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大宋做权臣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布局(八)

第二百一十九章 布局(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夜便是其中之一。,张宝如今已是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无论是年龄还是经济条件,成亲对他来讲都不是问题。至于新娘子刘慧娘,如今也是奔二十的人了,再不找个婆家那就真成“老姑娘”了。

郎有情,妾有意,剩下的自然就是水到渠成。张宝成亲当天,宾朋满座,当然这些来道贺的人里,有的是真心祝福,有的则是想要借机跟张家增进感情。如今的张家可不是数年前那个不值一提的张家。人的名,树的影,随着张家的买卖越做越大,这名声也传遍了大宋,尤其是家主张宝,更是成为老一辈教育下一代的典型。

没人敢在张宝大婚的时候捣乱,倒不是张宝已经成了所有人的“鬼见愁”,而是成亲当日,也不知官家赵佶是怎么想的,竟然也乔装改扮跑来“蹭酒喝”。虽说官家为掩饰身份穿的是便装,可来道贺的宾客当中也不是没人认识他,这私底下一“串供”,赵佶的身份也就暴露了。

赵佶的到来,张宝并未往心里去。张家家大业大,得知自己准备在汴梁成亲,只要是没有重要任务的人基本都赶来了。张宝之所以要准备三个月,为的也是等这些人赶来。而这些人里有文臣也有武将,不过赵佶并不知道内情,还是将这些人当做张家分散在各地的管事。

成亲要喜庆热闹,但凡事都有个度。好在此时的大宋还没有遭受北方蛮族的影响,虽然此时在成亲的时候也有人闹腾,但被折腾的对象只有新郎,不会有人对新娘子或者伴娘“下手”。而大多数人折腾新郎的方式也就一种,敬酒。

不像后世的婚闹,看似热闹,可实际上却不过只是一小部分心理龌龊的人借机满足他们心里那点不可告人的想法,让人见了只有一种感觉,恶心。

汉人的成亲仪式是很“规矩”的,庄重而不失温馨,礼节而不失分寸。哪像后世的婚闹,除了恶心还是恶心。

张宝不需要去操心成亲的准备,自有人会为他办的妥当,而他要做的,就是等到时辰一到,带着人去迎亲,然后回来拜天地,入洞房。

作为张宝的老丈人,刘广此时的心情复杂得很。要说女儿有了归宿,身为父母应该高兴才是,可刘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女婿不是他替闺女找的,而是闺女自己找的。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流的年代,闺女跟别人私定了终身,这让刘广感到有点在人前抬不起头。

可他想要反悔又不敢,这才是最叫人感到郁闷的地方。张家如今在大宋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不是刘广这种乡村保正可以招惹得起的。刘广别看练过武,在刘家庄算是一把好手,可那也要看跟谁比。到了汴梁以后,张宝的义父周侗代表张家接待了刘广一家,住进了张宝特意为老丈人一家准备的宅院。

汴梁作为大宋都城,这城里的地皮自然也是寸土寸金,而张宝二话不说,直接送上一座两进的宅子,而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在接亲的时候有个去处。

刘广一家进汴梁,那真是土包子进城,看什么都新鲜。而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刘广也了解了自己的未来女婿究竟是个什么来路。富可敌国就算了,张家竟然公明正大的拥有私人武装,而朝廷还没跟张家急眼。

要说有这样的女婿,刘广应该知足,可问题就出在张宝并不“惯”着刘广,原本刘广还打算在汴梁抖抖威风,可没想到还没等他耍威风多久,就被张宝派人给“教育”了一顿。这老丈人被女婿给训得跟三孙子似的,刘广心里能痛快才怪。

可他哪里晓得,要不是想让刘慧娘没有遗憾的嫁给自己,张宝压根就不想把他给接来。当然也不能怪张宝无情,实在是刘广这人有点爱作,给三分颜色他就敢开染坊,平白给人惹祸。张宝教训他也是为他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作不死,做人还是低调一些好。

不过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张宝娶得是刘慧娘,该说的该做的张宝不会躲,但要是刘广父子不听,那后果也只能是他们父子自己承担,张宝可不会为了刘广父子耽误了自己要做的大事。

成亲的过程很顺利,没人敢在今天找张宝的麻烦。因为张宝不是好好先生,谁今天让他不痛快一时,他就能让对方一辈子不痛快,以张家的财力,这事张宝办得到。

亲成了,张家也有了正式的女主人,刘广一家也在刘慧娘出嫁以后离开了汴梁。张宝没挽留自己的老丈人跟两位舅兄,要说本事,刘广父子三人加一块也没刘慧娘高,可要说惹是生非的本事,这父子三人又比刘慧娘高。张宝可没兴趣帮着他们父子收拾残局,顶多在以后他们父子遭难的时候出手相救,但眼下,还是让他们父子该上哪上哪。

对于张宝的决定,刘慧娘倒是并没有反对意见。倒不是说刘慧娘不孝,实际上刘家让刘慧娘牵挂的也就只有刘慧娘的生母何氏。刘广生性粗鲁,嘴笨眼拙,又喜好惹是生非,虽然心里疼爱女儿,但却不懂该如何表达,更兼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样一来,也就让刘慧娘不怎么跟刘广亲近。而刘慧娘的生母何氏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除了性格有点面外,其他方面都好,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刘慧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何氏,总担心父亲在外惹祸会连累到母亲。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何氏不可能离开刘广跟着女儿过。刘慧娘也是清楚这一点,才没有强留母亲。与张宝一同将家人送走以后,刘慧娘也继续过自己的日子。早在与张宝成亲以前,刘慧娘就已经是张家“内定”的主母,成亲也不过是一个仪式,在这个仪式以前,刘慧娘就已经在履行张家主母的责任,只不过以后更加名正言顺而已。

张宝这次回汴梁,一是送“高丽使节”,二便是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张家的祖祠在这里,张宝要成亲,当然还是这里合适。不过成完了亲以后,张宝就没打算继续在汴梁多待了。张家的重心已经转移,即便张宝暂时不去高丽,也要回梁山而不是继续在汴梁逗留。

要说起来,张宝在大宋还真算是一个最自由的官。自从在梁山“落草”以后,朝廷就给了张宝一个光拿俸禄不用上差的闲职。张宝知道,这是朝廷想要在道义上占据有利位置,自己接受了,那就是大宋的臣子,要是造反那就是乱臣贼子,成为孤家寡人。

只是朝廷不知道,张宝的目标本来就不在大宋,一份光拿钱不用办事的俸禄,不要白不要。反正就算朝廷要给张宝委派任务,张宝也有的是借口不办。而朝廷也不是真的有什么事非让张宝去办,见张宝识时务,也就没有再搞其他小动作,对于梁山的防范也变得没有一开始时那样“剑拔弩张”。

大宋如今不太平,东京汴梁倒是还算不错,可别的地方,那就不好说了。淮西、河北、江南这三个地方最让人不安。虽说王庆、田虎、方腊这三位胸怀大志的人还没有公开跟朝廷作对,但这三地也是暗流涌动,人人紧张。

而除了这三个地方外,沧州盐山则是又一番热闹景象。自宋江带着人上了盐山以后,盐山寨主晁盖就感到自己这日子过得有些不舒坦了。他本意是想关照一下当年对他有恩的宋江,可没想到宋江上了盐山以后小动作不断,明面上对自己这个寨主客气,可背地里却是想要架空自己。

盐山的寨主是晁盖不假,可要说现在盐山实力最强的,除了宋江就没有旁人。过去晁盖占据了盐山以后并没有急着扩张实力,可在宋江上山以后,盐山的人马就开始如同滚雪球一样的不断增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