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旧时代 > 第22节

第2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芳晓这边每天做着英语培训,比当初高考的时候还忙,蒋爱国也在整理自己的演讲稿,虽然不定会有自己演讲的机会,但组织还是要求他事先准备好、以免临时说不好。

总归蒋爱国跟刘芳晓两口子最近一直忙着这次经济视察大会儿上的事儿。而且这也的确算是个大事儿,蒋康跟张萍晓得儿子参加组织部门的会议后,别提心里多高兴了,当然更多是放心。

儿子下海做生意,张萍那是日夜担忧啊,一来担忧儿子在外头吃不好喝不好,被人欺负,而来也是害怕国家政策说变就变,万一一下子又回到那几年,而且岂不是也要被人批斗。

不过如今听儿子说,中央跟县领导那边还邀请他开会,看来国家的政策是真的定了,就跟收音机里头说的那样,如今国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

除了安心之外,张萍心里也自豪的很,这县里那么多人发展个体经济,就他儿子有出息,连组织都晓得呢。

张萍为家里的两个孩子骄傲,特意跟大儿媳妇说了声,连大胖孙子都舍得撂下,乘车去县里照顾儿子儿媳妇去,两口子这么忙,也不晓得每天吃的好不好,她上去给他们做做饭,补补身体,再打扫到扫卫生,毕竟晓晓也怀上了,这个假期里不照顾着,等她去上学了,她就没法子照顾了。

有了张萍的照顾,两口子的确轻松不少,倒不是两人有多懒,而是这任务的确挺重的,这县组织部门有事无事找他们谈话,愣是将两人弄的都有些紧张了。

不过两人的都是认真的性子,而且有人陪着一起奋斗,这效率都比以往高不少。张萍在县里照顾两人的时候,就听着两人说一些她听不懂的话,儿媳妇是叽里咕噜讲着外语,儿子倒是说的中文,但是她愣是没听不懂。

乖乖,这文化人就是不一样。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在到八月十八日中间的这些日子里,蒋爱国验收了两套房子的装修,酒店的装修也开始动工了。如今他手下市里县里的人加起来,已经有一百来号人了,这么多人跟着他混饭吃,他这压力自然不小。

虽说县里的生意一直不断,但是到底不是那种特别大的单子,而且现在的酒店也不过几十间客房,好装修的很。一百来号人,两个月就能搞定,虽然用不到这么多人,但是他得继续找单子,给人做才成。

所以,这次中央组织的经济研讨会,算是他的一个转折点,他是希望经过这个大会,能给他公司的历史记录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38章

这次由中央发起, 县里组织的经济发展研讨大会在八月十八日当天举行, 蒋爱国跟刘芳晓两人一早收拾妥当,出发去一中教学楼, 因为这次研讨会参加的人数较多,组织部门的会议室不够坐, 故而将会议地点定在学校的教室, 而且有黑板, 也方便大家书写交流。

蒋爱国还是第一次穿的这么正式, 不是后世的那种西装, 而是这个年代流行的, 蓝色的中山装样式的衣服,短袖的确良的, 穿身上还是挺显气质的,特别是蒋爱国不含胸驼背的,站也好坐也好,都笔直笔直的, 稍微穿了正式一点儿的衣服,还真有几分儒商的气势。

刘芳晓穿的衣服就比较简单大方了,上身是白色衬衫, 下身是蓝色齐小腿半长裙, 很显气质不说,还一股文文静静的女学生的感觉。

张萍乐呵呵的看着儿子儿媳妇,心里头别提多自豪了,等两人出门走了之后, 她一个人在家里收拾屋子,还有心情唱几句黄梅戏。如今日子果然是好了,要是以往,做活都能累死人,哪里还有心情哼戏奥。

村子里人说的不错,她这儿媳妇是个旺夫的。

蒋爱国跟刘芳晓到了一中后就分散开了,刘芳晓直接去组织部报道,她今日的任务就是跟在县长身边随从翻译,这次中央来了一帮人,有外国人有华侨,自打中国开始与国外建交后,两边交流就多了起来。而现在的国家正处在发展阶段,国外的月亮虽然不比咱家的圆,但的确有些地方是值得咱们学习借鉴。

故而这个研讨会也颇具意义,刘芳晓就负责将外国友人的话翻译给组织内部的人听,虽然中央也带了翻译,但是县组织部还是觉得自己带个会好点,至少显得咱国家人才济济。

蒋爱国则是直接去了教室,县里参加会议的个体户老板,国企老板基本上都到了,大伙儿坐在一块儿说话,但是声音很小,显得有些拘谨。

蒋爱国趁此机会将自己事先自制的小名片一个个发过去,道,“您好您好,我是国晓公司的蒋爱国,我们公司主要从事装修业务,您们这边若有意向,可以联系上面的电话。”

蒋爱国这新潮的一出手,让大家一愣,末了心里也佩服起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人胆子还真大,大伙儿都紧张的冒汗了,他一点儿不紧张不说,还晓得推销自己家公司,关键这办法还很好,真正是聪明的。再看这小卡片,做的精致不说,联系方式等还写的清清楚楚,大伙儿带着也方便。

大伙儿将蒋爱国的小名片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而后放入自己包包里。

等蒋爱国坐下,就有人凑到他身边来,小声道,“我是木材厂的,您这边日后有业务,可以直接联系我。”接着就将自己厂地址告知蒋爱国。

大概是蒋爱国这弄名片一出打开了大伙儿的新思维,大伙儿也开始交流起来,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例如制衣服工厂和面料厂扣子厂围在一块儿讨论,蒋爱国这装修公司则被木材厂,瓷砖厂,水泥厂围了起来,大伙儿交流了联络方式,商量好以后还可以再聚聚。

在蒋爱国看来,现在所谓的经济研讨会,跟后世的广交会差不多,可以达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不过这次的会议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意义肯定更加深刻一点儿。

等大伙儿差不过交流完各自的情况后,就有人敲了敲门,等安静过后,就有人走了进来。

领导们也没坐在讲台上,而是跟大伙儿一起坐在课桌上,然后让大家围城一个圈儿,除了县里的县长以及各部门领导之外,还有的就是中央下来调研的三位干部,海外华侨两位,以及一位蓝眼睛的外国男士。

刘芳晓站在县长旁边,只要那外国男士一说话,她就帮着翻译,尽职尽责的很。

开会之前,领导们先夸赞了祖国的好的,祖国的进步,但也指出了不足,总结性的发言就是要吸取国外精华创造建设美好的祖国。

蒋爱国坐在教室里,眼睛一直瞅着自家媳妇看,领导们的讲话跟听新闻联播似的,蒋爱国其实并不太感兴趣,反倒是自家媳妇认真翻译的模样,煞是迷人。

刘芳晓翻译的时候很是镇静,说话的时候也很是自信,虽然蒋爱国发现自家媳妇拳头微微有些握紧,但并不妨碍蒋爱国欣赏自家媳妇的优秀。

会议总共分为四个步骤,领导谈话,华侨跟外国友人意见交流,县里商业代表谈话,以及总结性发言。

领导谈话除了最开始的开头语,还有就是问在座各位现在经济发展的一些变化,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有没有便利,大伙儿有没有吃的饱,穿的暖。

大伙儿自然说日子越过越好,有一个老板,生的憨厚可爱,道,“主席当年说,终有一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主席果然是对的。”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领导们也夸赞他几句,而后总结道,这几年的经济方针是正确的,祖国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华侨跟外国友人基本上都是在跟领导谈话,单独说话也只是做了自我介绍,说了一堆,大伙儿其实也没听懂啥,只知道华侨是美国过来的,外国人是英国过来的,而且在英国还是个皇亲国戚,这英国佬第一句话说的就事,乒乓球好玩,中国好。

这几句话是用中文说的,大伙儿听了心情那个飞扬啊,被外国友人表扬,这种自豪感,就是再过几十年也是无法抹掉的。

每次外国人说话的时候,会议室里都是刘芳晓的声音,她的声音清澈温柔但不妩媚,且她要咬字清晰,倒跟播音主持似的。

之后好些参加会议的老板打听刘芳晓的来历,待知道她是蒋爱国的媳妇还是今年县状元,那个羡慕啊。很多个体老板的都是白手起家,很多人媳妇也是农村的,但是大字不识一个,这些老板如今算是小有成就,这不就开始觉得自家媳妇整日里也只会算些小账,一点儿忙都帮不上,总归或多或少有那么些不满,如今再被刘芳晓这么一衬托,更是觉得家里那个媳妇上不得台面。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这么渣,但是所占比例不少,所以人就是这么现实,有的时候人可以共患难,但难以共富贵。

蒋爱国晓得别人羡慕他有个好媳妇,他也不低调,只要别人夸赞他媳妇,他都照单全收,听了后还道,“李老板,你说的可真是太对了,我媳妇是真好,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我能娶她,真正是上辈子做了好事儿了。”你羡慕吧,你嫉妒吧,可惜你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哼!

蒋爱国本就不是个谦虚的性子,且夸的又是自家媳妇,那就更加不谦虚了,只听的旁人心里大呼受不了。

不过这些也是会后的事儿了,如今大伙儿听的认真,人人都带了本子,在那儿一字不露的记着笔记。

蒋爱国运气好,还真的有轮到他讲话了,领导们都很和善,所谓的谈话也不过是介绍下自己,介绍下自己的公司,以及介绍下自己公司的发展史。

“大家好,我叫蒋爱国,刚才那位翻译的女士,是我的媳妇,叫刘芳晓。”蒋爱国一开口就告诉众人刘芳晓是他媳妇,倒逗的众人哈哈大笑,就是领导们也笑了起来,觉得这蒋爱国是个实诚的人。

蒋爱国可不管大伙儿笑不笑,他只晓得刚才有那么几个人对着她媳妇在那里品头论足的,还有几人一副欣赏的表情,切,那是我媳妇,一个个眼睛嘴巴鼻子都给他规矩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