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何以安山河 > 何以安山河 第23节

何以安山河 第2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你已经闲到无事可做了?”

也是,病人只有他一个,这个花大夫已经闲到早晨起来开始写大字的程度了。

花折看似随和,话说的云淡风轻却不容反驳:“凡是进你腹中的东西,我一力负责,若有闪失,你点我的天灯就是了。”

“对了,”花折想到了许康轶写下的宁夏官员名单,道:“殿下,你此次治理贪官,我倒有一个推荐的人选,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这么说话的人就是想要讲,许康轶低头喝了一口汤:“但讲无妨。”

花折给他装饭:“陛下特别重视纯臣李勉思,这个人三榜进士出身,以天下黎民苍生为念,又是大理寺卿,特别擅长办案,殿下是否愿意向京城请旨,让李勉思当做西北督查副使,共同协助整治贪腐?”

作者有话要说:感恩点开,感恩收藏,评论和灌溉会发红包,鞠躬。

此章修改,增加八百字。

第37章 民间战争

许康轶确实一直在宁夏转来转去, 也确实得等到余情到了才能开始整治贪腐。

这一路骄阳似火,终于许康轶、凌安之等人的车马沿着官道进入了宁夏莽莽苍苍的贺兰山脉,他们进山的山口树木繁茂、山高谷深,谷底河流奔腾, 东望是滔滔不息的黄河,俯瞰鄂尔多斯高原, 蒸腾的水雾白气使山林如同在天上人间, 终于让这些人觅得了夏季的温凉,连马匹都不再热汗涔涔,难得躲避了一下暑气。

凌安之在外边浪荡了小半年,此刻看到贺兰山这样的雄伟山河, 不禁胸中热流涌动, 骑在马上叹道:“贺兰山此地百年来一向百姓乐业,区域太平, 论起来也不是此地完全是风调雨顺, 不过是北疆和西部有了屏障,以及相对来说官府不太折腾。”

许康轶稍有好转, 脸色有了些许血色红润,也贪凉快骑着马溜达在管道上,他丹凤眼看了一眼凌安之,破天荒地接话, 平静地说道:“大楚百姓向来不缺乏落地生根、辛苦劳动的觉悟,只要无人折腾他们,自会向安居乐业的方向发展。这山里其实土匪众多, 轻易看不到而已。”

好像专门为了打脸似的,刚转过了前面蜿蜒盘旋上升的山路路口,就听到了前面山背上喊杀震天。

凌安之和许康轶交换了一个说曹操曹操就到的眼神,全在疑惑这在打什么仗?

为了看得远一些,凌安之立起身形站在了马背上,一边用手搭着凉棚往远看,一边说道:“没听说此地有军情啊?难道是有外敌偷偷过了贺兰山?”

许康轶在脑中一盘算,也感觉奇怪,此地没有驻军,就算是有敌情也难以形成交手,土匪抢地盘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动静,他挥了挥手,和众人一起爬上了山头,举目往山下一看,打算看一个究竟。

——之后直接看到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民间械斗战争。

之所以说是民间械斗战争,是因为眼下这场战争看不到一个大楚军队,也看不到一个正规骑兵,也不像是有外敌入侵。

一眼就相当明了的看到,不论哪一方,都是贫苦老百姓的穿着打扮,个个衣衫褴褛,膝盖手肘处补丁摞着补丁,瘦的面有菜色。

不仅装束是老百姓的,连手里的武器也全都和耕种有关,长兵器是锄头、二齿沟、耙子、斧子、镰刀、扁担、烧火棍,短兵器是菜刀、板凳,所有在田间地头常见的那是一个应有尽有,绝对超过十八般兵器。

从凌安之和凌霄专业兵痞的角度来看,这绝对不是在打仗,因为毫无战略战术,所有人全是凭借着一股子狠劲捉对厮杀,完完全全是在打架,而且打的浑然忘我。

问题是这打群架的规模实在是宏大,漫山遍野全是人,话说组织打群架最难,缘由是没有组织纪律,得全靠自愿,一般能组织个三两百都了不起了,而这个群架至少得有两万人。

凌安之目力过人,细一分辨这打架人的成分也是一言难尽,不仅有壮丁男人,还有强壮的女人,老人,甚至瘦成豆芽菜的半大孩子,简直是毫无保留实力的全家出洞,打架势气极高,一些老头老太太体力虽然不济,可也拎着水舀子、看着备用武器保障后勤。

不只是男人打红了眼轻伤不下火线,女人都挥舞着菜刀不要命地往前冲,前浪被拍在沙滩上之后,后浪抄起武器继续滚滚向前,男人倒下了女人悲壮地冲上战场,哭丧摔盆儿的仪式全不举行,比不怕马革裹尸的战士们还有气势。

凌安之和凌霄面面相觑,一脑门子糊涂账。再回头看看许康轶,也难得的表现出了那么点目瞪口呆的意思。

“我的乖乖,这么大规模的民间械斗,官府不管吗?”元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打架热情也太高了吧?

别说,凌安之极目一望,看到了对面上坡上确实有几个人穿着官服摇着扇子,中间一个穿着县令的衣服,另外几个一看打扮就是县衙里的衙役,全都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原地搓着手转圈。

许康轶、凌安之等人快步走了过去,那县令也看到了这一小拨人,一看这态势气度就知道是大官过境,再一知道领头的是翼西郡王殿下,更是诚惶诚恐。

不用他们问了,就马上主动把此地大规模的群架说明了一下,县令擦着一脑袋的汗:“殿下,我们这穷乡僻壤叫做赋乐县,名字听起来风调雨顺,不过此地多山,满地都是山包丘陵,不仅地少,而且地没劲,连个庄稼都种不好。”

他比比划划:“不过失之东吴,收之桑榆,谁成想,去年竟然在赋乐县的一座山底下发现一个大金脉,可真是聚宝盆一样。”

“这下赋乐县百姓开心了,总算是拨云见日,地里开始直接长钱了,他们也没报关,自己直接开始开采;但是旁边且昌县里的人听说了,也要来到此地采矿,毕竟世道艰难,发现了金矿可以雨露均沾嘛。”

县令咧咧嘴,他对此事的看法是,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发现了一个什么矿:“赋乐县哪能同意,明明是自己县出来的矿,且昌县这不是明抢吗?且昌县的想法也很单纯,金脉上也没写着赋乐县几个大字,你叫它它答应吗?那就应该见者有份。”

“坏就坏在这个争抢上,两个县一个想独吞,一个想分一半羹,实在是谈不拢,矿也放下不开采了,双方各出了头头,约了一片空地就开打,此地人打的实在,双方互有胜负,组织动员工作越来越有经验,越打规模越大,到现在已经每个县动员了一万多人,就在这开阔地面上发挥了。”

凌霄按着剑柄,疑惑问道:“按理说就是一个打群架,打几天也就算了,为什么打了这么久?”

县令觉得此问题最难回答:“将军有所不知,一个是金银财宝动人心,再一个此地民风彪悍,注重名誉,性格又争强斗狠,足足打了有快一年了。”

凌霄伸手指着空地上还在嗷嗷厮杀的双方:“官府也不管?”

县令当即稍微歪了一下脑袋,一副苦不堪言的样子:“将军,我们是眼看着这场械斗不断扩大,可是当地县衙里一共才二百人,扔进群架里还不够这些锄头菜刀塞牙缝的,我们实在是管不了啊,我每天都来这里劝架,等到双方打累了暂时休战的时候,再下去劝劝他们。”

“不怕王爷将军们笑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啊,我不劝还好,越劝他们还越来劲,话不投机半句多,打的更是昏天黑地了,我都受伤好几回了。”

凌安之把下巴垫在剑柄上一边听着县令介绍,一边看着这个战场,扯着嘴角,感觉又好气又好笑,他久在军中,深知在军备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最能决定胜负的就是悍不畏死的决心,两军阵前他们为了鼓舞势气操碎了心。

可这个地界,人家自动自觉的就眼珠子通红的冲锋陷阵了,彪悍异常,同仇敌忾,轻伤不下火线,这军心太齐了,完全不用鼓舞,他的笑容慢慢的凝固了——

共同进退的决心、视死如归的势气,为什么不能为他所用呢?这要是成了他的兵,入了军籍,当地也没人打架了,一举两得,多好!

他眼中绿光一闪,犹如饿狼见肉,站起身来,直接大步就到了县令面前,沉声问道:“这些人开矿,不过是为了一碗饭吃,如果给他们一个饭碗,还打什么架呢?”

县令一脑袋愁云缭绕,还以为凌安之是来兴师问罪的,忧心忡忡地说道:“凌将军,实不相瞒,本地多山,土地就没劲,而且经常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不断,哪有那么多饭碗啊?”

凌安之用下巴指了指许康轶:“就算是开了金矿,那也是皇家的,发现了就要收归国库,和这些百姓有什么关系?”

许康轶水晶镜后边眼光一迟疑,心想,和我们皇家扯上了什么关系?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有矿。

知县一迟疑,他摸了摸小胡须,疑惑道:“真的要收归国库?”

凌安之再接再厉,解释道:“郡王殿下在此,不信的话,可以让郡王殿下亲自释明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