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林皇后传[红楼] > 《林皇后传[红楼]》TXT全集下载_11

《林皇后传[红楼]》TXT全集下载_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家老太太和林家太夫人欣慰得瞧着从祠堂回来的夫妇两,为清河郡主依次指过府内的女眷。

“这是周老姨娘,她是已故国公爷的贵妾,皇后娘娘的生母。”林家老太太先是指着坐在她左下手第一位的中年妇人,令其与清河郡主见礼。

“民妇见过郡主娘娘,愿郡主娘娘与老爷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穿着清雅,只是带了些翠绿首饰的周老姨娘起身就要给清河郡主行大礼,被清河郡主的陪嫁嬷嬷扶住了。

“周老姨娘使不得,还请回座。”清河郡主知道这是林府扫地僧般的人物,虽是公爹的妾室,但也不能看轻。

“那边坐着的是二丫头的生母王老姨娘,还有太夫人的陪嫁许老姨娘。”林家老太太又指了两个比周老姨娘年纪稍轻的妇人,这二位可没有周老姨娘的体面,还是老老实实地给清河郡主行了大礼。

“如海还有一庶弟,他的生母何老姨娘本该来见过郡主娘娘。只可惜国公爷过世后,何老姨娘便伤心过度,以至于有些疯言疯语。老身怕污了郡主娘娘的清听,所以不便让郡主娘娘见她。”

林家的主子就这么几个,在座的都长了清河郡主一辈的老人。

至于跟清河郡主同辈的林密姝和林如滁,他们到底是庶出,又是弟弟妹妹,所以没有资格在这儿跟清河郡主相见过,只能日后慢慢接触。

“郡主娘娘既已嫁了过来,那么正堂和东侧堂的屋子也该按照郡主娘娘的喜好尽快清出来。只是东侧堂的思水轩是皇后娘娘的闺阁,之前静亭公主来林府时也在皇后娘娘的闺阁里歇过脚,所以还望郡主娘娘见谅。”

既然新宗妇已经嫁了进来,林家太夫人也该把对家的钥匙和账本都交给儿媳,然后在一些琐碎事上多嘱咐些:“至于未出阁的二丫头和滁儿,则随我们几个老太婆搬到西侧院,免得冲撞了郡主娘娘。待滁儿议婚后,西街的那一套三进的院子便给滁儿做婚房,这都是国公爷走前安排好的。”

“既然太夫人已经有了规章,那清河可就承情偷闲了。”清河郡主出嫁前还有些担心怎么跟小姑子和小叔子的相处,但没想到林家真如母亲所说那般简单清明,倒也省了她许多麻烦。

“郡主娘娘能下嫁林家,也是林家的福气。”林家老太太先递上台阶给清河郡主下了,才顺梯子请求道:“还望郡主娘娘这个做嫂嫂的能多多提点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孙女,她也快出阁了,请郡主娘娘不惜赐教。”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请不请,赐教不赐教的,倒显得生分了。”清河郡主出嫁前就打听过林府的小姑子,知道她是家生子姨娘所出的庶女,又是低嫁给一个耕读人家的从八品照磨,所以也愿意卖个好,让林家承了她的情。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更晚了,今天家里有人过生日,然后作者去查了下古代的嫁妆规格。

再次解释下为什么对女主和林如海称字,而对贾政贾赦称名。

第一,古代只有关系十分亲密之人,地位差距较大的上下级,还有大型家族祭祀、官员升迁的圣旨上才会称名,平常都是称字。甚至说的严重点,我跟你不熟,而你又不是在社会地位或官职上高出我一截,对我直呼其名等同于骂人。这也是为什么第二章 我会提到封后圣旨上对林密妍的称呼是林姓,然后接个偏旁从水的生僻字。所以“密妍”是女主的字。战国时期,贵族女性出阁前的名只会出现在陪嫁的祭祀礼器上。如果有人对一位姑娘称呼其名,那绝对是十分不礼貌,甚至称得上找打的行为。

所以在看红楼梦时,我一直怀疑林黛玉中的“黛玉”是她的字而不是“名”,虽然曹公也写过宝玉问黛玉是否有表字时得到的回答是无,但是在一个类似明朝的架空时代里,若是林黛玉及笄前未取字,那么熟悉的人家应该称呼其为林家大小姐或是林家大姐儿,除非是贾母或者贾府的长辈,否则对其直呼其名真的是对黛玉的不尊重。至于奴婢,直呼主人的名字是想死吗?

第二,贾赦,字恩侯。贾政,字存周。在文里并没有对贾家兄弟用字一方面是因为红楼梦里对其称呼都是名而不是字,估计有些读者会反应不过来。第二个原因是,旁人称呼贾赦为贾恩侯是称呼贾赦的字而不是官爵(曹公真是细节控),贾赦的世袭爵位是一等将军,应该是犯了什么错才会被又降了几等,否则看他的字,应该是侯爵才对(就像孔子字仲尼,知否里的顾廷烨字仲怀,很多时候古人的字都跟官爵和在家的顺序排位有关)。

这里查的一等将军应该是伯爵差不多。

这里查了下古代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贵族女子的嫁妆标准是六十四抬,嫁入皇室的嫡福晋是在一百二十抬左右。而嫡出公主的规格高于嫡福晋(毕竟嫡福晋在同房前还不算皇家人,地位默认比公主要低),应该在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抬左右(除非是乾隆的固伦和敬公主那般特别得宠,又是嫡长女的身份)。除非是帝后大婚,光绪帝和慈禧侄女大婚时,隆裕皇后的嫁妆是三百抬(有一半是皇室送来的聘礼,否则光是陪嫁就要榨干一家人的全部财产),而顺治帝的废后当年陪嫁了二十万匹骏马。

这里静亭公主因为是得宠的皇后所出,又跟固伦和敬公主一样是皇帝的嫡长女,所以嫁妆规格超标,约在两百台。

剩下的庶出公主和静安公主的嫁妆规格在一百六十抬。

林密妍还没生下的老来女静悦公主的嫁妆比嫡出的姐姐少一点,在一百八十台。

PS:嫁妆都是有规矩的,很多疼爱女儿的人家真的要超格也是折了现银给姑娘,真的别相信那些两百台,三百抬的嫁妆,否则皇室就得怀疑你是吞了多少钱才弄来这么丰厚的嫁妆。感谢在2020-01-11 17:43:20~2020-01-12 20:51: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樱雪 10瓶;槿初 9瓶;莉莉3159 5瓶;极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4章 教子

“小妾扶正的破落户?看来宁安郡主对本宫的意见很大啊!”难得偷闲的林密妍用一枚白玉钗挽了个松松的坠马髻, 窝在烧暖和的炕上,就着清茶嗑起瓜子, 听着李福给她八卦前朝后宫的消息:“她还说了什么?”

“宁安郡主没说什么,但是她的侍女劝了句来日方长。依奴才看,娘娘您可得小心了。”李福坐在炕边的小板凳上,偷眼打量着林密妍的脸色, 发现她并没有多少怒容,忍不住疑惑道:“娘娘您不生气吗?”

“有什么好生气的?她又没说错。本宫进东宫时只是个承徽, 就算是皇家的妾, 那也是个妾。况且扶正本宫的是陛下又不是先帝,从礼法上就输了一大截。”林密妍在这方面看的相当之开:“更难听的话本宫都听过,只是你可见着有人敢在本宫面前嘴碎?”

李福诚实地摇摇头。又不是人人都像宁安郡主一样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否则谁敢凑到皇后娘娘面前多嘴。

“那不就结了。她要是敢当着本宫或陛下的面说这话,兴许本宫还会敬她是条汉子。”林密妍示意宫女递上湿帕子擦手, 又让人将瓜子壳收拾下去:“至于小心一事。她宁安郡主嫁的就是个连朝都上不了的破落户家, 这进不了娘家门的郡主也算是本朝第一例!”

“娘娘真是嘴毒。”李福憋着笑道:“需要奴才将这话透露给宁安郡主吗?”

“透露给宁安郡主有什么用?应该透露给她的婆祖母听。”林密妍好歹跟今上同床共枕了十多年,也学了些让人糟心的本事:“她的夫家也算是倒霉,娶的三代媳妇都是尴尬到不行的出身。就算顶个王爷的爵位宗室的头衔又有什么用?无权无势的王爷也不过是高官眼里的软柿子和钱袋子, 谁看得起?”

说起来宁安郡主的夫家,倒也是桩连撞数个“可巧”的妙事。而且林密妍对这家也熟悉,正是前些日子选中给大皇子做伴读的北静王家。

不过宁安郡主嫁的不是北静王,而是北静王的同胞弟弟,其嫂子曲氏是贞宁皇后的侄孙女,但婆祖母却是贞宁皇后的一生之敌——庸帝的宠妃柳氏所出的华阳郡主。

至于为何是郡主而不是公主, 只因有那么个被拍死为妖妃的妈,所以在憋了一肚子火的嫡兄慈祖反正后,柳氏被赐死,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华阳公主被贬为郡主,塞给了空有荣华而无富贵的上上代北静王。

而上上代北静王和华阳郡主所出的老北静王也不是个长命百岁的,前者留个嫡出的独苗后一命呜呼,后者多留个嫡出的苗后带着老婆一命呜呼。

都说人生有三苦,早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

前十五年顺风顺水的华阳郡主过得那叫个跳崖式下跌。

偏偏皇家的仇一记就是几代人,等华阳郡主的大孙子成年后,娶进门的媳妇又跟她亲妈的仇家有关系,而且这门亲事还是她大孙子上赶着要的,把华阳郡主气得那叫个一口气上不来。

行吧!既然大孙子指望不上了,那就只能栽培小孙子了。

结果小孙子又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娶进门的又是个比曲氏更糟心的宁安郡主。

是以北静王王府这几代都没安宁过,甚至因为没有人给他们在朝堂上说话,所以有意向四王八公靠拢。

“若不是曲王妃是个明白人,她儿子也是个好的。陛下也不会指了北静王世子为大皇子的伴读。”林密妍想起沉静如水的北静王妃,忍不住叹了口气道:“世上女子千千万万,苦命的样子却都那么相似。摊上那么个糟心的婆祖母,也亏得北静王够体贴她。只希望华阳郡主能早点消停了,北静王妃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李福闻言也是一脸的难以言尽,而就在这时,守门的小太监进来递话道:“启禀皇后娘娘,三皇子殿下来了,说是有事要问您。”

“琮儿?他不是在陛下那儿吗?怎么到坤宁宫来了。”林密妍与李福对视了一眼,赶紧起身整理了下妆容,等着儿子进来。

…………

……

三皇子是愁眉苦脸地捧了个红面的折子进来的,见面后先是请安寒暄了一番,然后遣了李福守住宫门,将折子递给林密妍,自个儿坐到炕的另一边灌下半盏子茶水,仍旧觉得口干舌燥道:“父皇让儿臣瞧了这折子,又同儿臣说了些三叔伯的旧事,然后问儿臣这折子该怎么批?儿臣左思右想地半天,仍找不到完全的对策,所以来母后这儿求提点了。”

林密妍粗略看了看折子便将其合上,还给三皇子:“荣国公府请封世子一事,你觉得是大事还是小事?”

“既是大事,也是小事。”三皇子虽然不满十岁,但皇子的孩子大都早熟,况且他那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爹还是个奶娃娃时就当上太子,是以三皇子考虑得要比林密妍想的周全:“往下了说,这只是旧臣请恩,但往大了说,涉及皇家的阴私,所以还是……”

“还是小事。”林密妍打断了三皇子的话,对上儿子困惑的眼神缓缓道:“皇家的阴私,无论牵扯多大,在外人眼里都只能是无事。所以这折子,只能是小事。”

“可若是小事,父皇签了便是,为何要问儿臣这些。”三皇子百思不得其解道:“父皇若是想降了荣国公世子的爵位,随便找个由头就是。也不必憋着一口气不出啊!”

“你也知道你父皇是憋着一口气要出,更知道降人家爵位得找个由头。所以你找了吗?”林密妍反问道:“总不能让你父皇把所有事都给你弄齐了,你再去当个提意见的吧!那他把你带在身边教你这些是做什么?以你父皇的心思,能想不到这些?找不到由头?”

“可是,可是总不能真的以放印子钱一事降了荣国公世子的爵位。那数目,别说是降爵,抄家都够了。”三皇子又恢复了愁眉苦脸的样子:“抛开三皇伯做的龌龊事不提,荣国公好歹是给国家征战一生的功臣,在人家没咽气时抄人家的家?传出去也太刻薄了。”

“所以你父皇才要你找个不够大,但却足够降爵的由头。”林密妍弹了下三皇子的额头,看着他吃痛道:“东厂是你父皇的人,你父皇又没说不让你用他的人,所以你放着大好的资源不用,坐在我这儿愁眉苦脸个什么?”

“儿臣可以用东厂的吗?”三皇子有些犹豫又有些兴奋道。

“你用不了,不还有我这个当娘的可以使唤吗?东厂到底也是宫里的机构,难道我这个皇后还没资格。”林密妍哭笑不得道:“至于荣国公府放印子钱一事,你父皇可是不想当作没看见,所以你打算怎么处置?”

“荣国公府请封世子的折子通过后,代善公必会来谢恩。到时候,儿臣会把荣国公府放印子钱一事同老国公私下说了。相信以老国公的忠诚,必会理解父皇的苦心。”对于三皇子而言,只要能把前面的事情都解决了,后面的那都不叫个事。

林密妍仔细打量了儿子一番,最后点了点头道:“还算有点聪明劲。”

于是几日后,宗人府以贾赦曾仗势欺人,为几把古扇差点令一良民家破人亡为由,命贾赦将豪夺之物归还于那良民,然后赔钱一百两作为补偿,又罚其世袭爵位再降一等。

贾府接旨时,无论是贾史氏还是贾政一家都笑看贾代善在天使走后将贾赦揍了一顿。

只可惜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贾赦躺床养伤时,贾代善进宫谢恩,被三皇子告之了自己儿媳做过的好事,同王家的老爷子战战兢兢地在养心殿偏殿跪了两个时辰,最后是由小厮儿扶回各自的府里,彻夜无眠。

三日后,贾家和王家凑足了八十万两的银票送至内务府,才在几日后得到了今上的召见,松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可能不会写长,大家想看林妹妹,所以中间的几年都会跳过。

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让女主围着林妹妹,事事都为她出头。

林妹妹是个冰雪剔透的人,她现在的出身已经比原著要好很多,虽然不是原配的嫡长女,林府的独女,但父亲长辈健在,兄姐早已成家,过着比原著里更让人尊重安心的日子。林密妍是林妹妹的长辈,她对林妹妹有好感,但平心而论,她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不可能像疼女儿一样疼林妹妹。况且不管是林妹妹还是静亭公主,终会面临着父母离去,自己为儿女撑起一片天的那一日。林妹妹也不是没了姑妈和父亲就活不下去的菟丝花,她会过得很好。

至于贾敏,估计会两面为难吧!一方面林家确实对她不错(稍微提示一下,清河郡主病逝时,林如海才三十出头,所以贾敏是福亲王府给林如海找来的继室。清河郡主的儿子快十岁时贾敏才进门,而等林妹妹出生时,清河郡主的长子都要议亲了。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但另一方面,贾家对她所求过多(到时候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惊为天人的奇葩。)感谢在2020-01-12 20:51:49~2020-01-13 14:49: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