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我在七零修壁画 > 《我在七零修壁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6

《我在七零修壁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在一旁看画的梁悠听罢也笑着摇摇头。像高鹏说的这种行为是犯法也没错,不过要取证不容易,更别说此处的古董多出售给外国人了。而且古董行当里有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买到假的只能自认眼力不好,怪不得别人。

“而且别说是那些外国人了,有的连文化局的人都不一定看得出来。”老板说着往外一指,“诶,你们看到拉着尼龙袋的那个老头没,这东西要经过他的手给你处理做旧,保证比博物馆里的什么收藏还像文物!”

梁悠顺着老板手指的方向向外看去,看到他说的老头时吃了一惊。

“这个不是火车上跟咱们坐一起的人么。”高鹏说道。

梁悠看了看身边的岳青松,对方向她点点头,示意他们都没有认错。

“这大叔深藏不漏啊。”梁悠感慨道。

“你们见过他了?”老板问道。

张冲点点头,“嗯,我们和他做一列火车来的。”

“这样啊……看来他不知道又跑哪个山疙瘩里面收东西去了。”老板拨了几下算盘,“三两毛收进来捣鼓几下再三两百卖出去,这利润……啧啧,让人眼红啊。”

“这么赚钱啊。”高鹏瞪大了眼睛。

“赚钱又如何呢,”老板冷笑,“这老子赚的没有儿子败的快,钱在口袋里转一圈,最后还不是一场空。”

“一件就能卖两三百,那他那一麻袋……嘶……”高鹏倒吸了口气,不敢想那是多少钱啊。“他儿子是做什么把钱都花出去的?”

老板笑了笑,没有答话。

梁悠想着,不过就是“黄赌毒”这三件事罢了。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赌”的可能性是要远远高于另两件的。

“老板,请问您这条街上有没有修复古董手艺好的师傅?”周师傅问道。

“就刚才过去那老头啊,老贾。”老板回答。

“老贾……”

梁悠想了想在火车上碰到的那位看起来不怎么好惹的大叔,没想到竟然会做古董修复这么细致的工作。

“那他的店铺在哪?”周师傅又问。

老板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站在门口给周师傅指路。“顺着这条街走到头,拐角处的那家店铺就是了。”

周师傅点点头,买下了朱砂和其它几种矿物颜料,跟老板道了声谢后带着梁悠他们离开了。

“师傅,咱们接下来几天做什么,要不要去见见哪位贾师傅?”梁悠问道。

“也好,”周师傅点点头,“咱们来都来了,多看看多学学总是没错的。”

梁悠几人点头应是。不过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几人找了间小馆子吃了饭,在古董街旁边找了处旅馆落脚。

昨天在火车上一夜都没怎么睡好,醒来脖子还酸痛的厉害。梁悠洗漱后倒在床上,翻开笔记本还打算记录一下今天的见闻的,可惜只写了两行字,就倒头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时已经十点了,梁悠暗道一声遭了,匆匆忙忙的收拾一番出了房间。

周师傅和岳青松他们已经都坐在大厅里了。周师傅拿着一份报纸再看,岳青松他们几个年轻的凑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什么。

“师傅,我……”

“起来了啊。”周师傅放下报纸冲梁悠慈爱的笑了笑,“不用着急,先吃个早饭。”

梁悠看了看茶几上放着的包子。“我还是不吃了吧。”

“说了不用急的。”周师傅隔着袋子摸了摸包子的温度,递给梁悠。“岳连长一大早去给你买的,本地特色,快尝尝。”

梁悠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接过包子坐在了沙发上。

岳青松起身接了一杯热水放在她手边,梁悠怕耽误正事吃的很快,周师傅在旁边一再跟她说不用心急。

“慢慢吃,我还打算等老板娘收拾完了和她打听些事情的,你不用吃这么快。”

梁悠想了想,反应过来周师傅应该是想打听那位贾师傅的事情,于是点点头,开始慢慢享用起自己的早餐。

早餐是岳青松一大早排队买来的,去的是周围最有名的早餐铺子,虽然是平时吃惯的包子,可馅料却不是常吃的那几种。

梁悠咬了一口,笑的眉眼弯弯的看向岳青松:“好吃。”

岳青松看她满足的样子也跟着勾起了唇角,忍住了捏一把她鼓起的脸颊的冲动。

那边老板娘总算料理完了客人们的早饭,整理了房间,刚刚闲下来有喝口水的时间。她端着茶缸走过来坐在周师傅对面,问道:“您要问什么,尽管问吧。”

周师傅道:“我们就像跟您打听一下贾师傅的事情?”

“贾师傅?”老板娘一愣,“哦,你们说的是老贾吧,拐角开店的那个?”

“没错,就是那位贾师傅。”周师傅点点头。

老板娘上下打量着梁悠一行人,眼神戒备:“你们找他干什么?不是从他那儿买了假东西来找他算账的吧?”

梁悠摆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我们这是第一次来的。”

“这样啊。”老板娘松了口气。不是来找事的就好,要不然她也要受牵连的。“那你们打听他是……”

周师傅问道:“我们听说那位贾师傅,他很擅长修复古董是不是?”

“嗨,听说是挺厉害的。”老板娘看他们果然不是来找是的,总算放了心。

“听说?”梁悠皱皱眉头,一条街上的街坊,怎么就用上“听说”这么两个字了。“他现在不做了吗?”

“不做了啊。”老板娘耸耸肩,理所当然的答道。

“为什么啊?”梁悠不解。好好的,怎么就把自己的手艺丢了呢。

老板娘笑着摇摇头,对梁悠道:“妹妹啊,修古董才能来多少钱,做假古董卖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啊。”

“不是,那位贾师傅家里到底有什么事情,怎么会这么缺钱呢?”梁悠好奇的问道。好像不管是昨天的老板还是今天这位老板娘,提起贾师傅说的都是他很需要钱的样子。

老板娘端起茶缸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语带不屑的说道:“养了个败家子,多大的家业也不够造的。”

“那他儿子……”

“你们知道什么是赌石不?”老板娘问。

梁悠恍然,怪不得呢。她之前就觉得贾师傅如此缺钱,他儿子怕是沾上了“赌”这个字。只不过她没想到并不是普通的赌,而是赌石。

那就难怪了,这种东西要是戒不掉,任你是金山银山,也能一夜输个干净。

只不过除了梁悠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茫然,并没有听说过“赌石”这件事情。高鹏想了半天都没想通,还纳闷的问张冲石头到底有什么好赌的。

第73章

石头当然没有什么可赌的, 要赌的是这石头里的东西。

虽然没有亲眼见过, 但梁悠前世也听说过赌石这件事有多疯狂,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没想到贾师傅的儿子竟然沾染上了,而且看起来陷的很深, 不然老板娘他们话里话外的也不会直指他是个败家子。

老板娘看他们不懂,主动解释了起来。原来Y市除了生产矿物颜料外同样是翡翠的优质产地,这里出产的翡翠色正、水头足, 自古就是有名的出好翡翠的地方。

所谓赌石,就是购买没有解开的翡翠毛料,从毛料表面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去“赌”里面的翡翠是什么色什么种,能有多大的价值。

赌石看涨的几率选小于赌赔,可一旦出了上好的翡翠,就是千倍万倍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赔的倾家荡产也要用口袋里最后的钱再买块石头, 因为他们总把暴富的希望寄托在下一块毛料上面。就算没钱了, 去偷去抢也要继续赌,就为了虚无缥缈一夜暴富的美梦。

Y市自古以来赌石活动就盛行,政府也采取措施管制过, 可也不过是从地上变为底下而已。赌石早就成了这座城市的特色标签, 就连来旅游的人好多都忍不住赌两把体验一下。

据老板娘说, 贾师傅的儿子贾彤从小跟父亲学习如何经营好一家古董店铺相关的事宜,本来是个规矩到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小孩的。而贾师傅鉴定古董的眼力和修复古董的手艺在整个省都是出名的,贾家的铺子在古董街都是标杆一样的存在。

直到五年之前,贾彤的一个朋友带他去接触到了赌石,一直规规矩矩的少年被这项和他平稳生活不同的活动深深吸引, 深陷其中。

开始的时候贾师傅还想要规劝儿子,可惜平日乖巧的儿子早就换了一副面孔,就算当面答应的挺好,回过头也要把家里翻个底朝天去赌。

贾师傅劝过、骂过,还曾经把儿子关在家里。结果没想到贾彤为了出门从二楼的窗户直接跳下来,跌断了腿也要继续去赌。

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就去借高利贷。讨债的人把铺子里值钱的东西都抢走,还把大门砸了才肯放过。

贾师傅发狠报了警,可惜出来后儿子依旧不知悔改。日子久了,贾师傅也没力气再管,随他去了。

只是不再像以前一样热心肠的帮老街坊们掌眼,帮他们修复破损的古董,整个人快速的衰老,对儿子也有几分任他破罐破摔的意味。铺子里也卖起了假古董,赚了钱随儿子去挥霍。

梁悠他们听后不免唏嘘,这“赌”果然是害人的东西,沾上了就让人性情大变、无法脱身,整个家都毁了。

前台有新客人上门。老板娘向他们做了个手势,赶紧去前台招待。

梁悠他们相互对视了几眼,最后看向周师傅,等他的决定。

周师傅皱着眉头思考了半晌,最后还是站起身。

“先去看看吧。”

其他人点点头,跟在周师傅身后,和老板娘打了个招呼后出了宾馆。

现在正是古董街开始热闹起来的时候。南来北往操着各种口音说着各种语言的人汇集在此,就是为了能淘到心仪的好东西。

除了有门面的铺子外,路边还有摆摊的小贩,看到人就吆喝,热情的冲梁悠他们挥着手。

梁悠好奇的四处打量着,不时还抓着岳青松,指给他看自己新发现的有意思的东西。

张冲跟高鹏两个年纪小,看到新鲜的玩意儿简直要迈不开腿,哪个小摊都忍不住好奇的凑过去看看。不过他们两个也只是看,从不上手去摸,也不管旁边的小贩说的如何的天花乱坠,更是绝不会买。

一行人这么走走停停的,一直到了中午才到了贾师傅的铺子门口。

但凡是做生意的铺子,总少不了挂个招牌牌匾,写上自家的字号,让别人好记也好认,打出名号有了熟客还能介绍些生意。

只不过贾师傅的铺子前面却没有这些。梁悠他们站在拐角的铺子前四处打量,心里还嘀咕着会不会走错了。

铺子很大,不像其他铺子里满满当当的摆满了商品,反而十分的空旷。商品不多又很凌乱,能看出经营者的心思早就不在上面了。

高鹏清了清嗓子,高声问道:“请问有没有人啊?”

半天都没得到回声,梁悠他们都以为铺子里没人时,听到不远处突然有人回话:“想买什么自己拿。”

梁悠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身边岳青松轻拍着她的背帮帮她平复心跳。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不远处的柜台后面有一束微弱的光亮。梁悠他们凑过去看,看到了在柜台后面的人,正是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一位,也是铺子的老板贾师傅。

他手里拿着的正是梁悠在火车上见过的那只烛台,只不过和在火车上看到的样子不同,这只烛台已经大变了模样。

之前梁悠通过样式和材质,判断出这只烛台大概有个三四百年的历史,是民间的器具。因为一直被人使用,看起来缺少一种古董的古朴厚重感,收藏价值不大。

可是现在不同了,这只烛台经过了贾师傅的手,外面多了一层像是包浆一样的东西,看起来不像是一直用着的,倒像是刚从什么古墓里挖出来的一样,多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看起来有模有样,还挺能唬人的。

“您好。”梁悠打了声招呼。对方却连头都没抬,继续专注着手里的事情,对他们几个人一直围在周围也跟没察觉一样。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还好这时又有人进来了,暂且缓解了一下尴尬的气氛。梁悠他们退到了边上把地方让出来,不能打扰人家做生意不是。

梁悠站在一旁,听着进来的外国人对面前的古董忍不住的高声赞叹,好奇的踮起脚看过去,看到他们正看着一幅“古画”。

这幅画是梁悠没见过的,应该不是什么名家大作,还有极大可能是被做旧的新作。

贾师傅倒是个坐得住的,不管谁来都只管自己手里的活计,等到那几个外国人拿着画来问价格的时候,他才漫不经心的抬了抬眼。

“七百。”

梁悠脚下一个踉跄,还好被身边的岳青松眼疾手快的扶住了。

梁悠凑到岳青松耳边轻声控诉道:“这也太黑了。”她现在一年都赚不了七百块钱,这位贾师傅弄张临摹的画来加工一番就做到了,这么大的利润真是让好人都要起坏心思了。

买家显然也觉得有些贵,在用蹩脚的华国话跟贾师傅还着价。贾师傅却是一语不发,等到他说完了才不紧不慢的开口:“不想买就滚。”

这气势。梁悠感叹,要是不知道的都要以为他买的是真品了,这么理直气壮的样子。

那几个外国人明显也被唬到了,几个人围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看来是实在喜欢,最后还是决定付了钱把画买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