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第一少 >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499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4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理一整天的政务,玄世璟只要老老实实的在甘露殿守株待兔就是了。

甘露殿门口的小黄门见到玄世璟朝着甘露殿走来,也是疑惑,现在还是上早朝的功夫呢,这东山侯怎么不去上朝,反而跑甘露殿来了

“参见侯爷。”

玄世璟到甘露殿门口的时候,小黄门赶紧拱手躬身行礼。

“这位小相公不必多礼,想来陛下现在还在太极殿吧”玄世璟问道。

“正是。”

“哦,那如此的话,这大冷天的,本侯就不在门口等了,先进去,就在门后面而,躲躲风寒,顺便等着陛下过来。”玄世璟说道。

“哦,侯爷请。”小黄门为玄世璟推开甘露殿的大门。

只是在甘露殿大门后面门口处等候还是允许的,毕竟这大冬天的,在外面而站着可不好受。

“小相公也别在外面站着,还是进来的好,要不然这偌大的甘露殿里就本侯一人,可不太好呢。”玄世璟笑道。

“是。”小黄门应声,也进了甘露殿。

这样以来,两人在这空荡荡的甘露殿中,也是为了避嫌,毕竟这甘露殿可是李二陛下办公的地方,若是玄世璟真一个人在里面,那才叫说不清道不明呢。

在甘露殿中等了良久,才听到外面的脚步声,玄世璟和小黄门两人赶紧走出甘露殿,摆好阵势迎接李二陛下。

“这两天你进宫倒是挺勤快。”李二陛下一边进甘露殿一边说道:“别愣着了,赶紧进来,别以为你在这殿中取暖的事儿朕不知道。”

这宫中果然四处都是李二陛下耳目。

“朕听说你在甘露殿等着,连皇后那里都没去,下了朝就直接过来了,说吧,来见朕又是有什么要紧事儿”李二陛下在上首坐了下来问道。

“回陛下,臣是想,跟陛下商量商量让高士廉大人致仕的事儿。”玄世璟拱手说道。

“什么”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你再说一遍,朕好像没听清楚。”

玄世璟深吸一口气,说道:“臣是说,请陛下放高士廉大人致仕。”

“怎么好端端的,说起这事儿了。”李二陛下问道:“高士廉是否致仕,又与你有何关系”

“这”玄世璟尴尬的笑了笑:“说来惭愧,臣昨儿个不是跟陛下说臣要在庄子上开学堂嘛,一时之间找不到先生,就想起来当年臣小时候在宫中上弘文馆的时候,那时候弘文馆的先生正是高大人,臣昨日里去探望高大人,发现高大人这身体的确是大不如从前了,听闻早在两年前高大人就上奏请求致仕,致仕陛下没有同意罢了。”

“于是你就来找朕了”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天可怜鉴,高大人的身体陛下想来心中也有数,这朝堂之中的事情着实让人劳心劳力,而高大人现在的身体情况若是再在朝堂上耽搁下去,恐怕”玄世璟叹息一声:“陛下忍心吗”

李二陛下一愣,这两年高士廉的身体隔三差五的大病小病,他自己也是知道的,只是朝中诸多事务,放走一个高士廉,得多少人才能补回来

但是眼睁睁的看着高士廉累死在朝堂上,玄世璟说的也没错,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陛下,臣让高大人去庄子上教书,其实也是让高大人到庄子上调养身体,顺便教书罢了,不会累着高大人,而且,也是在为大唐培养人才,即便高大人不在朝堂上,依旧在为大唐尽心尽力啊。”玄世璟见李二陛下表情松动,赶紧趁热打铁。

“说的轻巧,如今高士廉可是太子太傅,兼领门下省事务,走了一个高士廉,这空出来的位子怎么办”李二陛下问道。

“朝中这么多有识之士,陛下再提拔一个也无妨啊,但是高大人的身体修养,可是刻不容缓啊,臣也是学过医的,也能看出来,高大人的身子若是再不好好调养,就怕”

第二百三十七章:致仕

“就怕什么”李二陛下问道。

“就怕油尽灯枯啊。”玄世璟声音低沉了下来。

李二陛下沉默了,之前高士廉告病在家修养的时候李二陛下让太医院的太医去高士廉府上给高士廉看过,太医也说,高士廉的身体一直在损耗,建议其原理朝政好生修养。

只是李二陛下一直下不了决心让高士廉这样一个肱骨之臣从朝堂上退下来。

如今玄世璟也这么说,说的比太医要严重多了

油尽灯枯多可怕的一个词。

李二陛下无力的挥了挥手:“罢了,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朕准了,让朕好好缓缓。”

“是。”玄世璟拱手告退。

现在的李二陛下心情是复杂的,眼见着当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熟悉的臣子,一个个去世的去世,老的老,退的退。

他自己呢是不是也老了

少顷,端着一摞奏折走了进来,将奏折放在了李二陛下的御案上。

“陛下,这些都是今日朝臣们刚刚呈奏上来的折子。”德义轻声说道。

“嗯。”李二陛下点点头,揉了揉脑袋,突然,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后开始在德义拿来的这些折子之中翻找了起来。

“果然啊啊”李二陛下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李二陛下翻找出来的折子,赫然是高士廉地上来请求致仕的折子,折子有些厚,李二陛下翻开,一页一页的仔细的看着。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舅舅,也算是李二陛下的舅舅了,从武德九年奉表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当时,李二陛下正担任雍州牧,两人的君臣缘分就在那个时候定下了。

武德九年的时候,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与李建成矛盾加剧,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欲诛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后来,出了玄武门这事儿的时候,高士廉释放在押囚犯,发给他们武器,并与他们赶到芳林门,配合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被立为太子后,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

从贞观元年到现在,任职安州,转益州,赴蜀地,任劳任怨,做到如今这个地位,拥有了如今的声望

“高士廉涉猎古今,必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这样一个人,朕着实不舍得放他离开朝堂啊。”李二陛下叹息道:“只是,相对于此,朕更不舍让他命陨在这繁杂的公务之上。”

说罢,提起御笔,在高士廉的奏折上批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加盖了自己的印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