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第一少 >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22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一番:“东汉时期汉书小侯爷,汉书之中应该有写。”

“好,珑儿,你就帮我把汉书找出来,侯爷我先去眯一会儿。”玄世璟笑着说道,随后又一脸认真的看着珑儿:“这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珑儿,加油”说完还朝着珑儿点点头以示鼓励。

“小侯爷”珑儿刚想说什么,玄世璟却迅速的转身离开,去了书房另一侧的榻上躺着睡觉去了。

看着玄世璟的背影,珑儿呆立在原地,口中念念有词:“小侯爷不是说白天睡了晚上就睡不着了吗”

玄世璟刚刚躺下,突然又弹了起来。

“差点忘了,钟叔一会儿还要过来。”敲敲脑袋,玄世璟又走到书案前面坐下,趁这个功夫,仔细的思考一下接下来造纸的事情。

造纸的作坊不必开在长安城里面,长安城的地皮多贵啊,若是纸张的改进真的能成功,日后肯定是要做大的,长安城里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地方,所以只能在长安城外另找一个地方,将作坊开起来,但是又不能离着长安城太远,想着想着,玄世璟发现自己手里若是有一副长安城包括城郊的详细地图就方便了。

“珑儿”玄世璟冲着里屋喊道。

“小侯爷,何事”珑儿的声音中有些吃力,像是在搬着什么东西。

“汉书先放一放,看看书库里有没有长安城和城郊的地图。”玄世璟说道,这里原先是秦王府,李二陛下登基前也是经常领兵作战的,地图什么的,书库里应该有存放吧,看来还要找个时间让人将这书库整理一番,到时候找东西也方便。

“哦,好。”珑儿应道,随后里屋便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窸窸窣窣的声音。

不一会儿,珑儿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卷绸缎。

“小侯爷,给,这是长安附近的详细地图,最新的,武德八年绘制的。”珑儿将手上的绸缎递给玄世璟。

玄世璟接过地图,在书案上将其展开,看了地图之后,脸上露出喜色,果真是一份详尽的地图,这是一份军事地图,上面所有的地形都描绘的清清楚楚,长安附近勋贵的封地划分一览无余,甚至还有当年的兵力部署。

“珑儿,我研究一下这份地图,你继续去帮我找汉书。”玄世璟说道:“辛苦了。”

珑儿无奈的点点头,然后又回了里屋帮玄世璟去找书。

玄世璟仔细的看着摆在书案上的地图,开始搜寻合适的地方,造纸的作坊最好附近有条河流,方便取水,也必须是阳光充足的地方手指划过一块块区域,长安城郊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镇子,玄世璟思索着,到时候造纸坊肯定是要招收工人的,所以最好也能离着镇子近一些。

一阵敲门声传入玄世璟的耳朵,玄世璟头也没抬,只是说了声请进。

“小侯爷,你找我。”钟子朔走到书案向玄世璟拱手行礼。

“钟叔,来,坐,跟我一起看看这地图。”玄世璟招手示意钟子朔坐下。

钟子朔跪坐在玄世璟的对面,看了一眼书案上摆放的地图,心中一惊。

“小侯爷,这可是长安城附近的作战图,您这是从哪儿找的。”钟子朔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震惊,这东西寻常人是看不得的,怎么会落在自家小侯爷的手里。

“慌什么,钟叔可别忘了,这里原先是秦王府,书房里找出这么一份地图不稀奇,再者说了,这都是好几年前的军用地图,早就过期了,来,钟叔帮我看看,咱在长安附近选个地方,我准备建个作坊。”玄世璟将书案上的地图往钟子朔面前一推。

钟子朔好奇的看着玄世璟:“侯爷想建个什么作坊,为何还要在长安城外面找地方”

“长安城外面地皮便宜啊,这样成本低啊。”玄世璟说道:“我准备建一个造纸的作坊,把现在咱用的这些硬黄纸改进一番,一来呢以后侯爷我的屁股少遭点罪,二来,给侯府赚点小钱。”

第四十一章:责任

开造纸坊赚钱钟子朔有些迷糊,自家侯爷怎么又想到要开造纸坊了呢还要改进硬黄纸,这硬黄纸自先汉时期到现在,不都是这个样子吗

虽然疑惑,但是也得尽着玄世璟折腾,当即开口问道:“不知小侯爷要找什么样的地方”

“附近一定要有水源,要向阳,要离着人们住的地方近一些方便以后招工人。”玄世璟说道。

钟子朔低下头仔细打量了一下摆在案上的地图,眼睛一亮:“小侯爷,您看咱们庄子上如何”

“咱们庄子上”玄世璟仔细看了看地图:“咱们庄子上附近可没有水源啊。”

“咱们庄子上有水井啊,小侯爷您看这里。”钟子朔在东山县旁边一指:“这里有条河,离您的封地也不远,来年咱庄子上还要修建一条水渠,到时候把水渠改挖成河道即可,介时引来这条河中的水,既能浇灌农田,也满足小侯爷您开造纸作坊不是,只不过这一折腾,银钱上可能要花费的比原先多一些。”

“钱倒不是问题,只不过这开挖河道,这是原先庄子上定好的吗”玄世璟问道,若是原先没有这计划,单纯是为了造纸作坊,开挖河道就不至于了。

“是啊,小侯爷您东山县的封地地势平坦,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打口水井是容易一些,可若是灌溉农田,水井就不方便了,这去年大大小小的旱灾,可是苦了庄子上的农户,所以今年就计划,将这条河中的水,引到咱庄子上来。”钟子朔说道。

“既然这样,光开凿河道也没用啊,这样,过两天太子和魏王会送过一批钱财,把这些钱全都投到庄子上,等过了春耕,农闲的时候,先在上游修个大的蓄水池,然后再凿开河道,这样即使再遇到旱灾,也不至于让田里的庄家没水。”玄世璟明白一个稳定的水源对于依靠种田生存的农户有多重要,既然封地里没有河流,那就人工开凿,都是自家庄子上的人,用着也方便,更何况这也是一件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好事,再每天多多少少的给发些工钱,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钟叔,你抽空找人去庄子上走一趟,将此事告诉庄户门,问问他们有什么意见,若是同意,那这事儿就定下来,过了春咱就开始动工,作坊和凿河一起运作。”玄世璟说道。

“小侯爷,这样一来,动静是不是太大了点,又要凿河,又要开作坊”钟子朔有些迟疑。

“都是为了庄户们好啊,年前去了一趟庄子上,侯爷我感触很深啊,钟叔,你看看那些农户们,他们都是我大唐最朴实,最善良的子民,可是你看看,他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他们的家主,自然是要多多为他们着想,钱的事儿咱不必担心,善品坊那边也逐渐的走上正轨,到时候再弄些东西跟松花蛋一起卖就是,以后咱侯府赚钱的买卖会有,钱也会赚,但是赚钱可以放在以后,庄户门的生计才是最重要的。”想起年前在庄子上看到的景象,玄世璟不禁一阵唏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