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太子养歪攻略 > 第54节

第5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而荀子这老头不是一般人呐,他不仅不生气,还挺高兴,觉得这俩高徒还是很得他的心意的。当然啦,要是小徒弟能来一点“手撕儒家”的行为,他就更高兴了。

韩非答应了吗?

那必须没有啊!

早就说了,秦国自打商鞅来了之后,基本就是按照法家的学说在治国,对于李斯韩非这些法家继承者而言,秦国啊,真是一个好地方。

而且秦国从上到下,都很推崇法家啊,于是在嬴政让李斯把韩非塞进学宫之后,韩非就拿起笔,挥毫泼墨,笔耕不辍了。

自打荀况来了秦国,而纸张笔墨又被发明发售之后,秦国一改先前文化贫瘠的现象,成为众多读书人心中的理想圣地。大概是因为荀况来了的关系,在众多来秦投学的学子中,最多的便是儒家子弟。这儒家的人一多,学宫之中原本儒法两家势均力敌的情况登时就有了改变,哪怕在儒家在朝野都不占优势,但是在学宫这一亩三分地上,儒家终于占了上风。

只可惜,韩非来了,美好的现状没两天就被打破了,毕竟,韩非是个能用笔杀人的人啊!

韩非这一爽快,秦国朝野上下读文章读得也爽,毕竟他们老是被儒家的人指着鼻子骂,现在轮到他们被人指着鼻子骂了,能不爽快嘛!

“姐姐你先前所言不错,便是留着韩非写写文章也是好的。”嬴政今日又看了韩非所作的一篇文章,看完了之后那叫一个心情舒畅。没错,骂骂骂,儒家那群蛇精病脑子都不大好,狗屁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错了的人就该受到刑罚的处置,“这句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才真是说到寡人心里了啊!”

“然若要韩非为大王所用,所需谋划颇巨啊!”谨欢这番感叹绝对是诚心实意,“倒不如先延请韩非为师,教导扶苏,李斯韩非均从荀况那里学习了帝王之术,只是荀况性子过去柔和,若是由他教导扶苏,我怕好不容易将扶苏矫了一点回来,又会回到之前的路子上,倒是韩非,持身极正,兼之性格又有些孤戾,如此亦无党争之患,几相比较之下,倒是韩非最为合适了。”

嬴政沉思了半响,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就将此事答应了下来,“既如此,那明日寡人便跟李斯提起这事,想来……”

“不用提,”谨欢打断了嬴政,“让扶苏自己去,只要韩非心里有想法,就肯定会答应扶苏的。”扶苏是大秦日后的继承人,板上钉钉的那种,只要韩非心里有一点想法,就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现如今六国势弱,合纵之势难成,相比之下,秦国却是蒸蒸日上。在有心人的眼里,秦军挥师中原,剑指六国,也不是过时间问题罢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国想要阻挡强大的秦国,想要对抗历史的车轮,完全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纵使韩非再天纵奇才,他心里也清楚,即便他死,亦绝对无法阻拦秦国灭六国之路。

这时候冒出来的扶苏对韩非而言,就是一个最好的筹码。

他也许不能救韩国,但是至少,他可以救族人。

人性本恶,人性自私,这一点,就是韩非也无可例外。

“既如此,那便让扶苏自己去吧。”

于是放学回来的扶苏就被姑姑告知,明日他要去学宫找韩非,让韩非收下自己,从今而后跟着韩非学习。

扶苏是个很听话的乖宝宝,不过听话归听话,他还是好奇缘由的,他在蒙学里学得挺好的,怎么突然又要换老师了呢?

“扶苏可了解韩非?”

扶苏点了点头,“教导我们的张老师曾道,非公子大才,非他所能及。”在这一点上,张苍一向有自知之明。

“正是,扶苏,你父王从不瞒你天下大势,你虽小,却也很是清楚你父王毕生大愿,那么一旦你父王成功扫平六国,扶苏,你知道你会怎么样吗?”谨欢的声音平和又轻柔,彷佛说的不过是今天的天气很好,明天有可能会下雨这样简单又轻松的话题。

年幼的扶苏咽了口唾沫,紧张道:“我身为父王长子,会在父王百年之后,登临大位,执掌大秦。”

谨欢温柔地摸了摸扶苏毛绒绒的小脑袋,笑道:“可不仅仅是大秦呢,凡我大秦军队所踏之处,都必定会成为我大秦国土,扶苏,你可要早点做好准备啊。”

第93章 大秦长寿

扶苏今年六岁,算起来仍是稚童,然而他又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是大秦的扶苏公子。

谨欢不知道她跟扶苏那段对话,扶苏听进去了多少,不过很快,扶苏就成功拜在了韩非门下,跟着韩非学习起法家来。

学宫上下对此的反应都有点大,秦国本就重法,现如今未来的继承人更是拜在了韩非门下,那以后的秦国,还有其他各家的晋身之路吗?

这事说起来还是挺敏感的,毕竟秦国现在聚集的各国学者越来越多。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话,古今通用,谁也不想在一个没有前途的国家呆下去。再加上有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在期间动了不少手脚,尤其儒家之人,反应都挺大的。

想来也是,一直跟法家争的最厉害的,其实就是儒家。

道家讲究一个清静无为,别的不说,哪怕单纯就是为了装逼,道家人就不会做出跟人争这种没格调的事情。墨家更不用说了,这些家伙们现在每天一个劲儿地拉着阴阳家那群人埋头搞研发,绝对称得上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手上活”。而剩下的那几家,兵家纵横家农家杂家那是不管台面上当权的是谁,他们只要有真本事,就会妥妥被重用的存在,要不说“手艺人腰杆子硬”呢。

他们兴许没有儒家那些人会说,没有儒家学识丰厚,没他们有文化,可是他们是能做实事的人啊。你让儒家随便谁来,是能下田插秧啊,还是能上马打仗啊,都不能。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儒家没用。相反,儒家有大用。要真正论起治国来,各家摞在一起,都不抵一个儒家来的有用。

但是时间不对啊!

秦国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明令法纪,努力发展,一扫海内,吞并六国,这时候最为合用的,最需要的,法家当之无愧。

待到一扫宇内,天下一统的时候,就轮到儒家上场的时候了。安定民心,教化百姓,儒家当居首位。

毕竟历史教育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嘛。

这一点,谨欢能看懂,那是因为高中的政治老师真的很努力地给他们不断刷考点。而嬴政韩非李斯荀况他们能看懂嘛,当然就是单纯的智商优势咯。

聪明人嘛,就是这么酷炫啊!

只是他们看懂了并没有什么卵用啊,这世上终究是聪明人占少数,看得通透的聪明人那更是少之又少,不然为什么身居高位的就那么几个呢。

故而在学宫私下暗潮涌动,嬴政就决意动手了。

只可惜,韩非是个好老师,他不自觉地就抢了嬴政的功劳。

韩非又去学宫舌战群儒去了。

没错,韩非,舌战群儒。

嘴里含着糖来舌战群儒。

谨欢听到嬴政来跟他复述这件事的时候,脸已经彻底僵了。

哦,孔明大大我对不起你哦,这边有个人把你日后的风头都给抢了呢。而且他居然还超级不正经,不仅没有鹅毛扇子,居然嘴里还含着糖,想想韩非边说边往嘴里塞糖的样子,谨欢就觉得这个世界都不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