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经济大清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310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3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草原。

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此处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周围的百姓不多。

而且此处位于吉林、黑龙江、喀尔喀蒙古交界,是个交通要道,极具战略意义。

两行的砖瓦匠久经考验,如今的齐齐哈尔都是他们造出来的,还造出了名震大清的新河府邸。

让他们造出个军营,自然是不在话下。

只是银子贵了些,用去了五万两。

而后,胤祚又给李朝的张炫写信,向他采购棉花。

自第二次李朝之战后,在胤祚的刻意扶持下,李朝开始畸形发展棉纺业,国内很多粮田都被改种了棉花。

作为掌控两行经济的人,张炫手上,应当还有不少棉花棉布,正好一股脑的统统卖到齐齐哈尔来。

张炫能得银子,而新军解决了被服问题,堪称双赢。

唯一的问题是,这样一来,齐齐哈尔的府库又要再少近十万两银子。

府库眼看又要见底了。

现在胤祚只能眼巴巴的等着银行来送银子,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了。

五天后,侍女告诉胤祚,两行云掌柜求见。

胤祚激动的披了件披风就走出去。

只见云婉儿正坐在前厅喝茶,侍女画儿站在一旁。

“没想到云掌柜竟亲自前来了。”胤祚拱手道。

云婉儿起身行礼,笑着道:“王爷有命,婉儿自然不敢怠慢。”

胤祚打量她片刻,说起来,也已经一年多未见了,云婉儿容貌倒没什么变化,只是气质更加沉稳,举手投足间都有种贵气,不像商贾,倒像个贵族格格多些了。

胤祚找个位置坐下,开门见山的道:“云掌柜,银子带来了吗”

云婉儿一伸手,画儿递过来一沓厚厚的银票。

“每张一万两,共一百五十张。”云婉儿起身将银票递上。

胤祚接过银票,大喜过望,爱不释手。

云婉儿轻启朱唇:“王爷,根据银行章程,准备银已出山海关,不日便将抵达齐齐哈尔。”

胤祚点点头问道:“京城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自大阿哥当政后,京城九门便打开了,只是皇城一直紧闭,里面是什么情况,无人知晓,也没有福晋的消息。”云婉儿有些惭愧的道。

胤祚叹口气,又问道:“两行近来如何”

云婉儿正色道:“王爷,婉儿此行,就是为商讨两行之事来的。王爷,对柳家我们要怎么处置”

自从徽商失败之后,柳子辉就为加入两行四处奔走,只是后来发生了康熙中毒的事情,柳家并入两行的事情,就搁置下来。

“若是我们同意柳公子的条件,银行便可一夜之间,从长江之畔,开到南海之滨,瞬时遍布江南,只是柳公子想要银行的股份”

第六百三十七章 两行股权

胤祚道:“想要股份简单,给他1就是。”

云婉儿诧异:“这么少”

胤祚冷哼:“两行早就今非昔比,他一个败军之将,能得1已经可以感恩戴德了。”

胤祚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若我记得不错,柳家在银行中占了30的股份吧”

“王爷当年靠柳子辉击败晋商常家,答应分了柳家30的股份。”云婉儿说着递过来一张图标,上面用饼状图画着两行的股权结构。

纸上总共两个饼状图,一个代表银行,另一个代表百事行。

代表百事行的股权结构十分简单,胤祚占了60,其余40归属于内务府。

而银行的股权就复杂的多,零零碎碎,分了许多块。

其中最大的一块,依旧是内务府,占了40。

这是在呼鲁斯太时,胤祚与康熙的交易:两行各出让40的股份给内务府,换取两行并入内务府,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商。

银行第二大股东是胤祚,占了32的股份。

其次是占股17的柳家。

胤祚皱眉道:“柳家怎么成了17,不是30来着吗”

云婉儿笑道:“王爷忘了与柳子辉签的协议了凡有新股东加入,王爷与柳家在银行中的股权等比稀释。王爷最初的股份是59,现在稀释到了32。”

胤祚自嘲一笑,银行是胤祚发家之本,为了获取资本支持,当初确实便宜贱卖了不少股份。

在柳家之后的股东,是占股10的聂家。

而后是占股1的常家。

聂家的隆昌通,是银行的前身,胤祚当初以银行10的股份将聂家的钱庄要了过来。

当时看来是空手套白狼,现在看来,聂家真是捡了个天大的好处。

现在的聂家算是抱上了摇钱树,成了华北的首富,风头无两。

而常家的1股份是胤祚吸纳常百万并入银行的兑价。

当时常家都觉得1股份就换了常家基业,简直同白送无异。

现在看来也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常家坐在聚宝盆上,退出商界,子弟安心读书入仕,隐隐有家道中兴趋势。

云婉儿拿来纸笔算盘,在股权图上勾勒两笔,将胤祚的股份减去1,加在了柳家的股份上。

胤祚看着31字样,有些心痛的道:“此一时彼一时,银行股份岂是这么好得的,柳家有17也该知足了。”

“王爷的意思是”

“不给他股份,直接用银子买,他爱卖不卖。”胤祚斩钉截铁的道。

云婉儿莞尔一笑:“不瞒王爷,我也是这么想的。”说着就将股权结构图改了回来。

“只是,现在两行大战刚毕,开拓南方也需要大量银子,又贷给了齐齐哈尔一笔巨款,实在是没银子付给柳家了。”云婉儿诉苦道。

“那就先欠着。”胤祚大手一挥豪迈的道,“败军之将,哪还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

云婉儿与胤祚对视一眼,同时露出坏笑。

齐齐哈尔得了两行的银子,如蒸汽机加足了煤炭。

行政体系、工业体系、军事体系全都满功率满负荷的运转起来。

入十一月份,齐齐哈尔已累计征兵两万余人。

火器厂的枪炮也交付了一半,参军早的将士已真枪实弹的操练起来。

齐齐哈尔昼夜都能听来塔拉尔大营传来的隆隆炮声。

呼兰大营也造好了大半,入伍新兵有了住的地方,军营总算宽敞了些。

十一月中旬,李朝的第一批棉产品抵达齐齐哈尔。

共计棉布两万匹,棉花十万斤,有些这些棉织物,新军的被服都有了着落。

张炫彻底的贯彻了胤祚的指导思想,向建立李朝棉纺基地的目标不断迈进。

同时,因为棉花的大量种植,李朝入冬又发生了饥荒,大清严禁粮食出口,李朝人饿死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