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平阳传 > 大唐平阳传 第140节

大唐平阳传 第14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文嬷嬷一听便知凌云是要彻底放弃庄园了,她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这个庄园里,在这里不知花了多少心思,听到这话忍不住眼圈一红:“这也……太可惜了。”

凌云轻轻叹了口气,她自然也觉得可惜,这个庄园她真正住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花的心血,却比什么地方都多,她考虑过各种情形,准备好了几条退路,没想到……

文嬷嬷见她如此,心里更是难受,忍不住嘀咕道:“那还是让老奴把能收的都收一收吧,好些东西还一次都没用上呢!”

凌云摇了摇头,正想劝她看开些,心里却突然一动。她猛地抬头看向了远处,这个山谷,这个庄园……好些东西的确还是一次都没有用上呢,但难道真的就一次都用不上了吗?

转头看着何潘仁,她的眸子已是亮若晨星,她有一个想法,虽然有点疯狂,但也许她能说服他……

然而不等她开口,何潘仁已看着她笑了起来,随即便毫不犹豫地欠了欠身:“何某,愿听差遣。”

第274章 瓮中捉鳖

这么多人举家搬迁,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所有的马车终于都陆续驶出寨门时, 夕阳已缓缓地落入群山的背后。

何潘仁就走在队伍的最后,眼见前头的马车已走上山道,才转头看着凌云道:“阿云你放心, 我会把他们都安置妥当, 回头便过来帮你。”

凌云想了想却是摇头:“你不必过来, 等安置完她们,你那边还有好些事要准备, 不然便前功尽弃了。”

何潘仁叹道:“我知道, 这是咱们要打的第一仗, 事关紧要, 的确不能有任何闪失, 只是你这边到底还是太凶险了, 阿云, 我实在是不放心你。”

凌云早已习惯了独当一面, 自来只有她不放心别人的份,如今听到何潘仁的这句“不放心”, 感觉竟是格外的奇异。她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脱口答道:“可你若是过来了,我还要分心护着你。”

何潘仁怔了一下,他纵然能言善辩, 听到这钢刀铁刃般扎心的一句, 也是无言以对, 半晌才苦笑道:“你说的是,那我便把我的护卫留下吧,他们的身手都还过得去,不会让你分心。”见凌云似乎还有反对之意,他的目光往凌云身后的山谷里一扫,补充道:“还能帮你多护住一些人。”

凌云的拒绝顿时说不出口了,想了片刻才道:“留一半。”毕竟何潘仁也有要做的事,也需要人护他周全,这些护卫若都给自己,她也会……不放心。

何潘仁凝视着凌云,眼里慢慢地盛满了笑意。凌云被笑得脸上发热,索性冷冷地瞪了回去。

何潘仁眸中的笑意却是愈发明亮愉悦,就连声音都带上了笑:“阿云,人你只收一半,为何话也只说一半?”

不等凌云回答,他已微微探身过来,低声笑道:“阿云,你好好保重,不管怎样都不许伤到自己,记得你还欠我半句话,回头要还给我。”说完这句,他一磕马镫,那匹金色的大宛马立时奔了出去,马蹄如飞,衣袂飘飘,一人一马转眼间便去得远了,但那低沉的声音却仿佛依然在晚风中回荡。

凌云没好气地瞪着他透着飞扬喜悦的背影,看着看着,却还是忍不住地笑了出来。

原本在路边等着何潘仁的数十位骑者果然有一半跟上去,另一半则是调转马头走了回来,到了凌云的跟前,同时抚胸行礼,待到凌云拨马走回寨门后的山谷,他们也不远不近地跟在了后头。

山谷的景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嫩绿的新苗依旧于田间轻摆,淡青的炊烟犹未在空中散尽,然而没有了那些忙碌的身影和嘈杂的声音,这些田畦和屋舍也仿佛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就连天边的灿烂霞光都不能填补上这份黯淡。

唯有庄园的演武场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凌云招募的那数百名骁勇多半都留了下来。经过一日的忙碌,这支数百人的队伍看上去已有些松散。不过当凌云走到队伍前方时,却还从那些熟悉的面孔上看到了一种陌生的光芒——

那是一场大胜之后尚未冷却的热血,那是对下一场胜利迫不及待的渴望!

她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脸上的神色也是愈发沉凝。

众人瞧见她这张冷若冰霜的面孔,眼里的光芒却是更热切了几分——毕竟就在不到一天之前,她也是这么神色冷凝地告诉大家准备迎战,随后,那些长安来的骏马精兵就成了他们的盘中餐。也正因如此,今日午后,当他们得知凌云打算再安排一次伏击时,大多数人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就算凌云再三强调此次的战事会更加危险,也没能动摇他们的信心。

看到凌云的目光淡淡地扫将过来,所有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

第一排的陶大郎站得尤其端正挺拔。在之前的那场战事里,他带领百余人埋伏在山道之下,待马队通过时,要拉起那些早已浸透了桐油的绊马索,要及时点燃绳索,还要收拾那些试图往山道下逃跑的敌人。战后论功行赏,他和陶二都算做了第一等。就在仰头喝下庆功酒的那一刻,每次挥刀时都会蠢蠢欲动的那点火焰,终于在他心头熊熊燃起,让他恨不能立时抄起刀枪,再次奔赴战场……

此时抬头看着凌云,他的眼底也仿佛燃起了两团小小的火焰;而在他的身后,在那数百双眼睛里,也有同样的热切在燃烧。

就在这样的期待目光中,凌云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你们既已留下,便要准备好搏命。从此刻起,你们必须日夜操练,令行禁止;若有懈怠,军法处置!”

这番话着实不算有多么鼓舞人心,但被她这么清清冷冷地说了出来,却自有一种不可置疑的坚定,众人原本有些浮躁的心思都是为之一静,陶大郎更是第一个高声应道:“属下遵命,属下定然日夜操练,绝不懈怠!”

他这么一应,众人也跟着高呼起来:“绝不懈怠,绝不懈怠!”

凌云点了点头,挥手招来之前的教头,让他继续带领众人操练刀枪拳脚,随即便向陶大郎微一示意,转身往外走去。

陶大郎忙跟了上来,待得凌云停下脚步,便抱手行礼,低声问道:“不知娘子有何吩咐?”

两人身后的演武场上,那数百人已在齐声呼喝,同时挥刀,气势比之前何止强了一倍?凌云若有所思地看了片刻,这才道:“明日你抽空带他们熟悉一下那几条退往山外的小路。”

往山上去的小路?陶大郎听得不由一呆。他自然知道,这山谷里有几条小道是可以通往山林深处甚至直达山外的,凌云在整修庄园时,也把几条路都修了一遍,道路更加通畅,入口却更为隐蔽,为的就是一旦遇到强敌入侵,实在抵挡不住了,大家还有后路可退。但眼下大战在即,娘子怎么首先想到的是让他们熟悉后路?

他小心地看了看凌云的脸色,忍不住问道:“娘子,这次的伏击,难不成真的十分凶险?”

凌云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的确有些凶险,必须准备周全。”

陶大郎不敢多问,点头遵命,心头却还是有点茫然,凌云说话历来简单明确,但这“有些凶险”,到底是有多凶险?

在随后的两三日里,随着凌云一道道命令发布下来,他心头的这团疑问不但没有丝毫减轻,反而越来越浓厚;直到三日后的正午,当整个山谷在数千人的齐整脚步声中微微颤抖,当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官兵从远处缓缓逼来时,他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何止是凶险而已!

他们眼前的这支队伍显然也是来自长安,盔甲旗帜跟之前那拨骑兵一样,精悍齐整之态似乎也差不离。只是这一次,他们不但人数是上回的十倍,还选择了堂堂正正地一路推进,按部就班地摆开架势:哨兵探路,盾甲在前,□□如林,旗帜飞舞,纵然是在并不宽阔的山道上,居然也是丝毫不乱。

陶大郎瞬间就明白过来:在这样从容严密的阵势面前,所有的陷阱埋伏都已没有太大的用处;就连这几道木石修成的寨门,似乎也不再可靠了……

他心里这念头刚刚转过,这支队伍已在距离寨门已在百步之处稳住了阵脚,没过多久,前头的盾牌往两边一分,从中间推出了一辆装着尖头巨木的大车。数十名士兵在盾牌的掩护下推着大车向寨门的方向走了过来。他们的步伐并不快,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危险气势,一步接着一步,渐渐地逼近了寨门。

寨墙上,有人已忍不住惊呼起来:“这是什么玩意儿!”

也有见多识广的咬牙答道:“那是撞车!专门撞城门用的!”

陶大郎一看那车的模样便已猜到了几分,听到这答案心里更是一阵发慌,忍不住转头看了看凌云。

凌云的脸色倒是依旧平静。眼前这支队伍的人数和阵仗并没有让她多么意外——这些人显然已从“逃”回去的郭校尉那里问出了足够多的消息,对他们的弓箭、埋伏也都做足了防备,甚至不惜拉来了这种攻城的专用杀器……看来长安那边是下定决心要报仇雪耻了!

不过瞧了瞧身边这些人的脸色,她心里还是叹息了一声:在他们的身上,那场胜利所点燃的战意此刻已消失殆尽,不少人的脸上甚至露出了惧色,仿佛他们在这一刻才终于意识到:在夜里埋伏偷袭跟在白日正面作战,完全是两回事。

在众人越来越明显的骚动不安中,她只能提高声音喝道:“不必慌张,他们不过是人多,咱们大不了弃了庄园便是,今日能杀多少是多少,回头论功行赏!”说完她反手将背上的强弓摘了下来,又从箭囊摸出了一只月牙箭,随着一声弦响,那箭支流星般飞向了对面最前头的那面大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