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经济大清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269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2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德两年前就要倒了”

胡掌柜说到此处,突然住口,打量了杨亭之片刻,阴险的笑道:“杨掌柜,没想到吧,你会是这么个下场”

说完,胡掌柜仰头大笑:“哈哈哈哈我看全聚德这个铺面不错,正巧合庆楼缺个畜棚,改日建个猪圈倒是不错”

他边笑着边走出们去,渐渐在街上走远了。

杨亭之望向门外,虽然阳光明媚,但却觉得天昏地暗。

对街,银行的开张典礼红红火火,恍如隔世。

“掌柜的,我们怎么办啊”全局的厨子、伙计围了上来,神色焦急的问道。

杨亭之身形摇晃,伙计将他扶着坐了下来。

“掌柜的,再过一会杭州的刘大人就来,他可是点名让杨师傅掌勺的。”

“掌柜的,明天还有三桌客人,也指名要吃淮扬菜。”

“杨师傅一走,他的几个徒弟也都跟着走了,咱们厨房里没人能抗起这淮扬菜的大梁了。”

伙计们七嘴八舌,等着杨亭之拿主意。

杨亭之挥手示意众人安静。

“快,快去将银行的唐掌柜找来,现在只有银行能救我们,快”

伙计们得了杨亭之的命令,一个个都飞奔出了大门。

大厅中顿时变的空空荡荡,两筐夏天的涩梨摆在门前。

杨亭之颓然坐着,盯着那两筐梨子,惨然苦笑。

傍晚时分,瘦西湖人流如织。

柳府内,一处假山上的小亭中,柳子辉身着月白长袍,长身玉立,面上表情淡然,望着远处的湖景出神。

“杨亭之今日被气得几乎晕厥,哈哈哈真是太快人心,相信过不了几天,全聚德便要砸牌子了。”一个胖滚滚的肉球,正在柳子辉身后喋喋不休。

“当然,这些全靠柳公子的提点,没有柳公子,便没有我合庆楼的今天,往后我合庆楼便听凭柳公子号令了。”

胡掌柜话锋一转又拍起了柳子辉的马屁。

柳子辉没有转身,依旧望着湖景,淡淡道:“此番辛苦胡掌柜了,还请先歇息吧。”

胡掌柜闻言,拱手告辞。

他走后片刻,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子走了上来,她一身男子的长袍马褂,正是柳子钰。

“哥,那个姓胡的手段如此下作,咱们柳家怎么能和这种人来往”柳子钰皱着秀美的眉头气鼓鼓的道。

柳子辉听到妹妹的声音,微感头痛:“现在两行发难,徽商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凡是能动用的力量,都要握在手中。”

柳子钰今日一反常态的没有反驳,顿了顿问道:“哥,今天最后几个杭州的盐商也答应入股了。”

“好”柳子辉微笑,“三省的银行如何了”

“今日都已开业,而且两行从北方又调来五十万两银子,加上之前的一百万两,就算是两行损失如此之多,也会元气大伤吧。到时候我们便可以趁机北上。”

柳子辉叹口气道:“能二分天下便已不容易,谈何北上,简直痴人说梦”

柳子钰不瞒道:“你又说丧气话”

“总之,先吞下两行送来的这一百五十万吧。”柳子辉捏捏眉心。

当晚,银行顺利开张,全聚德愁云惨淡,合庆楼载歌载舞。

而同样位于四桥大街上的富春当,则悄悄换下来那块挂了一百多年的烫金招牌。

新的招牌是楠木制的,高二尺,长五尺,上用隶书写着四个大字。

“富春银行”。

第五百五十三章 坏消息

富春银行储蓄年利率为3,银座为1。

富春银行的贷款年利率4,银座为5。

银座银行的所有业务,富春银行全有。

不仅如此,吸收储银时,富春银行还接受银座银行的银票。

一夜之间,整个江南的富春当全都换了牌子,成了富春银行。

两行在苏浙徽三省的投资几乎全打了水漂。

扬州市面上的银票一夜间全都消失不见,拉银子的牛车源源不断将两行的银子运至富春银行。

同时,走了淮扬菜大厨的全聚德,无法按时出宴,向盐商们赔了十几万两的罚金,全聚德的招牌,算是在扬州臭了。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让胤祚目不暇接。

他现在人在淮安府,离扬州不过四五天路程,故而商战的结果他很快便知晓了。

胤祚将杨亭之的信放下,摁了摁太阳穴。

“到底还是小看了这个杨亭之。”胤祚低声自语。

银座银行的利息率是胤祚亲自定下的,在大清,银子流动的成本很高,这个利息已是非常公允的了,而且随着两行占据整个北方。

储银的盘口也在不断扩大,流动率降低,储息的压力不断上升。

这种情况下,银座银行根本没能力也没资本降低利率,陪富春银行去打这个价格战。

不要小看这2的利率差,以富春银行的盘口,这2的让利就意味着每年多付十万两利息,少赚三万两的银子。

如果考虑到大清贷款客户的稀缺,那么富春银行,很可能就是在亏本经营。

可惜,尽管想到这一层,胤祚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富春银行的背后就是两淮盐商,这些人各个都是巨富,一年十几万两银子的亏损,平摊在盐商的身上,根本不痛不痒。

长此以往,不仅两行无法再踏足江南,甚至还有被徽商向北方反攻的风险。

胤祚起身,在房内来回踱步。

他也不是拿富春银行没有办法,事实上,他现在脑海里正琢磨一个杀招。

这招一使出来,保管能叫徽商们跪在地上磕头认错。

只是,这招既麻烦又阴损,胤祚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先听听云婉儿和吴泽的意见。

想到此处,胤祚提笔,写就一封信,而后戴上鹿皮手套,吹了个尖利的口哨。

一只通体雪白的海东青冲从窗口冲了进来。

这便是当年萨布素送给他的那只白羽,另还有只黑羽,现在跟着阿依慕留在京城。

养鹰的下人老李说,每年春天要放海东青回东北山林中养育后代,待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便又会自己寻主回来。

胤祚本以为这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前几日就在路上看到了在天上长鸣的白羽。

康熙曾说,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这话绝非故意夸大,驯服了的海东青比寻常猎犬还通人性。

淮安府和东北相隔了几千里,也不知白羽一路上是怎么飞来的。

白羽从窗外进来,在屋内飞了一圈,掀起一阵劲风,吹落了桌案上几张草纸,而后满意的落在胤祚带着鹿皮手套的手上。

胤祚笑眯眯的摸了摸白羽的头,白羽闭着眼睛,把头往胤祚的手上蹭,似是十分舒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