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平阳传 > 大唐平阳传 第169节

大唐平阳传 第16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凌云追问道:“那如今呢?”

何潘仁眼波流转地瞧着她微笑道:“如今我不爱做这些事了,人生苦短,何必为这种人浪费精力?阿云,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凌云摇了摇头:“我没什么打算。”把他交给父亲,让父亲来决定吧。

何潘仁哑然失笑:“那丘二岂不是失望得很?”

凌云叹了口气:“他的确很失望,可有些事,我做不到,也不想做。”

何潘仁顺口笑道:“那你想做什么?”

自己想做什么?眼下她只想让天下早日太平,而当天下太平之后……凌云想了片刻,看着何潘仁认认真真地道:“纵酒高歌,卧看星河。”

和他一起。

何潘仁怔了一下。明明是深秋,在这一刻,他却只觉得春风直吹进了心底。

而在百里之外的河东,两骑骏马也正在四蹄生风地一路疾驰过来。秋风烈烈地吹在他们的脸上,他们的心头也是一般的急切,火热——

他们很快就能见到最想见的那个人了。

第326章 相见时难

秋风吹渭水, 落叶满长安。

从长安北边的浮桥穿过渭水,沿着渭水河岸一路往东,西风漫卷而来, 落叶遍地飞舞, 秋意仿佛都浓了几分。

正是午后时分, 阳光清透,天幕碧蓝,不远处起伏的山脉被勾勒得格外清晰,山上的松柏依然苍翠,夹杂着深红的黄栌, 金黄的银杏, 宛如一幅斑斓的画卷,而山脚下的大片枫林, 就是这幅画卷上最绚丽的一抹丹朱。

凌云原是走在队伍的前头, 突然抬手勒住了缰绳, 凝神片刻,挥鞭指向了枫林边的平地:“传令全军, 山下扎营!”

小鱼闻言吃了一惊,抬头四下看了几眼, 越看越是疑惑:“离天黑还早着呢, 娘子你不记了么,再往前三十里就是庄园了, 最适合扎营不过,若不然, 往前十几里也行。”

凌云凝视着眼前的连绵山麓, 轻轻点了点头:“我记得。”

她当然记得, 当年他们常来这边打猎, 对这一带几乎了若指掌,前头的窦家庄园,占地广阔,四面围墙,是天然的营寨;而十几里外则有一段石坡,易守难攻;至于眼前的平地,虽然也是依山面水,但背后的林木过于茂盛,林中道路四通八达,并不是安营扎寨的最佳地点……不过,那又怎样?

没有再解释什么,她挥了挥手,自有人将她的命令一级级地传了下去。

小鱼还要追问,小七忙冲她使了个眼色:“今日早些休整有什么不好?咱们都忙了这么些日子,如今又不用急着去做什么,正该好好歇息歇息。”

小鱼奇道:“咱们不就是要去河东帮国公打仗么?怎么就不急了?”

小七没想到她满脑子只剩打仗,连眼色都不会看了,只能没好气道:“除了打仗,你还知道什么?”她也不想想,真的到了河东,见了国公和柴大郎,这一仗还不定是谁跟谁打呢!娘子纵然果决,面对这种局面也是为难的;如今她又是发兵救人,又是提前安营,不就是还没想好该怎么办!

小鱼却是愈发不解,挠了挠头问道:“那你说说看,我还要知道什么?”

小七翻了个白眼,懒得再理她。小鱼转头想去问凌云,这才发现,凌云早已拨马走远了。她正想追将过去,眼前光芒闪动,却是何潘仁斜地里插了过来。在午后的阳光下,他和他的金色大宛马格外熠熠生辉,小鱼被闪得眼都要瞎了,手里下意识地一用力,断然带住了马缰。

小七见她总算识趣了一回,欣慰地叹了口气 :“这下你明白娘子为何要提前扎营了吧?”

小鱼茫然地转头看着她:啊?自己明白什么了?“你是说,在这里扎营是何大萨宝的意思?他怎么会觉得这里好?莫不是附近有什么敌情……哎,你怎么了?牙疼?”

在两人前头,何潘仁也已追上了凌云,神色洒脱地笑道:“阿云,我想了想,我还是先不去河东了。”

凌云惊讶道:“什么?”

何潘仁也有些意外:自己难道想错了?对着凌云满是疑惑的清亮眼眸,他念头一转,索性坦然道:“我以为,此去河东,你还有些为难,所以今日才在此早早安营。”

凌云不由得哑然失笑,挥鞭指向了前方:“看到了么?”

不远处的枫林红叶正艳,那火云般热烈瑰丽的颜色,将她细长的双眸也染上了一层动人的光彩:“那是长安城外最好的一片枫林,枫林后面还有几棵百年银杏,再过几日,它们就要凋零了。”

所以她想了想,河东那边,其实不用着急,两个月前的屈突通或许还能算是一个劲敌,如今却早已不足为患,而错过了今日,他们要看这红枫和银杏交相辉印的秋色,就要等到来年了,或许还要等更久。

毕竟这是她见过的,长安最好的秋天。

仿佛听到了她的话,一阵西风从两人的背后吹了过来,在马蹄前轻快地打起了旋,满地金红的落叶随之转动,宛如从尘埃里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的花。

就在这些花朵的中间,两匹骏马轻快地踏了过去,一前一后走进了枫林深处。

…… ……

秋日的黄昏来得极快,仿佛只是一眨眼,日头便向西山坠了下去。

在晚霞的红光里,一支骑队同样在沿河而行,他们的速度并不算快,从马匹到骑士都透着一股轻松自在之意,领头的正是世民和柴绍。

世民离开长安已有三年,如今领兵归来,瞧着两岸熟悉的景致,自是意气风发,转头便对柴绍笑道:“咱们长安的九月才能叫做秋高气爽,赶路都比平日爽快!也不知阿姊如今到哪里了?咱们什么时辰才能接到她?”

柴绍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之前他听说了凌云这几个月的经历,的确心潮澎湃,只想早日见到她。眼下随着距离渐近,不知怎地,他的心头却越来越空茫,倒是觉得这条路再长些才好。听到世民这么一说,他随口答道:“这要看那支府军战力如何,若是难缠,只怕要耽误些时辰。”

为他们引路的正是凌云派去河东报信的使者,也是李家旧仆,闻言忙笑道:“两位郎君放心,如今长安这边的官军瞧见娘子的旗帜,便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娘子那边耽误不了什么时辰,小的估摸着他们眼下大概已过了渭水,很快就能迎上两位郎君了。”

世民挑眉笑道:“你觉得阿姊就在前头?”

使者点了点头,乘机赔笑道:“二郎,不如让小的先行一步,为两位郎君去报个信。”

世民却是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不必了,我跟阿姊之间哪里用得着这般客套。”

使者暗暗叫苦,他这次过来,三娘子交代过,何总管的事不必多提,她会亲自去跟国公解释,他也是照办不误了。谁知国公竟会让柴大郎跟随二郎一道来迎接娘子,二郎还一口一个姊夫的!这事儿若不提前告知娘子一声,待会儿猛地撞上了……

他心里着急,还想再说,前头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却是派出去的斥候们回来了一个,也带回了一个消息:

往前十里地,有万人营帐,看旗帜和规模就是凌云的队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