩三十多钱,要买点什么才好?”

老丈看着街道两边关门的店铺,心头不知为何有些发慌:“最要紧的都有了,咱们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