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495(2 / 2)
“爷们儿记下了,只要扛过这一劫,以后必然要立下封侯之功,你们方才这群王八蛋都要被爷狠狠的捏爆卵蛋才能出这口恶气”蒋步紧握双拳心里在发狠。
“陛下,臣有奏”看见满朝文武已经被江琥用气势压了下去,而且皇帝也已经开始给自己的爱将撑腰,李信这才站了起来。
“狄道侯请讲”秦始皇轻轻点头示意。
“陛下,方才蒋将军提议裁撤西北大军,臣也以为有很大必要,如今六国皆平,匈胡威胁也已经扫除,国内国外就只剩下了南方百越之地还未扫靖,但依照清河侯提请的蚕食之策来看,五岭之外的战争进展非常顺利,最多三五年百越之地必然并入我大秦疆域,自此南北再无威胁,眼下西北屯戍三十万大军,外加两次筹建的四万新式马卒,这股消耗极其巨大,实不亚于六十万大军,如果不裁撤的话就需要大量的钱粮供养,每年开销都在百万石以上,而这些粮草都要从中原粮仓长途转运,不仅消耗民力而且贻误农时,因此以如此巨大的代价供养已经再无大用的兵将,实则于国于民皆都不利,因此臣也以为需要将西北几处大营的兵将裁撤下来,根据军功授予田产房产还家耕种,也可以让这些常年在外屯戍征战的将士得以和家人团聚,而这本来也是所有将士的一致心愿,十多年战争下来,许多将士都已经年迈劳累,他们需要像普通民众一样,享受他们该得的奖赏和奖励,享受他们与妻儿团聚的安宁幸福,解甲归田安享太平,才是陛下应该给于他们的最好奖励”
李信这番话说出来,朝堂之上许多武将都忍不住点头,许多文臣脸上也露出隐恻之意。
秦始皇本来平静的脸色也略有一些变化,拈着胡须微微颔首说:“狄道侯所言有理,但西北大军乃是我大秦安稳的根基所在,轻易不可变动,裁军之事容朕仔细思量,散朝”
“臣等恭送陛下”
满朝文武一起站起来手持笏板拱手,秦始皇大袖一摆站起来大步走向后殿。
而散朝之后,很快朝议裁军之事就在咸阳流传开来,不到两个时辰几乎已经传的家喻户晓。
裁军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无论对于朝堂和民间都影响深远,而且也影响巨大。
大秦从未有过裁军之策,因为大秦一直就在不停的打仗,春秋时期和犬戎争斗,国内男子几乎人人皆兵,就连王族都要参与打仗,因此才有秦国的逐渐崛起。
到战国时期,秦国吞巴蜀灭义渠,快速成长为一个巨无霸的帝国,与东方大国齐国一起联合称帝,虽然称帝之举受到其他五国的联合施压被迫取消,但却展露了秦国的勃勃野心。
秦王政继位,扫地为兵以举国之力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华夏取周而代,十年时间消耗兵力百万之巨,死伤的皆都是十五到六十岁的成年男子,这十年时间,就是不断的征兵征兵再征兵,大秦兵力膨胀的同时,带来的就是民不聊生的境地。
天下一统,留给大秦的却是一个内忧外困的局面。
内有六国王孙贵族复辟之忧。
外有匈胡百越袭扰之困。
在这种内忧外困的情形之下,充足的军队就是保护大秦稳定的基石。
因此从皇帝到朝堂到民间,从未有人想到过裁军这两个字。
不说皇帝不会答应,就算是老百姓都感觉不安全,特别是老秦人,一旦裁军,大秦根基动摇,如果六国贵族暗中作乱,国家安危如何保障
因此裁军这条消息从朝堂一传出来,整个咸阳都开始如同一锅热水沸腾起来,无论王侯公卿还是贩夫走卒,见面都是脸色严肃的讨论这个话题,就连平日最火热的话题东方道混凝土工程也退居二线。
这件事关乎大秦生死和未来,没有人不关心。
大部分人认为裁军乃是决计不能推行之策。
还有一小撮的六国反叛分子则欣喜若狂。
还有极少的有识之士认为裁军正当其实,匈胡皆灭,裁撤西北大军可以减少朝廷的压力,节省下来大量的钱粮用来发展民生。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皇帝的家事,裁军或者不裁军都与己无关,事不关己过自己的低调生活。
第734章 对你很好奇
接下来连续数日,皇帝在紫宸殿连续召集皇族和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商讨,甚至还召集一大批武侯军爵在身的大将咨询。
因此虽然没有更多关于裁军的细节从朝堂传出来,但民间的议论之声更加高涨,因为从这些情形看的出来,皇帝虽然当日在朝堂拒绝了裁军的奏书,但也并非没有动心。
数日之后,西北军营,一身锦袍面色威严的大将军蒙恬正在大帐之外的一株盛开正妍的桃树下面抬头赏花,几只蜜蜂嗡嗡在花枝间来回飞舞。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透过稀疏的花枝看到澄净如洗的蓝天白云,蒙恬微微叹了一口气。
西北已靖,他有一个不好的预感,从许多征兆来看,他可能会离开这个镇守了数年的边关之地了。
一个家将从外面急匆匆而来。
“禀大将军,二爷从京师送来一封书信”家将从怀里掏出一个密封的严严实实的小竹筒递给蒙毅。
蒙恬接过竹筒仔细观看了一下泥封和印戳之后微微点头:“你先退下,吩咐任何人不得进入营帐”
“喏”家将抱拳,大手一挥,四周数十个虎背熊腰的侍卫立刻将营帐包围起来。
蒙恬走进大帐坐下,盯着竹筒沉默许久之后捏开泥封,从竹筒里面倒出来一张卷在一起的麻浆纸,展开,一字一句观看完毕之后脸上露出极其古怪的神情。
“裁撤西北大军可惜已经与我无干了”
“报大将军,武城侯到访”账外传来侍卫的禀报。
蒙毅心头一动将手中的书信投入火炉中,看着麻浆纸在炭火中袅袅化作灰烬,这才整理一下衣服拿起案桌上的一卷兵书说:“快请”
“喏”
“哈哈,今日春暖花开,属下特地来邀大将军去关外策马踏青”
爽朗的笑声之中,同样一身黑色锦袍的年轻将军大步走进来,身体魁梧高壮,年岁约莫二十余岁,走路虎虎生风还带着一股春风得意的霸气,正是斩杀东胡王立功授爵的武城侯王离。
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一半还多的大秦最为年轻的彻侯,蒙毅的脸上露出一丝同样畅快的笑容站起来迎接说:“本将也正有此意,本想去找武城侯,