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第一少 >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623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6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院,那些孩子应该会很伤心吧。”秦冰月叹息道。

“是啊,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玄世璟说道:“即便庄子上建了书院,但是书院规模有限,收个两三百的学生,已经是到头了,这十里八乡人这么多,咱们是有心无力啊。”

“夫君说的也是啊,毕竟书院就这么一个,周围附近庄子上的孩子这么多,总不能方方面面全都顾忌到了,总有力所不及的时候,庄户们都想让自家孩子上学,可是书院能力有限,考试选拔,也是正常。”秦冰月叹息道。

自从秦冰月坐了母亲之后,心地就越发的柔软了起来,尤其是关于孩子这一方面,以前这些事情秦冰月从来不会开口问,更不会因为这些事而感叹。

到底是做了娘的人,性情都变了一番模样,不似以前,对待不相干的人,是死是活,都丝毫不关心。

不管如何,书院秋后的考试该考还是要考,能不能入学,就看那些孩子自己了,离着考试还有半个月呢,这半个月,能够决定很多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二陛下的嘉奖令下来了,招生当天李二陛下在庄子上的书院转悠了许久,也与来报名的人在外头聊了聊天,看了官府给他们开具的户籍证明。

当时李二陛下心里就对东山县周围的这些官吏十分满意,也提醒德义,回宫之后记得提醒他这回事,为的就是要嘉奖、表彰这些官员。

加之在书院里与玄世璟聊了几句关于大唐吏治的事情,李二陛下更是觉得,这样的官吏弥足珍贵,一定要好好嘉奖表彰。

后来李二陛下回到皇宫里后,德义也提醒了李二陛下有这么一回事,于是李二陛下就诏三省拟定嘉奖令,让内务府准备些东西,将内务府准备的赏赐派人送到了那些官吏所在的衙门之中。

这些东西在那些官员眼中或许还不如李二陛下的那一张嘉奖令来的值钱,那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天子对他们的肯定,这一张纸摆在家里也好,传出去也好,那都是莫大的荣誉,莫大的名声。

明德书院的一次招生,造就了一批声名显赫但是位子却不高低层官吏,在他们的仕途之中有了这样一笔光辉,往后的仕途肯定是更加平坦了。

皇帝都喜欢能臣,喜欢良臣,能为百姓办事儿解忧,能为朝廷办事儿,能为君王办事儿的,那就是能臣,就是良臣。

而这一次的嘉奖令一下,整个长安周围都被李二陛下这次的嘉奖令给刺激到了,当官的除却要钱之外最想要的是什么,还有名声啊,还有什么能比陛下亲自颁发嘉奖令这等事情更能赚足名声的了,而且这名声可是赚大了,东西是宫里的人给送过来的,但是送过来的还以一句话,那就是让这些官员三日之后收拾好,去长安城,进皇宫领嘉奖令,皇帝陛下亲自为他们颁发嘉奖令。

这一待遇,让多少人眼红。

李二陛下这样做,也有他的深意,很显然,李二陛下的目的也达到了,刺激了大唐的官员,只要踏实肯干,名声肯定是有的,朝廷的嘉奖也肯定是有的。

李二陛下并不是开了一个皇帝亲自嘉奖官府书吏的先河,早在以前就有过这种例子,只是这种例子,无疑都发生在对朝廷对百姓有大功劳的官吏身上。

东山县周围的这些官府书吏,只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做了一回实事而已,这就让人很心动了。

因此,李二陛下嘉奖令一下,整个长安周围的吏治风气,瞬间就不一样了

玄世璟在家里闲散了半个月,书院那边放假了,龙首原上没出什么毛病又用不着他,只需要偶尔去趟长安,去一趟东宫到太子那里报道一回就好,顺便跟李承乾说说书院的事儿。

这回让李承乾可是白白捡了这么个便宜,李承乾知道书院的事儿也很是高兴,好歹是太子,书院的重要性若是看不出来,他这个太子也就太不合格了。

一眨眼半个月就过去了,原先明德书院的那些孩子,留在书院继续深造的,依旧到书院上课,而已经分到工学院的学生,也是收拾好了行囊,离家前往长安去了,往后他们就要在长安城工学院住宿了,在那里踏踏实实的学一门手艺,将来从工学院出来之后,也好养家糊口。

李孝恭已经住在了兵学院之中,一开学,兵学院的十几个学生到学院里报道,裴行俭也来了,作为李孝恭的助教,他的任务要比李孝恭艰巨的多,书院学生的课程安排,作息安排,训练安排都要由裴行俭来拟定。

裴行俭毕竟是跟着苏定方学过兵法的,也在苏定方身边儿待了不少时候了,熟悉兵法军阵,也上过战场,由他来做助教帮助李孝恭管理学生再好不过。

至于医学院那边,孙思邈带这几个学生可比他从头带徒弟要省事多了,至少这些学生都是受过教育的,都读过书,认得字,既然认得字,再读医术就简单多了。

跟着孙思邈学医,背诵中衣方子是一回事,认识药材和知道药材的功能又是另外一回事,讲究的是知行合一,因此,孙思邈想要带出一帮合格的医者,任重而道远。

或许在学院之中,要砸钱最多的,就是医学院了,孙思邈不是没钱,只是他的钱都已经散出去了,给穷人看病,付不起钱的他还送药,把自己曾经赚到的诊金和李二陛下之前的赏赐都花费出去了,若说穷,那是真穷的身上掉不下几个铜板来。

第五百二十章:碍人眼了

因此,医学院仅仅是药材,要操办的就不少,玄世璟让人联系了庄子上市集上的药材商人,直接与医学院那边联系,这联系的事儿,就交给了孙思邈身边儿的小道童,这小道童跟在孙思邈身边儿也好几年了,不会连这点儿小事儿都做不明白。

书院这边玄世璟不必太操心,开学之后,一切就已经步入正轨了,医学院和工学院玄世璟不必操心,至于兵学院那边,苏定方将裴行俭送到兵学院,除却是冲着李孝恭去的之外,还是冲着玄世璟来的,大唐的武将都知道,玄世璟练兵有一套,因此,苏定方也是在替裴行俭觊觎玄世璟的练兵之法。

练兵之法,那是不传之秘,但是苏定方知道,玄世璟不是那么规矩的人,若是玄世璟是那么守规矩的人,还会办兵学院因此,苏定方也是明里暗里示意了玄世璟。

玄世璟既然办了兵学院,那他也不会藏私,能教的自然会教导,因此,兵学院的课本与课程表的编撰,玄世璟都有参与。

而明德书院那边就简单多了,如今的明德书院分了两个级别,一级是今年刚刚入学的新生,由新的夫子教导,而第二级,则是去年留在书院的那些继续深造的学生,依旧由高士廉和萧瑀两人主要负责,从今往后,萧瑀和高士廉就只负责二年级的学生了。

都说士子寒窗苦读十年之功,那是因为他们只是在家闭门造车,若是在书院里,每天有这么紧凑的课程,学完他们所学的东西,何须用上十年,大唐不是后世,没有这么多学科,士子要学的,也不过是经史子集,至于君子六技,在刚进入书院的两年,有固定的课程学习那些,到了二年级之后,就成了选修了。

一年级是两年,到了二年级,就是三年了,加起来最多能够在书院待上五年。

十二岁入学,毕业十七岁,就算是十四岁入学,毕业也才十九岁,这个年纪也不耽搁他们成亲娶媳妇儿生孩子。

玄世璟如今在东山县,平日里闲暇下来的时候就陪着女儿,安安咿咿呀呀的说话,玄世璟也一脸笑意的回应,至于父女俩之间说什么,外人是听不懂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