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我在古代当族长 > 《我在古代当族长》TXT全集下载_32

《我在古代当族长》TXT全集下载_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的,就是不知道他们都藏在哪里,那些东西只有他们各自的后人知道。”老者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把自己这一支的宝藏告诉族中,换取他子孙继续留在家族里。

“淳之,这事你怎么看?”族老们道。

“换。”王淳之道。

“正好和我们想的一样。”族老们点头道。

相比起处置他们来,还是宝藏更为重要。

老者年事已高,不宜多行刑,毕竟到时候宝藏没有找到,还得拿他问罪呢。

而其他人就没有他那么好运了,被集体绑在板凳上后,而后开始棍棒加深。

很快,他们的背部被血水快速的湮透,再不复刚开始的底气十足,等行刑完毕,他们已经全都奄奄一息。

第88章

什么谋划, 什么志向, 全都在一棍又一棍中变成灰烬。

直到行刑完毕, 围观的王家族人纷纷拍手叫好, 心头分外解恨。

对于想要出卖家族, 让家族成为他们踏脚石的这些人村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惜, 只觉得一阵后怕和不寒而栗。

差一点, 要是族长和族老们没有发现他们的狼子野心,让他们去投奔了鲁王, 可想而知还留在齐地的他们会受到齐王怎样的猜忌。

更别说他们还是王善文那边的人, 想要对正统的嫡支取而代之,这就更让王家族人们感到厌恶。

对比王侯, 王家的实力并不强, 这么一折腾, 还不得散架了,这在想要安稳过日子的族人们看来更是罪不可赦的事情。

“把他们抬回去吧, 死了就埋了,没死以后也不准踏出王家村半步。”王淳之看了一眼他们道。

那些人的耳朵已经听不到任何的声音, 自然也就没有听到王淳之对他们的宣判。

族中的行刑人自然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一轮棍棒下来,他们的身上已经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他们不知情的家人对他们恨铁不成钢道,“王善文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你们做事之前怎么就不想想家里人呢。”

他们对已经死去的王善文心里充满了恨意。

因为凡是受到家族惩罚的人几乎都没活下来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那些人当天晚上就彻底的咽了气, 这个结果那名善字辈的老者一点也不意外。

是夜,室内灯火通明,王淳之过来见他,老者笑着道,“村长,那些族中的害群之马死了,我这算不算将功折罪?”

要是可能,他还是不想死的,要不然也不会用那些人探路。

人老成精,从一开始他就想好了退路。

王淳之并没有因此软化态度,“族中已经让人去取那些东西,你还是祈祷它们的数量能够减轻你的罪责吧。”

那名善字辈的老者不由一愣,而后开始苦笑。

是他想当然了,以为族长年纪小就会好糊弄,却忘了之前他处决那些人时的果决,如果不是他身上还有价值,恐怕也步了那些人的后尘了。

想到这里,他也不再动什么花花肠子,而是正色对王淳之道,“族长放心,以前是我糊涂做错了事,好在没有对家族造成太大的危害,要不然我们就是死也难辞其咎。”

“是我们猪油蒙了心,走错了路啊。”

“小的时候,总是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心里总觉得是族中亏欠了我们,因为在我们善字一辈那些年长的人心里面,自己小时候住的房子是很大的,身边有着成群的仆人伺候着,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心里那种得到又失去的滋味啊,是现在年轻一辈们理解不了的。”

从云端跌落人间是什么滋味?反正不是甜的。

如此强烈的落差造就了一些人心里的不平衡,从而一步错,步步错。

当然,其中更有利益的诱导,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一坚持就是那么多年。

“族老们也都是善字辈的人,却没有像你们一样极端,他们有的人比你们还要清楚那种滋味,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维持着家族的运转。”王淳之说道。

说出来的话让老者心中更加愧疚。

“族长,希望我们家族在你的带领下能够恢复曾经以往琅琊王氏的风光。”老者由衷道。

王家现在才到四五辈,自然谈不上什么以往的风光。

老者说的是数十年前,在琅琊这块地界上立足的王氏家族。

那个琅琊王氏被称为顶尖世家之一,后来却因为一次站错了队遭到了来自朝廷的清洗,家族优秀子弟眼看就要遭劫,家族很有可能受到重创,所以琅琊王氏一看形势不妙,为了避祸,就举族全都南下去。

北方其余的顶尖世家也因为朝廷或者战乱的原因一块南移。

至此,北方这块顶尖的世家全都离开到了南方去。

如琅琊张氏、李氏什么的小家族们这才纷纷有了冒头的机会。

各个小型世家如雨后春笋般在北方出现,所以琅琊王氏的出现一点也不让人突兀。

可实际上,现在的琅琊王氏就是之前那个琅琊王氏的子孙后代。

俗话说狡兔三窟,更何况那些积年的世家呢。

在这个动不动就诛九族和连坐盛行的时代,那些世家们怎么可能会把鸡蛋给放到一个篮子里。

现在的琅琊王氏就是那个大的琅琊王氏从家族里面分出一个支,如王善才老爷子的父亲和那些族老们的父辈们,大都是王家一族的嫡次子,嫡三子的存在。

原本他们应该是四处分散的,为的就是给琅琊王氏在外留下血脉,不要求他们能有祖上荣光,只求他们别断了王家的血脉就行。

可是在外面单打独斗日子可比在家族艰难的多,很少会有族人能一直支撑下去,那些分散在山东这片地界的王家族人们隐晦的碰头一合计,觉得与其分散实力让他们以后的子嗣们未来泯灭于人群,还不如他们聚集起来,组建另一个王氏。

当时王善才老爷子的父辈选定的就是琅琊这块,这里是琅琊王家的祖地,这支又正好是嫡系出身,那些分散在山东这块的王氏族人就把王善才老爷子这一支奉为嫡支,他们则后退一步成为了旁系。

这就是现在琅琊王氏的由来。

它就像是一颗大树身上掉落的种子,依靠着大树原有的底蕴而生长,却又是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存在。

这是一个全新的琅琊王氏,虽然和已经去了南边的琅琊王氏隐隐之中还有联系,但是他们的关系早就不复曾经的亲密,去了是客,再不是主人。

在外,两个琅琊王氏更是不能相干。

所以这个小的琅琊王氏才几代人,就已经具备了世家丰厚的藏书底蕴和实力,也因为要撇清关系,所以那个琅琊王氏的族规不能照搬过来,一切只能他们自己慢慢摸索。

上字辈人离开家族的时候,善字辈不少人已经记事。

从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一下子变成了要在乡间耕耘的泥腿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了的。

不过也因为一下子从规矩森严的世家变成相对自由的耕读之家,才让他们心里能够升起对嫡支取而代之的心思。

就像老者所说的那样,这要是在南方的琅琊王氏家里,他们连念头都不敢升起。

现在之所以会如此窝里横,无非就是这个琅琊王氏太过弱小了,弱小到连自己人都会心生轻视之心。

可是经过这一遭,老者再也不敢小看王淳之。

也许王善才是一个能看在他们往日情分而对他手下留情的人,但是王淳之绝对不是。

老者从王淳之看到了一个世家家主应有的果决。

这是他爷爷身上都不曾拥有的东西。

就好像,世家屹立不倒的精髓在王淳之的身上得到了传承一般。

“想必以后,家族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规矩松散了。”老者笑着道。

他的父辈就是有底蕴的一个,在为子孙后代埋下宝藏的时候,恐怕没有想过才仅仅两代而已,这些东西就会被挖掘出来吧。

宝藏被深埋在地下,游侠队和村民队一起挖掘,整整挖掘了十几米深才看到了那些箱子的身影。

打开一看,不出所料,全都是黄金古董一样能够长时间保存的东西。

满满一箱子金灿灿的黄金差点耀花了众人的眼睛。

还有那些价值连城的古董,都是一些实用到不能再实用的东西。

这就是那些祖辈们留给自己后人东山再起的底蕴,除却合并家族时贡献出去的书籍和字画,其中大部分的底蕴都被深埋在这里。

王淳之祖上自然也有一些底蕴,只是后来成为了嫡支,就拿出来建设家族用了。

“族长,这份宝藏并没有动用过。”族老们检查过后道。

老者没有说谎。

王淳之眉眼稍微舒展,“既然这样,就让为家族做出贡献的那位长辈在自己家里面安享晚年吧。”

就是想要反对的族人们也在这批金灿灿的财宝中失去了声音,默认了王淳之的处置。

那位善字辈老者的子孙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对这些财宝感受到了由衷的心痛之情。

不过这个心痛只持续了短短一会,他们就不再惦记了,毕竟老者要是不把这件事情给说出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家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钱呢。

想一想他们家里面并没有减少的钱,还有保住一条命的长辈,家里人都还能在村子里继续住下去,都是用那些东西换不回来的。

他们忍着心痛把老者接回了家,并自发的承担起看管之职。

老者看着他们道,“你们已经彻底的成为耕读世家的人了,那些东西要是给了你们,绝对是祸不是福。”

这些从小在王家村里面长大的孩子们大都性情淳朴,很少会有顶尖世家子弟的心胸,那些钱如果到了他们手里,要不就是细水长流的慢慢花,要不就是突然乍富,心思变得浮躁起来。

那些钱在他手里败光刚刚好,省的后人把持不住,现在还能买他一条命。

这场家族风波被迅速的镇压,并没有波及到外面去。

外界,王淳之这个族长要求家族子弟回归的信件也一一到达了那些家族子弟的手中。

对于族长要求他们全部回归,他们感到不解和诧异,但是上面并没有他们心中解惑,只是清晰的传达了来自家族的命令。

信上让他们自己选择,要是辞官回去了,他们就还是家族子弟,要是没有辞官,依旧选择留在官场,就会被驱逐出族。

这个选择让那些还有心留在官场上面的王家子弟心中一紧。

辞官还是不辞官?

一旦辞官,家族在朝堂上所有的打拼都会化为乌有。

以后他们王家子弟要是再想为官可就没有现在这样轻松了。

可是不辞官,失去的将是他们在这世上的立足之本:家族。

不管是哪个选择,都让他们心如刀绞一般。

“对了,我记得我们王家族长的父亲好像也在朝为官呢。”一名官员说道。

他身边同样王家出身的管家道,“对,那位还是我们王家为官职位最高的呢。”

“也不知道这个选择族兄有没有份?如果连族兄都辞官了,我们这些下面的人就更不用说了。”隐隐的,他觉得还是看好风向再做决定不迟。

要知道不同的选择对他们后半生有着不同的影响。

就看在他们心里,到底是家族重要,还是仕途更重要了。

这是王淳之对族人一次不动声色的清洗,也是对他们的保护。

乱世到来,族人们肯定是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互相照应。

只是王淳之没想到,王家子弟们还没有回来,李家就已经拖家带口的来了。

第89章

见到曾经的姻亲, 李家人的身影, 王家村的村民们先是心虚, 而后又好奇他们的来意。

虽然王若岩已经被族长处置除族, 但到底是王家族人对人家家的闺女做了那样的事, 哪怕事情不是他们做的, 他们也下意识的感到心虚。

而李家人不知道王家村的村民们想的那么多, 李家的老爷子带着家里人过来拜见王善才老爷子和王淳之。

把李家人的都给迎进来以后,由老爷子负责招待, 奶奶带着郑琇莹负责招待李家的女客, 王淳之则在老爷子的下首作陪。

两方寒暄过后,李家老爷子也不含糊, 直接对王善才老爷子说道, “实不相瞒啊老哥哥, 我们这次是带着全副家当过来投靠王家的。”

李家虽然不是世家,也有不少姻亲, 但是在考虑投奔的时候,李家老爷子还是觉得王家最为靠谱, 李家虽然和王家姻亲断了,但是再联上就行了,毕竟做了坏事的又不是他们李家,他们李家没必要躲着王家走。

所以李家老爷子收拾好全部的家当就来投奔王家了。

王善才老爷子不由一惊,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要知道李家生意众多,虽然不是什么巨富, 但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之家。

见到王淳之也在,李家老爷子也不隐瞒,道,“我家那块有一支起义军,原先是一群绿林强盗,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让我们这些商人给他们提供粮油布钱,不给就强抢,没办法,我就只好带着家人全都离开,而我家的宅子,已经被起义军们给占领了。”说到这里,李家老爷子深深的一叹。

什么人能成事什么人不能成事,做了一辈子生意的李家老爷子又怎么看不出来。

那些人无非就是找一个借口抢富户的东西以肥自己罢了。

李家是生意人,自然没有那么多人手和起义军对抗,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家里铺子一关,家人一带,就直接走了。

“我们那块被那支起义军给弄得不成样子,有能力的人家都搬走投靠亲戚去了,没能力的就只能干受着了。”李家老爷子叹道。

“身为起义军,他们不打朝廷么?”王淳之问道。

李家老爷子苦笑道,“他们要真是起义军,站在天下百姓这边的,我们李家又何必舍不了一些钱财,可他们却是挂羊头卖狗肉,用一个名号糊弄我们,非但没有为我们解困,反进一步的对我们紧逼,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举家逃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