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经济大清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331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3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慢但坚定的离港。

弘历就站在船上,不断得朝着岸上挥手告别,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淌。码头渐渐消失天边,弘历擦干眼泪,来到船头,顿时看呆了,眼前是无边无际的碧波汪洋。

大船离港后航向东南,一路顺风顺水,渐行渐远,带着无数民众的祝福与希望,驶向远方

全书完

第676章完本感言

经济大清接近结尾处,我每天都要冥思苦想,每日写将近一万字,一直在期待完本,想着完本了就解脱了。

可写下全书完的一刹那,曾经预想的解脱感却离得很远,反而怅然若失,这种感觉,恐怕不写书的人是体会不了的。

一、历程

经济大清自2016年2月18日首次在起点连载,到今天已经过去3年有余了

我这种懒癌党加手残党加扑街党,能一路坚持着把经济大清完本,自认是十分不容易了。

有道是:“待到成功完结日,不忘把酒话初心”

说起初心。

这本书最初是在澡堂子里诞生的。

2016年的初春,我泡在北方澡堂的大浴池里,窗户外是春寒料峭,窗内是热气腾腾,此情此景,让人颇有种梦幻迷离之感。

当时,一个皇子出游泡温泉的场景,就在我脑海里浮现。

在本书第七十三章,主角泡温泉的场面,就是我对这本小说的最初灵感的缩影不过后来写这一章时,是在寒冷至极的宿舍中,时值半夜,冻得脚发麻,还要幻想泡温泉的感受如何舒服,那场面颇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动笔之前,我在起点连在的是一本西方奇幻,名叫纯净弥撒,当时已经写僵了,即将太监。

我就觉得新书,一定不能再写奇幻玄幻一类了,正巧我当时看了前辈北冥老鱼的资本大唐,被历史类小说深深吸引,加上我也对历史很感兴趣,于是新书的题材就设定为了穿越历史类。

说实话,经济大清动笔之前,我根本没写过历史小说,就连看的历史小说都极少,所以前一百多章,完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书的设定,受资本大唐和康熙王朝影响很深。

资本大唐的主角是李世民的皇子,利用皇子的身份,在封地发展经济,最终在唐朝搞出了资本主义,开创盛世。

所以经济大清的主角是康熙的皇子,同样是盛世王朝,同样的皇子身份,同样的发展经济,就连书名都起得相近。

设定完成后,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为写书做准备,甚至将康熙王朝电视剧都刷了一遍虽然后来才知道,这电视剧是小说改编的,改编历史的地方有一大堆,但不得不说,台词写的真好,演员演得真好。

所以,前一百余章,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深受康熙王朝影响。

比如康熙,根本就是照着陈道明老师的康熙写的,书中康熙的说话做派,都是我认为陈道明版的康熙会有的说话做派后来,我又知道了,其实陈道明版的康熙很符合人们心中帝王的形象,但和历史上真正的康熙也有一些差距,譬如历史上的康熙从来都是正襟危坐,但陈道明版的康熙常常斜坐等。

再比如,圆脸的索额图,三缕长须的纳兰明珠,一板一眼的李光地,还有对康熙忠心耿耿的李德全。这些人物基本都是照搬康熙王朝。

为了及早动笔,我很快的完结了上一本纯净弥撒,开始投入经济大清的创作。

2016年2月。

正式下笔。

开始的130章,我几乎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写完了。

有了上一本纯净弥撒的完本加持,我的文笔自认为比上本书好上太多。

不过,这书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写到九十多章的时候,主角去关外,之后的剧情,我就实在想不出来了。

而且书的成绩实在太差,读者反馈也不好。

加上那时候,正准备忙毕业的事情,还要租房子,林林总总一大堆事情。

于是在2016年4月,本书第一次断更。

2016年9月。

得益于作者审计工作的特殊性,7月毕业到10月上班之间,是一段淡季,不怎么需要上班。趁着这个机会,本书又活了过来。

此番复活持续了两个月左右,伴随着2016年预审忙季的到来,本书又陷入了断更状态。

这一段更,就将近断了一年半的时间,整个2017年都几乎没有更新。

因为工作压力,加上成绩不好,几乎就要放弃这本书了。

直到2018年3月。

第二个年审趋近结束,我基本适应了审计工作。

那时正在思考开新书的事情,只是想来想去,没什么好的想法。

正好手头还有些经济大清的存稿,所以我便打算先将存稿传上吧,也借着上传存稿的机会,我又把之前写的东西读了一遍,找到了些当初的感觉,觉得就这么放弃了怪可惜的,便又硬着头皮写下去了。

接着断更的地方往下写,会让人感到极度的不适应,像便秘一样,写一个字都痛苦万分,写出来的东西仿若狗屎,自己都不想再看第二眼。

咬牙坚持了五六章,不适感渐渐减轻,得心应手的感觉又回来了。

正巧当时沉迷求生类节目,所以在213218章写了一段主角和朝鲜王妃坠崖求生的情节,写的十分畅快。

2018年,证监会卡紧了过会审批,导致io前景不好,行业内一片萧条。

审计们也得益于此,放了很长时间的假,我就正好借这个机会奋力更新。

2018年10月。

我的第三个预审开始,工作变得繁忙,基本就没有时间更新小说了,所以本书就转为了周更,每周都靠着存稿过活。

这段时间的更新可谓是极度不稳,本来就不多的读者,也流失了大半。

不过我并没有放弃这书的念头,当时心里想着,2019年一定要将本书完本,

2019年6月。

年审完全结束,我放了近一个月的假,本书正式向完本做最后的冲锋。

只是长时间不写,导致再次提笔又出现了极度不适,加上懒癌发作,每天更新量只能达到3000左右。

拖拖拉拉。转眼到了9月份,新一轮的预审在即。

我发现不妙,这才开始疯狂赶进度,9月末至十月中旬这段时间,每天更新量都在9000字左右,10月18日,是我写完本书最后一章的日子,这一天,更新量突破历史极限,达到13000字。

写下全书完,三个大字,感慨丛生,回首写作之路,只觉满是荆棘坎坷。

二、收获

虽然数据惨淡,虽然没几个读者,虽然收获臭鸡蛋一箩筐。

但我敢说,这本书我是用心写的。

光是小说的细纲,我就写了数万字,每一处情节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查阅了无数资料。

全书150万言,没有半个字是我水出来的。

刚写历史小说时,我还是个懵懂的起点新人。

对清朝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和康熙王朝。

那时,我还不知道清初的辫子是金钱鼠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