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这个袖断得隐秘 > 《这个袖断得隐秘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3

《这个袖断得隐秘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的父亲是一位连考十年都不曾高中的秀才,怀才不遇后只好在三沪县当位教书先生,有了儿子后自然对这唯一的孩子要求极高。沈父为人古板刚正,小时候甚至连外出玩耍都不许沈梒去,只让他闭门读书。而沈母则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普通妇女,平凡懦弱,以夫为天。

索性沈梒在极小时拜师搬去了书院,才在大儒的影响下长成了如今这般温润而颇有风姿的模样,没有因沈父沈母的教育而变得刻板迂腐。但有一个这样的家庭,很多事情沈梒的思维方式的确与谢琻不同。

比如他与谢琻的感情问题。

就算是京城这种民风开放的地方,偶有断袖绯闻传出,也很快消散了,大部分人都是风流一场过后便走上了正常结婚生子的道路。

其实沈梒一直觉得,就算他与谢琻相知相恋,但或因世事如此、或因大势所趋,他们总有一日也是要各走各路的。

虽然每当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也是一阵闷痛,可这大概便是……现实吧。

然而逐渐地——特别是最近——他感觉谢琻要求得多了。似乎谢琻渴望的感情,是张扬的、公开的、可以被祝福的,这与他一直所想的相差太远。

需知与谢琻的骄傲肆意不同,若不格外小心,他便不得不被迫面对家中的责问、朝臣的非议甚至是洪武帝的态度。他寒窗苦读十年,还有太多抱负没有实现,这个时候,他不能因“断袖”而授之以柄。

可是……可是谢琻……

想到这个名字,沈梒的心中便一阵阵地紧缩,痛苦又甜蜜,迷茫又纠结。他虽外表温和柔顺,其实内里十分有自己的主意,平生甚少犹疑。这恐怕是他此生第一次尝到“惶惶而不可终日”、“未来不可期”的感觉。

真是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那厢谢琻似被沈梒的言语举动惹恼了,几日都不曾露面。沈梒心中百般纠结,也不知二人见面该说些什么,也没有主动去找他。时间一晃过了半个月,转眼便到了谢华邀他竞舟游水的日子。

虽沈梒反复告诉自己,在他没有想明白前二人就算见面也是争吵。但当那个日子真正来临时,他却如不受控制一般,还是去赴约了。

第33章 湍浪

春和景明,绿柳依依。

燕江乃是途径京城左近最大的一条江水,北自草原上起,南通江南地带。每到春季汛期到来,江水上涌,浪急湪流,常有不少爱郊游历险的公子哥们来此游船逐浪,也是一件风流快事。

相约的那日乃是一个晴空朗朗的艳阳天。燕江畔的一处风景秀美所在被围了起来,支起了凉棚撘起了桌椅,供人休憩玩乐。不远处的岸旁拴着几只独木轻舟,正随着浪潮而上下起落。

沈梒到时岸边已停了几辆马车,有几位华服公子正站在凉棚下笑语交谈。其中一人回头时见沈梒下马,登时眼前一亮,笑着迎了上来礼道:“沈大人能来,真是幸甚。”

沈梒含笑回礼:“谢兄相邀,我怎能不来?请唤我良青便好。”

谢华哈哈一笑,转身招来他的几个朋友介绍给沈梒认识。在场的几人也都是京城中的世家才子,沈梒以前便曾听过他们的名讳,今日才得相见。一群人虽出身不同,但都在朝为官,且成熟稳重得多,沈梒与他们在一起比和谢琻的那些狐朋狗友们一同有话题多了。

然而沈梒的心思却不在这里。他随着众人说笑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偏头向谢华问道:“谢兄,让之他今天……”

“让之?他今天也要来吗?”谢华却看起来比他还惊讶,“真是惭愧,但这小子一向主意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我也不知他今天是何打算。”

谢琻竟不来?

沈梒表面上和气地笑着,心里却是一片茫然失措,也不知是庆幸还是遗憾。谢琻明知道他会来,却还是选择不出现,难道是心里还在生气?真是怪了,以前谢琻虽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置气吃醋,但气性从没持续超过两日,这次又是怎么了?

江水河畔,长风开阔。一群世家公子凭江而立,扬声诵诗吟词,高谈天下之事,好一片意气风发。可在这气氛中本最该如鱼得水的沈大人,却一直站在人群边缘含笑听着他人吟诗清谈,自己一言不发。众人侧目观他,无一不在心中称赞荆州汀兰的低调谦逊,却殊不知沈大人的心思早就飞到了九天之外,此时满脑子皆是情思愁绪——

若谢琻一直这么气下去,他要怎么办?

是顺着他哄一哄呢,还是……还是听之任之?

寒暄过后,几位世家公子决定现用午饭,待午后风小浪静了一些后再上船游江。此时便有侍从流水似得端上了餐食瓜果酒水,请诸人入席用饭。

沈梒随意挑了个席位坐了,手里端着个酒杯也不饮,全程都没有动箸,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他在心中盘算着,若今日过后谢琻还是没有露面,他还是主动上门赔个不是吧。两人能走到今天也不容易,有什么事情还是积极沟通的为好——

“良青!”

沈梒手一抖,杯中的酒差点儿撒出来。他抬头却见谢华满面笑容,大步过来拉起了他:“缘何独自在此处喝闷酒?来同我们一同射柳。”

这“射柳”乃是京城公子们常玩的娱乐活动之一。有史记载,“射者以尊卑为序。柳枝有削白处,如在白处射断,且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只断不能接者为次;其馀皆负”。(《《金史·礼志》

郊游的茶余饭后,玩此射柳之戏,不仅考较了诸人的骑射功夫,更是十分风雅。

沈梒被谢华拉起,心中却是叫苦不迭。这群世家子虽都是文官,但从小马背骑射功夫都有专职武师教导,长大后皆如谢琻一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开重弓。然而他是江南人,连坐马车都要晕车的人,于“射柳”一道是万万称不上擅长的。

只是他为人一向平和。哪怕此时知道一会儿定要当众出丑了,也只是在心中微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持弓含笑立在了下手。

果然在场几人一次射柳,表现皆是不俗,十之有九皆能箭中柳枝削白之处,更有几位格外出色的甚至能射断柳枝后纵马飞身接住,姿态英武潇洒格外出众。

每一人结束射柳后,众人必定鼓掌相和。不久后便轮到了沈梒,众人皆含笑回目相顾,目含鼓励。

沈梒在心中叹了口气,无奈道:“其实在下实在不善此道。”

众人都以为他又在谦虚,都道无妨,让他随意只当玩乐了。沈梒只好纵马上前,取下已经备好了的无羽横簇箭,拉弓瞄向百步外扎着红巾的柳枝。

他平生拉弓的机会可说是屈指可数,最近的一次便是之前在木兰围场时,谢琻持着他的手与他一同射了一只褐色狐狸。眼下射柳的弓自然比谢琻的猎弓要轻了不少,故而沈梒也能轻松拉开。只是在他张弓之时,脑海中浮现的却全都是之前的场景——

……

谢琻摘弓搭箭,将沈梒的双手分握在弦和弓上,引着他三指勾弦缓缓拉弓至脸颊之侧,箭尖对准了那只狐狸脑袋。

因要瞄准,谢琻的鼻尖就靠在沈梒的侧脸上,炙热湿润的呼吸扑在沈梒的面唇上,弄得他一阵不自在。

“别动。”

谢琻唯一用力锢住了沈梒轻微的挣扎,将两个字吹进了他的耳廓。

“你看这小狐狸的毛……像不像你那件大氅的护领?”

……

回忆中的轻声低语仿若穿过时空在他的耳畔响起。沈梒心神剧震,神思不属,近乎恍惚地手指一松那根箭便已离弦,不用看也是跟目标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沈梒心中喟叹一声,刚想冲众人说一声献丑,却忽听周遭传来惊呼之声。他一愣,还未回头便忽觉劲风扑面,说时迟那时快一根飞羽“刷”地一声破空而来,转瞬便已射断垂柳。而紧随着那箭翎如掠影而过的是一人一骑,那速度已快如闪电,不待众人转头便已人到树下。却听骏马啼鸣,被飞羽射断的半截柳枝已飘然落入了马上之人的掌心。

谢琻长身立于马上,手持断柳微微冲众人一笑,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满面讶异的沈梒脸上。二人隔空对视,沈梒的愕然渐渐变为浅浅的喜色,他正开口想说什么,谢琻却已率先挪开了目光。

“你怎么来了?”谢华笑着迎了上来,“方才良青还问起过你呢。”

谢琻淡淡地瞥了一眼沈梒,垂眸笑道:“是么……我没什么事儿就来了。”

谢华知道自己弟弟与沈梒交好,没怎么寒暄便离开了,将谢琻和沈梒二人留在了原地。

“让之……”沈梒与他足有半个月没见了,说不想念肯定是撒谎,此时乍见也是十分惊喜,低唤了声伸手想去拉他。

谁知谢琻却一旋身躲开了,看着他凉凉地道:“沈大人何必动手动脚,让别人看到误会就不好了。”

“你——”沈梒面色一变,染上了几分愠怒。但他终究比谢琻稳重不少,吐了口气后平静道,“让之,那日有些话我的确说得欠考虑。经过这半月时间,咱们彼此现在也都冷静了些了,是时候平心静气地——”

“冷静?”谢琻反问他,“你有什么时候是不冷静的么?”

沈梒皱眉:“什么意思?”

“我说,你不一向是冷静自持的么。”谢琻冷笑,“从我们认识到在一起,你一向都是那个冷静到置身事外的人,好像无论有没有这段感情对你都没什么所谓一样。估计和我躺在一张床的时候,你都在算计着未来什么时候要与我分开吧!”

沈梒的确设想过二人将来会分开,但此时被谢琻这么说,他心中却又生气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和羞辱感,仿佛是被人迎面扇了一巴掌一样。

偏偏谢琻还兀自愤愤在那边低声道:“和你在一起后的每日每夜我都开心得睡不着觉,恨不得时时刻刻与你在一起,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的关系。可你呢?你真的有开心过么?这半个月来我想你想的睡不着,但你能趁机摆脱掉我的纠缠,恐怕是开心得睡不着吧——”

沈梒猛地抬眼,双目如利刃出鞘般狠狠瞪向谢琻。那目光中的冰寒及怒意,让谢琻猛地打住了喋喋不休的话语,整个人震在了原地。

二人隔空对望。谢琻捏紧了缰绳,强自挺直腰背,抿唇毫不退缩。沈梒却也没说什么,很快拨马走开了。

其他人没注意到他二人的争执,而是三两聚集到了停船之处。此时已到下午时分,风浪却并没有停息,江上的水面起伏却愈发汹涌了起来。

“虽然凭立独叶舟是件快活之事,但此时风高浪涨,恐怕泛舟并不容易。”有人皱眉望向谢华,“谢兄,你看着……”

谢华沉吟着。之前也不是没有图一时快活,结果船翻落水,最后葬身江底的人。他们出来游玩本是图个乐子,若冒太大风险便得不偿失了。于是便笑道:“既然如此,不如回城前去御河码头,我另有一艘大的画舫停在那处。那船极稳,再大的风浪也经得住,我们一同乘船游江也是一样快活。”

众人皆抚掌称好,正要翻身离开,却忽听一人道:“且慢。”

却见一直沉默站着的沈梒大步上前,冲谢华一拱手笑道:“谢兄,小弟想试着泛一泛这轻舟。”

众人皆是一惊。尤其是谢琻近乎是骤然变色,脱口而出斥道:“沈梒,你疯了?”

“是啊良青,”谢华也忙跟着劝道,“此时风高浪大,我们何必冒这个风险?改日挑个好天气再来也是一样。”

然而一向和顺的沈梒此时却已不容置喙地走到了船坞旁,平静笑道:“无妨,在下自小在江南水乡长大,这点水性还是有的。况且如此豪阔的巨浪盛景,需得随波逐流,方得其中真味。”

有几个胆大的公子哥们皆是哈哈大笑,纷纷嚷着也要一同“随波逐流”一遭。谢华无奈,只得招手叫过随从命他们将停在码头的画舫开过来,以防不时之需。

而趁无人注意,谢琻一把扯住了沈梒,咬紧牙关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恨道:“沈、良、青,你不要命了?”

沈梒的嘴角挑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将十月寒波般的目光停驻在谢琻因愤怒而有些扭曲的面孔上,反问道:“我不要命?难道在你眼里,我不一直是个明哲保身、置身之外,精打细算从来都只在乎自己的伪君子么。我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要命?”

谢琻猛地一噎,旋即勃然大怒:“我原话是这么说的吗?!”

“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罢了。”沈梒冷笑,“我冷静自持,你怪我无情;我想冲动一把,你又怪我不要命。滚开点儿谢让之,今天轮不到你管我了。”

说罢他一把抽回了自己的袖子,解开一只轻舟,纵身跃上了甲板。

岸上的谢琻气得七窍生烟,大骂一声也跟着拣了一只船上了船身。

他们所驾的轻舟乃是一棵树干所制成,船身狭小仅供一人落座,船体也不大吃水极浅。这样的小船被风一吹动得极快,却十分难以掌握平衡,除穿上配备的一根木浆外再无其他工具可用,可说是到了开阔所在后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却见沈梒抬桨一磕岸边,那船顿时如柳叶落激流般迅速被卷入了风浪之中,顷刻间便已离岸三丈之远了。谢琻看得瞠目欲裂,生怕一个不注意那前方的轻舟便被浪头吞入了江水之中。他心脏狂跳,疯狂划动独桨想要追上去,却怎奈风浪不从人愿,无论他怎么使劲儿却总离沈梒有很长一段距离。

转瞬他二人已至江面最开阔处。若此时水面平静,于此处独坐轻舟观两岸万重青山起伏纵横,薄云飞渡略过山头,万般丽景皆依次映入绿带罗衣般的水面,的确是快事一桩。

然而此时谢琻紧扒着船身,已被那上下起伏的轻舟颠得晕头转向差点儿没吐出来,一双眼睛又眨也不敢眨地盯着不远处沈梒的小舟,生怕他有什么闪失。再加上这浑身衣衫皆被江水打湿,整个人狼狈得如落汤鸡一般,又哪有什么心思去欣赏江山壮景?

“良青——”他二人已在江心,量别人也听不到他们的对话,谢琻便扬声大喊道,“别闹了!跟我回去!”

不知沈梒到底听到没,却见他回头冷冷地瞥了谢琻一眼,兀自将独桨横于膝头竟真地抬头欣赏起两岸的风光。

谢琻大骂一声,正想扬声再喊,谁知刚一张嘴一波巨浪便迎头兜来,那捧江水如特地为他备着的一般不偏不倚地喂入了谢三公子大张的嘴里。

“……呸呸——咳——呸!”

纵然再有什么滔天怒火,此时也被浇得彻底没气儿了。谢琻趴在船上惊天动地咳了一通,又掏心掏肺地干呕了几声,至此终于服气了。

“良青——”他想叫沈梒,想告诉他自己认输了,再也不敢随意大放厥词。然而一句话尚未说出口,却忽觉身下剧震,一阵天地转后“噗通”一声,江水已遮天盖日般将他吞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