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神术灵医 > 第4节

第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围的人立即热烈地鼓起掌来。

肖曦抬眼看看史义晶,不动声色地问:“史教授,你是前辈,说说比试的规矩吧!”

史义晶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很简单,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但是,为了公平起见,今天我们省略‘望、闻、问’三个步骤,就以切脉方式诊断这位老弟的病情,怎么样?”

原来,史义晶人品虽不怎么样,但诊病的水平却相当高。

而且,他有一项别人很难企及的特殊技能:盲诊,就是不用‘望、闻、问’三个步骤,仅靠切脉,就能基本判断病人哪个部位有病变……

肖曦听他提出要“盲诊”,正中下怀:因为他的“真气回波术”,其实就是典型的“盲诊”技术,根本就不需要“四诊合参”,完全可以省略望、闻、问三个环节。

于是,他点点头说:“行,就按你的来。”

史义晶见肖曦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心里窃喜,转了转眼珠子,又说:“小子,你是后生小辈,我礼让三分,让你先给这位老弟切脉,如何?”

说着,他就抬眼看着肖曦,看他有什么反应。

原来,他所谓的“礼让三分”,让肖曦先诊脉,其实是在耍小聪明:因为切脉时,周围环境越安静,病人的心境越平和,切脉的准确性就越高。

而现在,周围的环境非常嘈杂,那个给他们做试验的中年男子,也正处于一种看热闹的兴奋情绪之中,谁先给他切脉,受环境和病人心态的影响就越大,诊脉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肖曦当然明白这一点,心里骂了一句“老狐狸”,脸上却一点都不表露出来,欣然应道:“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此时,看热闹的人早就从隔壁店子里搬出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诊病台。

为了公平起见,一个店老板自告奋勇出来当公证人,并让那个接受“脉诊“的中年男子避开人群,秘密在一张纸上写下他身上的几种毛病,并将纸条折好交给公证人保管,待肖曦和史义晶脉诊后,他们两个人也秘密用纸写下他们诊断的结果,然后与中年男子写下的病情对照,谁诊断得正确,谁就获胜……

当中年男子写好纸条交给公证人后,比试正式开始。

第007章 真气回波术

肖曦与那个中年男子面对面坐下,让他伸出左手,自己的五指很随便地往他的手腕上一搭,便微闭双目,用意念驱使体内的混元真气运流到手指上。

然后,他将中指上的一股真气,凝聚成一根细细的“真气线”,在病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这根“气线”灌注进他的“内关穴”里面,并驱使这根线在他的经脉和脏腑之间来回运行,同时微闭双目,开始聚精会神地接收真气运行过程中反馈回来的波动信息。

原来,肖曦体内的“混元真气”,脱胎于母体中带来的先天元气,既能治病疗伤,又能快速感知人体内的病变。

所以,他刚刚灌注进病人体内的那根“真气线”,就像一个敏感的“探头”,一旦探查到对方体内有病变,马上就会产生波动信息。

感知到这些气流波动信息后,肖曦就可以精准地判断病人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还可以感知到发生这些病变的原因……

史义晶却根本不知道“真气回波术”的奥妙,见肖曦并没有将三根手指按压在病人的“寸、关、尺”部位,而仅仅用中指压住了他的“内关穴”,完全不是切脉的标准姿势,不由冷笑一声,对那个姓张的店老板说:“这小子连切脉的基本手法都不会,还敢吹牛皮说他诊病的水平跟我差不多,真要笑掉人的大牙了!”

张老板忙恭维他说:“史教授,我也略懂一点中医,他切脉的手法确实不对,我也不知他哪来的胆子,竟敢在您面前吹牛皮,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唉,现在的年轻人,完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肖曦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但没有理睬他们,凝神感知了一下“真气线”反馈回来的信息,心里已经有了数,便松开手,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唰唰唰”写下了中年男子身上的几种疾病,将纸条子团好放到公证人的手里,对史义晶说:“史教授,该你了!”

史义晶扶扶厚框眼镜,神气活现地走到桌子边坐下,让中年男子再次摊开手臂,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压住他的“寸、关、尺”部位,然后将头微微侧向一边,开始凝神探脉。

大概五六分钟后,史义晶又让中年男子放了一只手给他诊脉,足足诊了十几分钟,这才放开了手。

那个公证人忙拿着一张纸走过来,请他写下病人的病情。

史义晶为了显摆和炫耀,推开公证人的纸笔,神气活现地说:“那小子的答案已经写好了,量他也不敢更改,我就直接说出这位老弟的病情吧,让你们了解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诊脉!”

围观的人轰然叫好。

史义晶扶扶厚厚的眼镜框,得意地环顾一周,说:“从这位老弟的脉象来看,他的左关沉伏,是肝脏气滞血亏的表现,所以他应该患有慢性肝炎;左尺沉伏,是肾脏出了毛病,可能是肾阳虚;右关浮滑,是胃阴虚的表现,可能患有胃溃疡或者浅表性胃炎。所以,我的结论是:这位老弟患有三种疾病:慢性肝炎、胃溃疡或者胃炎、肾虚。当然,肾虚是不能体检出来的,但这位老弟自己心里应该很清楚,对不对?”

那做试验的中年男子频频点头,竖起大拇指说:“史教授,您的诊脉水平确实高超。我换慢性迁延性乙肝已经十多年了,也确实有浅表性胃炎。至于肾虚,这也是事实,我现在正在吃六味地黄丸补肾呢!”

周围的人发出一阵哄笑,然后开始热烈鼓掌,很多人都开始恭维史义晶切脉水平出神入化,并断言肖曦一定会输。

那个公证人倒也还算公道,见大家都在恭维史义晶,便扬扬手里的两张纸条,说:“大家先不要下结论。这位姓肖的老弟也写下了他诊断出来的病症,我们先看看他的答案对不对再说吧!”

随后,他将肖曦那张纸条打开,念道:“病人病症如下:1、慢性肝炎;2,慢性胃炎……”

他刚念到这里,周围的人都“哦”地一声,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同时把目光投向肖曦,见他脸上始终保持那种淡漠的微笑,好像对诊脉结果很有把握似的,不由都有点奇怪,便继续竖耳聆听:“3、肾阳虚;4、左肾结石;5、腰椎盘突出。”

公证人念到第四第五个病症的时候,周围的人一片哗然:因为这两个病症,史义晶并没有诊断出来。

于是,他们都抬眼望向那个做试验的中年男子,却见他也是一脸茫然和讶异的表情,目瞪口呆地看着肖曦,嘴里情不自禁地喃喃低语道:“这怎么可能?这结石和腰椎盘突出,怎么可能通过诊脉探查出来?”

周围的人一看他的表情,又听到他的喃喃自语,马上明白了:肖曦的答案是正确的。

于是,有人便迫不及待地催促公证人:“老刘,你看看张师傅自己写下的病症,对比一下,看到底谁更准确。”

老刘赶紧将张师傅预先写下的纸条打开,念道:“1、慢性迁延性乙肝;2、浅表性胃炎;3、左肾结石;4、腰椎盘突出。”

这个标准答案,除了肾虚这个不能体检出的毛病外,与肖曦的答案是一模一样的。而史义晶却少写了两项。

这一下,围观的人不由面面相觑,都用既惊讶又佩服的目光盯着肖曦,张雅玲更是高兴得眉开眼笑。

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开始起哄了:“史教授,你有两个毛病没有诊断出来啊,已经输给这个小伙子了。你不是说输了就跪下叫他三声爷爷吗?现在是不是可以叫了?”

此言一出,周围又是一片哄笑声。还有人开始向肖曦竖起大拇指,用佩服的语气说:“神!太神了!你这切脉水平,简直比得上医院的b超和ct扫描仪了。”

史义晶脸色紫涨,用看怪物一样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肖曦,又翻着眼珠子思考了片刻,将细细的脖子一梗,尖声叫道:“这不可能!中医切脉,只能凭借脉象判断人体内气血是否旺盛、阴阳是否调和,并据此推测发生病变的部位。但是,结石和腰椎盘突出这样的具体病变,是绝不可能通过切脉判断出来的。”

围观的人虽然都没有什么中医常识,但也觉得史义晶说得有道理:单凭切脉,怎么可能查出人体内哪个部位有结石?又怎么知道患者有腰椎盘突出的毛病?就是用b超或者ct扫描仪,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诊断出这样的毛病出来啊!

于是,他们又将怀疑的目光看向了肖曦。

肖曦却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一副不屑一辩的模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