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旧时代 > 第62节

第6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芳晓皱了皱眉,“你怎么知道这块地一定值钱,我瞧着这边荒凉的很。”要说有人气,还是大学旁边有人气。

“媳妇,这边哪里荒凉了,从市区坐公交到这儿也不过半个小时,日后啊,这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半个小时的路程都算很近很近的了。”蒋爱国想着后世交通的便捷程度说道。

“爱国对咱们国家的未来倒是很看好了。成,那你就拿下这块地吧,不过拿下来之后咱们干啥?就空在这儿么?”这么大块地空在这儿,那就是浪费了。

“怎么会,我准备在这边先弄大棚蔬菜,这事儿交给咱爸管,他是个种田的好手,如今闲家里也无聊的很。”蒋爱国早有规划,农业大学的教授他都联系好了,这大棚蔬菜以后由教授帮着做技术指导。

刘芳晓还是知道大棚蔬菜的,之前蒋爱国就跟刘芳晓细细说过,而刘芳晓也曾将这个写在自己的小说里头,但她一直以为是个设想罢了,毕竟从来没见人这么弄过。但实际上,大棚蔬菜早在65年的时候,吉林省长春市就曾试验过。

不过这样的技术并未在全国普及,同时也很少有人舍得下这么大本钱去做。

刘芳晓看着身旁的男人,明明是普普通通一个人,但是他的眼光,永远都这么超前,敢想也敢做。

“成,都听你的。”刘芳晓满眼笑意的看着自家爱国。作为爱国的媳妇,她能做的,就是时时刻刻站在他的旁边,支持他,相信他。

哎呦,蒋爱国真是爱惨了自家小媳妇崇拜的眼神,四下看看旁边没人,飞速的在自己媳妇脸上偷亲一口,道,“媳妇,走,咱们回家去。这事儿咱也先不跟家里说,等所有的事情都落实了以后再说。”

两口子欢欢喜喜,甜甜蜜蜜的往家赶,刚上楼就被自家闺女给抱了个满腿,蒋爱国一下子把自家小胖妞提留起来抱在怀里,亲了亲小脸蛋道,“喜乐这是想爸爸啦。”

喜乐擦了擦小脸蛋上的口水,软乎乎道,“爸爸,婶婶来了。”

蒋爱国跟刘芳晓进屋一看,原来是媳妇补习班的家长,还不止一个。刘芳晓一算,哎呦,高考成绩今天出来了。

“刘老师啊,你回来了,快坐坐。哎呦,刘老师奥,可真得谢谢你,我儿子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学,哎呦欧,您不知道,我家这臭小子啥科都好,就是英语不行,真是多亏了您,这孩子英语才提高的这么快。对了老师这是我家里头的喜饼喜蛋,下个月六号家里办谢师宴,还请您一定过来。”孩子考这么好,做家长的更是高兴。

刘芳晓听了笑道,“于波本来就聪明,能考这么好可不仅仅是我的原因,也是这孩子本身就出众。”

“哎呦,刘老师,您可别谦虚了,我家于波说了,能好多题都给猜着了,我还问了,咱补习班的孩子英语都考的很好,比平均分还高十几分呢。我家于波更是从没考这么高分数过,还是老师您教的好。”于波妈妈连声夸道。

因着于波英语成绩的出众,以及于波妈妈不遗余力的宣传,刘芳晓办的补习班又迎来一个报班高峰期,有的孩子离她这补习班可不近,就为了听她上课,每天骑车来回一个多小时。

作为一个老师,纵然不是正规学校的老师,但既然都是教书育人,想来这心情也是同样的。至少刘芳晓见孩子们考的好,比自己考的好还要欣慰。而被人认可的感觉也特别的好,就跟农民收获地里的庄稼似的,再苦再累,看到庄稼成熟的那一刻,也觉得欣慰非常。

补习班的学生多了,老师的任务也就重了,与此同时,老师们的压力也更大了。

除了给学生们上课,刘芳晓如今还多了一个任务,就是给两位学妹进行培训,并将自己的经验总结给两位学妹,同时也想从学妹那里得到一些新的想法,共同进步。

时间过的飞快,蒋爱国跟刘芳晓两夫妻各自努力奋发向上的时候,两个孩子也逐渐大了,而今天,则是平安喜乐上小学的第一天,国庆已经上二年级了。

为了让国庆能够在是市里上学,蒋爱华前年也在市里买了个房子,这些年来生意倒是比以往大了不少,两亩地看着大,但渐渐的也越来越不够用了,方美云瞧了很是后悔当初没多买两亩地,不然哪像如今这般,小厂子窝的人难受的很。

两口子商量过后,想着再买个两亩地为以后工厂扩建做准备。只是到现在这地还没批下来,方美云心里那个气啊。后来把申请给撤了下来,重新申请了八亩地,再加上当初的两亩地,正好是当年蒋爱国建议的十亩地。

每每想此,方美云都后悔的很,早晓得变的这般麻烦,当初合该一次性搞定才是。但这事儿也怪不了旁人,都是自己的错,若自己当初心大点,阔气点,哪有现在这么多事儿奥。

不过蒋爱国听了,劝道,“现如今不过是手续麻烦点,价格也没升太多,还算合理的。若是嫂子醒悟再晚点,以后有钱都不一能申请的下来。”

方美云听了,“二弟就是喜欢小事儿往大的说。”真跟二弟说的那样,那大家伙儿也别做生意了。

这几年来,不光方美云的厂子扩建,刘芳晓的补习班也开了第二家分店了,老师基本上都是师范学校的学妹,有兼职的也有全职的,当初两个学妹,一个回家任教了,就曹晶一个人留了下来,而她作为老员工,则是他们分店的店长,不仅仅授课还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当然工资也翻了几翻。

至于蒋爱国的生意,因着里头有王舜搭头,一直走的都是中高端路线,跟政府打交道的次数也比较多。总体来说,也是按部就班的成长着。

倒是蒋康的大棚生意意外的好,他都不需要自己出去推销的,都是商贩们自个儿上门拖菜,可给蒋康省了不少事儿,张萍瞧了,没少乐呵道这钱是送上门来的。

整个老蒋家从上到下都有自己的事儿,大人们忙生意,小孩子们忙学习。家里三个孩子也不晓得是怎么学的,各顶个的要强,要是哪次没考个全校第一,愣是自己气的不吃饭,在那里发奋努力。

不过小学的课本对三个孩子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再简单的题目也容易大意丢分,而国庆最是个大意的孩子,没少自己生自己的气。

大人们瞧孩子们这般上进,心里又高兴又得意,方美云为此,一改往日做派,对刘芳晓那真是好的不得了,每每来市里见孩子也是大包小包不落的。

第110章

1997年,香港回归,全国上下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大街小巷也传唱着七子之歌,而蒋爱国家里,三个孩子也在这儿积极排练着。他们市政府也接待了一大批香港同胞参观,市里特意准备了不少表演,其中三个孩子所在的市小准备了歌舞表演以及诗词朗诵,国庆这孩子朗诵诗歌,喜乐跟平安则是跳舞队的。

明日就去市政府大厅表演了,蒋家一大家子围坐在一块儿看三孩子表演。方美云跟蒋爱华看着自家国庆,那眼里的骄傲跟自豪都要溢出来了。

他们再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能这般出息的,要知道这次表演可是很正式的演出,电视台还过去跟拍,后期更是会在电视上播放。能上电视的都是哪些人啊,那都是顶顶厉害的人才能上电视的。

张萍跟蒋康心里头也高兴,如今家里日子越过越好,老两口在钱上是没啥特别大的要求了,不像以前有点钱还得用手帕包着,不舍得花出去。现在不了,兜里钱多的是,可也不晓得买啥,家里样样都有,没啥需要买的。现在啊,他们老两口就稀罕子孙后代成器,孩子们好比什么都好。

三孩子陆续表演结束,方美云这巴掌都快拍断了,搂着自家宝贝儿子道,”国庆真棒。”接着也夸了平安跟喜乐两个。孩子有这么好的机会露脸,当爸妈的自然支持,这次还算沾了三孩子的光,家里几个大人也能参与这次的迎同胞晚会。

因着孩子们需要彩排,众人早上吃过完就过去了,还有专门的人给化妆弄头发,身上的衣服也是学校提供的,小西装小仙女裙,穿的帅气可人的很。

方美云拿着个相机不停的给孩子们照相,这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等到了大约四五点的时候,众人听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他们躲在旁边悄悄看了看,果然是同胞们回来了。

学校里头鼓号队的孩子们站的笔直的,一阵欢喜的音乐声中将大伙儿迎了进来。

众人落座后就是主持人发言,这是省里头有名的主持人。开场自然是感谢祖国,感谢来宾,但更多的还是煽情的内容,舒缓又带了点哀伤的音乐,配上大屏幕上面充满历史感的照片,不少老人跟着潸然泪下。

纵然是活了两辈子的老妖精,在这样的场合下,蒋爱国心里也满是感动。老一辈的香港人着实不容易,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不比别人少,当年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祖国离开家乡,再回来,也都白发苍苍了。

好在孩子们的表演多多少少冲淡了这哀伤的氛围,同胞代表讲话的时候,虽红着眼眶,但至少也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欣慰祖国的强大,也感动祖国并未放弃他们这些背井离乡之人,更祝福祖国新一代的孩子们越来越好。

同胞的回归不仅仅是个政策,也给普通百姓带了不少影响。好些有本事的海外同胞为祖国的建设出了不少力,好多同胞捐钱在祖国大地上盖了一座又一座的学校,也有人开始在祖国大地上建厂招工。

而蒋爱华的电子厂也遇到了挑战,他的钟表厂到底技术含量不高,而国家发展越快,所有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快的很,要想自己的生意也列于不败之地,自然也得走在时代的前沿。

98年的冬天,蒋爱华的钟表生意也进入了冬眠期一般,一个冬天也没接到一份单子。虽早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但心里或多或少也有些难过。99年的春天,蒋爱华只留一条线十个工人做钟表生意,其余的三个大车间转行坐三轮车。

98年夏天的时候,蒋爱华收购了一家国企三轮车厂,金牛三轮车厂。98年下半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进行股权交涉以及人才培养。留了几个厂里的老牌员工,蒋爱华又在各大高校招了专业人才。

为了让员工们更好的为公司努力,99年春天的时候,蒋爱华跟所有的技术人员开会,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去研发最新的三轮车或者别的车型,优秀者将赠与公司股份,也算是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