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第一少 >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605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6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只是没有确切的证据。

拿着这番猜测去找李二陛下,与李二陛下说李治贼心不死还想要谋反,李二陛下会不会信玄世璟不知道,但是对自己没有好处这一点却是一定的。

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现在已经注意到了,留心就好,也没必要将心思全放在这上面去。

这两天玄世璟也见了长安的几个材料商人,向他们订购了一批材料,让他们尽快送到东山县庄子上,现在已经过了农耕的时候了,东山县那边玄世璟关于书院的计划也可以开始了,萧瑀和高士廉两人也写信给他们的那些朋友,估计再有一段时间信送到了,人家收拾好了,就要动身启程了,而东山县这边也要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了。

到了四月份,龙首原上那边热火朝天,而东山县庄子上这边也是热闹了起来,来书院周围修建书院的工匠,都是庄子上的庄户,手艺也无需质疑,再就是十里八乡的青壮,家里出了徭役,但是不代表家里没有青壮了,农闲的时候来东山县庄子上找活儿干,书院这边建造房屋校舍,需要的人手众多,也不怕没活儿干。

而且,玄世璟也是出钱的,不但出钱,还管吃管喝,这么好的事儿,哪儿找去。

不过庄子上用人也是优先尽着庄子上的本地人用,谁让这儿是玄世璟的封地呢既然是“自家人”,肯定要有些优先的权利。

玄家仓库里的钱一车一车的往外拉,长安城玄武楼那边又一车一车的往这边送,玄家商队经商这么多年,攒足了家底儿,虽然当初玄世璟成亲的时候用去不少,搞了个大排场,但是晋阳嫁进玄家,嫁妆一样也没少给。

玄家的聘礼若是压了晋阳的嫁妆的风头,皇家的面子往哪儿搁

晋阳的嫁妆当中,除却一些精致的首饰,也有不少现钱,送到庄子上的宅子之中,晋阳当家之后就全都拉到仓库里仍在那儿没人动了,基本上都用不着。

玄家不缺钱,因此设计建造书院的时候,玄世璟从来没有考虑过钱财的问题,若是玄世璟真缺钱,只要说一声,工学院之中还有大笔的钱财供他挥霍。

不要忘了,如今工学院也是个赚钱的利器。

除却玄家的商队、工学院,玄家还有潞州府的二贤庄,只是玄世璟没有将主意打到二贤庄的意思,那里是玄世璟为玄家留下的一块养老的宝地,等到将来,玄家府上的这些下人年纪大了,做不动活计了,有儿女的,留在东山县养老,孤苦无依的,就去二贤庄养老。

说白了,玄世璟要将二贤庄当成养老院,或许等到将来他年纪大了,也会去二贤庄。

东山县虽然是他的封地,但是世事无常,尤其是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平平坦坦不出意外呢

现在封地虽然是他的,但是说到底,还是皇家的,只要皇帝一句话,总是能想办法收回去的。

玄世璟为东山县付出这么多,也不过是求一句问心无愧罢了,对于现在的玄世璟来说,钱财,还真是身外之物。

秦冰月的肚子越来越大,看上去就像是藏了一颗球在衣服下,嗯,比球大多了,再有一段时间就要临盆了,府上的人对秦冰月的照应也是越发的小心翼翼,临盆的一应器具都提前准备好了,连稳婆都找好了,就在宅子里住着,住在秦冰月的院子里,平常也好有个照应,毕竟稳婆这种职业,对于孕妇的事情是最有经验的。

找了庄子上最好的稳婆在玄家大宅随时待命,等到日子再近一些,就该让大夫也到玄家来住着了。

而玄世璟最信任的大夫,人还在长安的,非孙思邈莫属了。

虽然为了这事儿让人家住过来麻烦人家有些说不过去,但是玄世璟当爹这事儿,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能不紧张吗

孙思邈与玄家也是沾亲带故的了,即将出生的,也算是孙思邈的后辈了。

这件事情玄世璟与孙思邈提起,孙思邈也乐然接受。

迎接一个新生命到这世上,这是一桩喜事。

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

铜钱一车一车的运出去。若是放在别人家,指不定怎么心疼呢,而玄家的人,已经看麻木了,反正留在仓库里也是放着生锈,倒不如花出去。

而玄家砸钱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虽说书院周围变成了工地,但是不过一两个月的功夫,书院周围的工程规模已经见到了雏形。

对于书院,玄世璟的规划是很宏大的,但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比如已经建成了明德书院,那是一期工程,现在书院周围的住宅及学堂,便是二期,总体的图纸玄世璟早就已经画好了,都放在书院里,只要按照图纸,一点一点的,今年建一些,明年建一些,他的理想,他的规划,总会实现的。

一口气吃不下一个胖子,但若是分成小目标,一步一步的走,不紧不慢,不急不缓,有句话说的好,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若是玄世璟一开始就在东山县浩浩荡荡的建造一个偌大的学院,规模虽不及新宫,但是在长安引起的动静绝对不会比新宫小了去。

一开始就公布出来,建造这么大一学院,且不说别的,便是国子监,就不会放过自己,长安城已经有一座国子监了,东山县再整这么大一书院,这是想干什么啊

且不说别的,就高士廉和萧瑀两位相公的名头就不小,士子还不挤破了脑袋要往那边钻,那可是两位宰相啊。

当初玄世璟建造学院,还好放出的消息也只是收东山县的孩子,当初还只有一个高士廉,对他们来说,构不成威胁,至于萧瑀,那是个意外,当初萧瑀离长安,谁都不敢与萧瑀过多接触,偏偏高士廉乐呵呵的在朱雀门外坐在马车上等着萧瑀,看着萧瑀垂头丧气的从长安城出来。

有这等大才,国子监不自己出手笼络住,怪谁

萧瑀见到高士廉笑眯眯的坐在马车里看着自己,也只是叹息一声,随后认命般的上了高士廉的马车,两人在马车中说了一会儿话,萧瑀便带着自己的老姐姐还有家里的人,住到了东山县,暂时住到了高士廉府上。

萧瑀的宅子完工之后,这才算是正式的驻扎在了东山县的庄子上。

有这两位在东山县庄子上,可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了,不少人觉得,两位相公在东山县上教导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孩子,太浪费了。

萧瑀的风头过去之后,国子监那边也来人了,高士廉他们不好挖,但是可以说动萧瑀啊,没曾想却是在这小破书院里蹭了一鼻子灰。

萧瑀二话没说,拒绝了国子监的人,当初萧瑀失势,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风头过去了,老夫便让你高攀不起。

萧瑀屡次被李二陛下赶出长安,都是因为李二陛下在气头上,等气消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因此这么多年,萧瑀也不收敛,李二陛下也不改这脾气,就这么进进出出,六次罢相,五次召回,这第六次直接被高士廉给截胡了。

如今高士廉和萧瑀两人在书院里也乐得自在,更是将这东山县当庄子当成了自己养老的地方。

东山县的县君倒是省事儿了,庄子上多数事用不着他管,一些杂务都是冯浩协同庄子上的里正老人什么的在处理,县君的存在,就是安安稳稳的,到了时候帮着朝廷收收税什么的,然后待上几年,捞足了政绩,等着升迁。

东山县庄子上在书院周围又建造了一批“宅子”,此事又没有偷偷摸摸的进行,自然瞒不住,也没必要瞒,传到长安城,好事的揣摩一下玄世璟又想做什么,不关心的则是听过就算是听过了,没有去在意。

东山县那边动静再大,能大的过龙首原去

龙首原上新宫修建这个大工程,将东山县这边儿的这点儿水花全都遮盖过去了,也不得不说,玄世璟会挑时候,这时机挑的好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