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娇靥 > 娇靥 第83节

娇靥 第8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子面色一怔,别开眼,撒了个小谎:“都是打仗时杀的。”

赵枝枝在脑海中想象太子在战场时杀人的模样,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来。她只见过太子殿下两种模样,一种是啾啾的模样,一种是他在寝屋时的模样。

这两种模样,都是她喜爱的样子。

姬稷不愿赵枝枝继续想下去,他转移话题:“你阿姐的夫婿尚未定下,你要先替其他人送嫁吗?”

赵枝枝惊喜:“赵姬可以去送嫁吗?”

姬稷刮刮她小巧秀白的鼻尖:“当然可以,孤让家令和兰儿他们陪你去。”

二月初十,帝台发生一件热闹事。

赵家嫁女了。嫁的不止一个,而是几十个。赵家几房的半奴女子,皆在同一日出嫁。

几乎没有哪家会将府里身为半奴的女儿正式婚配嫁出去,即使有,也是个别得宠的例子。半奴出身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用来笼络人心再好不过。身份卑微的孩子,给点甜头,最适合做本家的奴仆。

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晓以十几年的的孝道,她们生是本家的人,死是本家的鬼,没有人比她们更易拿捏。

赵家嫁女,嫁的是良民,许以正妻之位,嫁出去以后,就是自由身了。

众人纳闷,赵家中邪了?这么亏本的买卖也肯做?

直到有人看见云泽台的仪仗浩浩荡荡朝赵家而去,大家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赵家嫁女,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太子殿下为何要替赵家嫁女?

赵家府门前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忽然有人喊:“快看,那是太子殿下的车乘!”

两队铁骑踏踏开路,中间一辆青铜大盖的辇舆,威仪庄重,前方几十个寺人拉车,辇舆两旁,穿红衣红帽的小童们紧紧相随。

辇舆上坐着的不是太子殿下,而是一位妙龄女子,华服鬓钗,美艳不可方物。

第54章 双更合并

仪仗所过之处, 众人自觉止住热闹的喧嚣声,整条街道鸦雀无声。

这份气势如山的出行仪仗震得人心惊肉颤, 那贵重辇舆上端坐的美人,更是看得人屏息目眩。

初春的日光洒在寂静的大道,乌压压的人群无一人喧哗,辇舆平稳缓慢地朝前, 道路两旁的人伸长脖子仰望。

或许是辇舆上的女子美得实在太过分, 连太阳都要为她惊叹, 降下薄薄的光晕笼在辇舆周围,衬得那美人越发神圣高贵。若不是知道这是帝太子的仪仗, 乍然一望, 真要以为是天女下凡普度众生。

“她发着光。”有人惊叹, “她定是仙子。”

兰儿窃笑,望一眼辇舆上优雅端坐穿着十二色深衣的赵枝枝。赵姬肌肤如雪, 漂亮的鹅蛋小脸完美无瑕,娇柔美丽的身姿, 说是仙子, 也不为过。

兰儿得意洋洋地摸了摸手里揣的琉璃石。

辇舆周围一圈神奇的光晕就是这琉璃石的功劳。琉璃石是太子殿下赏下来的,今日随赵姬出行的小童人人都有份。

他们手里拿着这琉璃石,围在赵姬身边, 阳光一照,赵姬身边便形成一圈朦胧的光,被光笼着的赵姬,美得不似凡间物。

人群中有人跪下去, 对着辇舆的方向伏首磕头,虔诚至极,仿佛发现新神的信徒。一个人跪下去,就有第二个人跪,然后是三个,四个……

民间时常有怪力乱神之说,凡有异象出现,或为妖,或为神,百姓深信不疑。今日得见圣光中的美人,如何能不激动。

帝太子的仪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帝权,神圣的光晕象征着神秘莫测的神权,威严的帝权和神圣的神权交织,无需人命令,众人自己就已生出敬畏的心。

人群中跪倒大半的皆是寻常良民,那些有头有脸贵族出身的人并未跪下。对于那些战战兢兢跪拜的百姓,他们看在眼里,只觉得好笑。

哪来活的神明。神明之所以是神,是因为神从不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们若有所思地盯看辇舆上的美人,心中疑惑丛生。

美人虽美得惊心动魄,但肯定不是什么天上来的仙子。贵族中有见过赵枝枝的,觉得眼熟,但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如今辇舆中盛装打扮的赵枝枝和从前赵府里素净柔弱的半奴赵女截然不同,帝太子的仪仗更是衬得她贵不可言。她坐着帝太子的车乘,帝太子的铁骑为她开路,帝太子的红衣小童伴她左右,这种种荣宠落在贵族们的眼中,无异于在他们心中投下一颗巨石掀起惊涛骇浪,哪顾得了认人。

此女为何能有这般阵仗?

行事低调的帝太子是要向帝台昭告,他对此女的宠爱吗?

不怪众贵族大惊小怪,实在是因为云泽台铁桶一般,半点消息都探不出,加上帝太子从不在人前谈及私事,偶尔能得知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是难得。

他们所能得知关于帝太子云泽台的事,总共就两件。两件都与赵家女有关。

等他们回过神,猛然发现,今日这第三件事,竟也与赵家女有关。

“是赵姬!”总算有人认出来。

“赵家那个会跳《绿袖》的女儿?”

“就是她,太子殿下召寝召的也是她!”

“原来是她,上次她不是在云泽台婉拒自己的亲生父亲吗?那时就有人暗中猜测她在云泽台中很是得宠,并非殿下一日之恩。如今看来,所言非虚,她定是云泽台中最得宠的人。”

曾经对赵枝枝垂涎欲滴的人怔怔感慨:“几年不见,她越发美丽了,只恨当年我没能……”

“没能什么?”另有人耻笑,“她如今是帝太子的人,帝太子的女人,你也敢肖想?小心他灭你全族。”

刚刚说话那人左右张望,生怕真有帝太子的人冒出来责他重罪。

说话的大多是帝台新贵,人群中看热闹的殷国贵族们一言不发。

他们从殷都一路追随殷王室到帝台,论起帝太子的秉性,他们再清楚不过,那些叽叽喳喳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谈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