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第一少 >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694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6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在,东山县的书院里的学生,学问也是越做越深了,也是分门别类,他还能教吗”

“父皇,夫君他在学院里教授的课程,并非书本上的那些文章学问,主要是帮着学生开拓眼界,夫君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学问很深刻,即便是花费一辈子的时间,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将古人的所留下来的东西全都研究透彻,所以书院里的学生,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都会挑选一门自己十分擅长的功课学下去,其余的,闲暇的时候尽量涉猎一些就是了,人这一辈子,能够抓住一门学问研究透彻,就已经很厉害了,而要研究透彻这门学问,除却手不释卷努力读书之外,更重要的是躬身实践。”晋阳将玄世璟之前在书院之中对学生们解释过的话拿来,在自家父皇面前又说了一遍。

晋阳觉得,自家夫君的这番话是有道理的,与其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不如博一门而精通。

“倒是新奇。”李二陛下说道:“如此一来,他就不怕他的学生将来参加春闱会吃亏”

朝廷的春闱题目涉猎的十分广泛,以国子监的学生为例,对于诸多功课,并非要求他们专精通一门,而是尽量做到样样精通,这样一来,在春闱考试之中,遇到一些难题能够解答上来的几率就大了许多,而且精通这么多学问不是坏事。

而玄世璟则恰恰觉得,能够专心精通一门学问已经是不易了,其余的,有个大致的了解,能够涉猎到就足够了,专心研究一门学问,达到大成,总比什么学问都吊儿郎当的悬在半空中要好。

比如将来要做官的学生,没有读书天赋的学生,但是功夫好,身体健硕,那就去做校尉,去做将军就好了,功夫好,读书也好,有心要从军的,那就按照一军主将的标准来培养。

没有习武天赋的人,那就单纯的读书好了,参加春闱,而恰恰,以入朝为官为目标的学生,身上的担子是最重的。

人要坐在什么样的位子上,就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权利伴随着义务。

“明年就是庄子上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到时候结果如何,父皇也能亲眼见到了。”晋阳说道。

“是吗时间过的真快啊。”李二陛下叹息一声。

晋阳笑着说道:“明年只是兵学院的学生参加武试,由河间王叔带领他们去长安兵部,至于文学院的那些学生,怕是还要再登上两年。”

“还要再等两年”李二陛下诧异了一下,当初关于书院,虽然消息知道的不少,但是对于书院具体的规制,还真是一知半解,了解的不透彻。

“这兵学院和文学院的学习时间还不一样吗”李二陛下问道。

晋阳点了点头:“正是,从明德书院毕业之后,学生们就按照自己的天赋或者是喜好挑选报考其它学院,在合格录取之后,才能进入其它学院学习,自然,工学院的门槛是最低的,但是时间不算短,工学院的学生,在师傅认可之后,才能算是毕业,时间不定,至于兵学院,是庄子上三处书院学习时间最短的,只有两年,两年之后从书院毕业,由河间王叔向朝廷汇报举荐,让学生们入军中历练,至于后续发展如何,全看他们个人,文学院是四年,满四年之后,择机参加春闱,或者有优秀的苗子,书院的先生会向吏部举荐,若是真遇到什么旷世奇才,恐怕这举荐的奏折,就能直接送到父皇的面前了。”

这点儿倒还真是毋庸置疑,看看文学院的那些老师的身份就知道了,想要将奏折直接送到李二陛下面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便是他们现在已经不在朝中做官了。

李二陛下闻言,笑道:“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折子能直接送到朕这里,朕也能高兴高兴。”

毕竟是被原先朝中的重臣所认可的人才,自然差不到哪儿去。

那些老臣,在离开朝堂之后,仍然孜孜不倦的为大唐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这让李二陛下心里也颇有触动。

“书院招收的孩子,在天赋上其实也很普通,但是他们都很好学,在做学问方面,一板一眼,脚踏实地,非常踏实,平日里的品德也十分良好,正是因为如此,夫君才放心让文学院的人专心研究四年学问,然后入朝为官,夫君说,他不想教导出的学生,心术不正,若是那样,放他们进入官场,也只会为祸百姓罢了,因此,文学院虽然只有四年的功夫让学子们向学,但是文学院的要求,其实是最高的,至于剩下的医学院,天赋再好,也要经过孙道长三年的教导,才敢尝试着让他们行医,还是要在已经成熟的大夫的照看下行医,逐渐的培养他们,等到培养出第一批合格的大夫之后,往后会采用学长带学弟的方式来一对一的教导,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儿。”晋阳仔仔细细的为李二陛下解释了书院的一些内容。

第六百八十一章:在临书院

李二陛下听到晋阳关于书院的学生更加详细的汇报,心里对东山县的书院招收的学生也十分满意,作为皇帝的他自然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官员一个个的都能德行端正,为百姓谋福祉,而非自私自利,自顾自己。

自然,李二陛下也开始期待起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步入朝堂的时候了,不过在此之前,李二陛下倒是想去现如今的书院去看看。

李二陛下上次来书院的时候还是明德书院扩大招生人数的时候,那会儿李二陛下专门到庄子上来看这件事,到现在李二陛下都还记得那时候的景象,因为东山县周围的这些官府为百姓办事十分利索,李二陛下还特意嘉奖了一些官员,以作表彰。

“这庄子上的书院,真是越来越让朕期待了。”李二陛下笑道:“说来最近兕子过的如何,有没有想父皇”

明明晋阳已经出嫁几年了,但是在李二陛下眼里,眼前的还是自己的兕子,或许在李二陛下眼中,晋阳永远都是那个乖乖的待在他身边的乖巧的女儿,是长不大的孩子。

“兕子一直惦记着父皇呢,毕竟半个月前,父皇可是吓了儿臣一跳,到现在儿臣都还心有余悸。”晋阳笑着说道:“好在苍天庇佑父皇,现在父皇看上去脸色也好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说起半个月前李二陛下突然病倒,随之卧床养病,李二陛下现在的心情也是复杂,这归根结底,半个月之前突然病倒,按照玄世璟说的,是自己受不了李淳风给的“仙丹”有假的事实,自己心里头没有过去那个坎儿,这才病倒了,但是说到底,引发这件事情的是谁

他的儿子,大唐的储君,太子李承乾。

这就让李二陛下的心情有些复杂了。

晋阳从小待在李二陛下的身边儿,即便李二陛下情绪上有微小的波动,她也能感受的到,女孩子家的心思总是敏感的,这是天生的。

“关于丹药的事情,璟儿都跟你说了”李二陛下干脆也不再藏着掖着,就这么明着跟晋阳说。

晋阳点了点头:“夫君有事不会瞒儿臣。”

“璟儿这孩子对你也太实诚了,不过,这是好事。”李二陛下笑道。

身为男人,他自然知道玄世璟对兕子这么坦诚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夫妻之间坦诚相待,总比藏着掖着要好,总是互相欺瞒,日子会越过越让人焦躁,李二陛下是过来人。

“朕今日出来,也是想出来散散心,既然你都知道了,朕也不瞒你,说实话,现在朕在想,怎么处置这件事。”李二陛下说道。

“既然父皇是出来散心的,那咱们就不在府上待着了,儿臣带父皇去庄子上的书院吧。”晋阳笑道:“儿臣觉得,没有什么地方比书院更能让人舒心的地方了,以往夫君不在的时候,这庄子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压在臣妾身上,有时候臣妾也会觉得有些烦躁,每当那个时候,臣妾都会到书院之中走走赚赚,去见见几位老师,一趟回来之后,心里也能平静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