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平阳传 > 大唐平阳传 第65节

大唐平阳传 第6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世民自是愈发惊奇,想了想向凌云问道:“你们用的可是火攻?”

玄霸抚掌笑道:“二郎好见识,果然跟阿姊想到一块儿去了。”

凌云自打瞧见世民的脸色,心里便越来越沉,此时也只能简单解释道:“是我们运道好,正赶上那帮匪徒设宴庆功,何大萨宝设法把他们灌翻了,我和小鱼收拾了那些在外头巡逻的,再放上一把火,自然是事半功倍。”

世民恍然点头:“这位何大萨宝倒是好酒量!”

小鱼差点没笑出来,忙板着脸点头道:“正是。”

说话间,一行人已到了城门,守门的将士显然跟世民十分熟稔,远远瞧见他们过来,都笑着行礼招呼。世民也是点头作答,这才带着众人进了城。却见这蓟城里头倒也颇为繁华,坊市密布,街道宽阔,众人从长街正中打马而行,径直来到城北蓟丘附近的一座被临时征用的府邸,随行而来的老管事居然也已等在门口,瞧见凌云玄霸便悲喜交集地吩咐下人:“三娘三郎果然都到了,快去!去告诉夫人!”

凌云再也忍耐不住,转头看向了世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世民知道瞒她不住,只能苦笑道:“阿娘今日当真是颇有好转,只是午后一醒来便说,你们立马就要到了,催着我们去接人。”

阿娘知道他们就要到了?凌云只觉得心里砰地一跳,二话不说,转头便跟着领路的下人大步走了进去。那仆人分明已是一路小跑,凌云却只觉得他走得太慢,这条路又太长,过了一重门又是一重门,竟似没有个尽头!好容易来到主院,却见院里的婢女纷纷屈膝,而主屋的门帘早已高高挑起,仿佛有人睁开了眼睛,在静静地瞧着她。

凌云不知不觉地放缓了脚步,一步步走上了台阶,走进了屋子,却一眼瞧见,进门堂屋深处的坐榻上,那仪态万方地坐在上头的人,霍然就是母亲窦氏。

她依旧是平常的优雅打扮,依旧是微微含笑的模样,一眼看去跟往日几乎没什么两样。凌云不由惊喜地上前了两步,这才发现,母亲的身形并不稳当,是靠着隐囊和凭几才撑住了坐态;她的面色看着还好,是因为脸上用了厚厚的脂粉;但最明显的还是她的头发——以前她的头发是那么浓密,不管梳什么高髻都不用掺一丝假发,可如今她头上松松挽着的,分明是一个混在真发里的假髻!

唯有眼睛,唯有她的那双眼睛,依然是那么明亮,那么锐利,甚至带着一种难以言述的光芒,让人恍然间仿佛看到了蜡烛熄灭前的最后一次燃烧。

凌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窦氏面前的。在坐榻前双膝跪倒叫了声“阿娘”,她便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了。

窦氏微笑着点了点头:“快起来,路上辛苦吧?”她的声音依然柔和动听,只是说完这短短一句话后,呼吸就有些急促起来。

凌云无法答话,只是默然摇了摇头。路上辛苦吗?不,真正走到这里她才明白,这两千多里的路程上所经历的艰难,加在一起,大概还不如从进府到榻前的这几百步。因为在那时,她的心里至少还抱着希望,希望能早日见到母亲,希望发现不过是一场虚惊,然后一切都能慢慢变好。现在她才知道,能抱有这样的希望,已是何等的幸福!

她听到窦氏轻轻地叹了口气,顿时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母亲一定花了很大工夫才这么装束打扮起来,自己不能……不能辜负了她的苦心!

定了定神,她抬头看着窦氏,露出了浅浅的笑容:“阿娘,二郎说你今日好多了,您的气色果然不错。”

窦氏笑着看了她一眼,目光里满是了然,分明已把她的心思瞧得一清二楚。凌云不由暗暗苦笑了一声,正想再寻个话头,窦氏却已抬头往外面看去——玄霸也终于快步走了进来。

他的目力自然也不差,但到底对窦氏并不熟悉,一眼瞧去,只觉得母亲的模样跟往日差相仿佛,自是松了一口气,在厅堂中间跪倒行礼,叫了声“母亲”。

窦氏目不转睛地瞧着玄霸,仿佛是从未见过他一般,深深地看了好一会儿,才柔声道:“三郎,你走近些,让阿娘好好看看你。”

玄霸不由呆住了,凌云心头也是剧震——窦氏以前从不多看玄霸一眼,这次在玄霸病倒之后,她的态度虽然改了不少,却也不曾对他这么说过话……她忍不住抬头看了看窦氏,又回头看了看玄霸,却见玄霸也在不知所措地看着自己,忙对他点了点头。

玄霸这才慢慢起身,上来几步,跪在凌云的身边。

窦氏的眼神愈发柔和,却也愈发复杂,慢慢伸手摸了摸玄霸的头,微笑道:“三郎,你瘦了。”

玄霸愈发不知所措,支吾着“嗯”了一声,又偷眼看了看凌云。窦氏的笑容渐渐变得有些苦涩,目光却依然是恋恋不舍地落在玄霸脸上,半晌才道:“你累了吧?先下去休整一下。”

玄霸不由得松了口气,想了想笑道:“我去换身衣服,换好了就来看阿娘。”

窦氏微微一笑,没有答话,却转头向进门后就默默站在一边的世民吩咐道:“你好好照顾三郎,我和三娘再说几句。”

世民已经忍耐了半日,闻言终于忍不住道:“阿娘,你先休息休息,不用急着如此!”

窦氏瞧着他微笑了起来,“好,下不为例。”

这话自然是平常之极,世民却只觉得心头就像被针扎了一般,但瞧着窦氏的笑脸,到底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带着玄霸默默地退了下去。

窦氏目送着两人走出了屋门。那淡青色的门帘刷地一声落了下来,也隔绝外头的阳光与目光。她不由轻轻地吐了口气,身子也慢慢地软了下来。

一旁的周嬷嬷与两个婢女一直不错眼地瞧着她,此时不由脸色一变,双双要抢过来,只是还没来得及碰到她的衣角,凌云已霍然起身,伸手扶住窦氏,让她靠在了自己的身上。

窦氏仿佛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气,连头都支撑不住了,半闭着眼轻声道:“从现在起,谁也不许进来。”

周嬷嬷急道:“国公就要回来了,还有二郎……”

窦氏的声音更轻了,却依然清晰而坚定:“在我死前,不许任何人再进来!”

“我有话,要跟三娘说。”

作者有话要说:蓟城,也叫蓟县(但跟现在的蓟县是两回事),就位于现在的北京市宣武门附近,是历史很悠久的古城,可以上溯到周朝。

第133章 其言也善

看着窦氏那脂粉都掩盖不住的灰白脸色, 凌云心头的酸涩简直难以自抑,脱口道:“阿娘您不用说了, 我都明白,跟阿娘打的那个赌,我已经输了, 以后我都听您的, 您不用再担心我, 您就好好歇息一会儿吧!”

窦氏抬眸瞧了凌云一眼, 嘴角带上一点笑意:“歇息?”她明明已虚弱得说不了几个字,一双眸子却依然灵动,这一瞥之间仿佛是在嘲笑凌云:你还担心我以后没时间长长久久地歇息么?

凌云只觉得心头仿佛被扎了一刀,顿时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窦氏向周嬷嬷打了个手势。周嬷嬷咬牙点了点头,回身端起了一个小小的药盅, 盖子一揭, 一股浓郁无比的参味便扑鼻而来。这边自有婢女撤下了双人坐榻中间的案几,放置上隐囊被褥, 扶着窦氏缓缓斜靠在上头。窦氏就着周嬷嬷的手,慢慢地喝了两口参汁, 过得片刻,脸色便渐渐地缓了过来, 一双眸子也再次变得熠熠生辉。

凌云心头不由一凛:这绝不是寻常参汤!之前母亲能强撑着梳妆打扮,还坐了那么久,只怕也是这药汤的效力吧?她不由抬头看向了周嬷嬷,窦氏却淡淡的道:“不必问她, 是我的主意。”瞧着凌云,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三郎从小到大也没跟我在一起呆过多久,我不想这次让他瞧见的,日后记住的,是我一脸病容的模样。”

难怪!难怪她会那样看着三郎,难怪三郎告别时她一个字都没答,因为这就是她最后一次见三郎,她早就下了决心再也不见他了……凌云只觉得扎在心头的那把刀仿佛又狠狠地搅动了几下,眼里一阵发热,泪水已是夺眶而出。

窦氏看着她笑了笑:“阿尼,你哭什么?”她伸手仿佛想帮凌云拭去眼泪,手指眼见就要碰到凌云的脸颊了,却还是无力地垂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自嘲的笑容,“你长这么大,我好像从来都没哄过你,如今想哄,竟是没这个力气了。”

凌云默默地握住了母亲的手,用她的手擦掉了自己脸上的泪水。她的确是打小跟母亲就不大亲热,甚至都不记得被母亲牵着手是什么滋味了,但她知道,母亲的手生得极好,修长柔润,肤如凝脂,只是此时她握着的这只手,却已是枯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那干涩的皮肤擦在脸上,甚至会有些隐隐刺痛,痛得她的眼泪都越擦越多,似乎怎么都擦不干净。

窦氏无奈地叹了口气:“阿尼,你跟我打赌输了,就要听我的吩咐,是不是?”

母亲这是要跟自己说正事了?凌云忙抹了把眼睛,抬头看着窦氏,用力地点了点头。她当然是愿赌服输,她更愿意为母亲做任何事,尤其是此时此刻。

窦氏深深地看着凌云:“好。那你记住,日后,你不要为任何人,任何事,委屈你自己;不管旁人怎么看,怎么说,你只要过得舒心,过得快活,就足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